电机转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18203 阅读: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6 19:3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转子铁芯内设有轴孔,轴孔的外周设有沿转子铁芯的径向间隔开的多个内转子槽和多个外转子槽,多个内转子槽和多个外转子槽分别沿转子铁芯的周向间隔开设置且每个内转子槽在转子铁芯的径向上位于外转子槽的内侧;多个内导电条,多个内导电条分别插设在多个内转子槽内;多个外导电条,多个外导电条分别插设在多个外转子槽内且外导电条的导电率与内导电条的导电率不同;端部短接环,端部短接环设在转子铁芯的两端,多个内导电条之间和多个外导电条之间分别通过端部短接环相连。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电机启动能力更好,运行效率更高,同时,有效避免成型过程中的高温氧化,工艺实现简单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压缩机
,具体地,涉及旋转式压缩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电机转子
技术介绍
双鼠笼式电机转子大多采用铸铝等单一导电材质压制成型,内外鼠笼导电材质相同,电机的各项性能不能达到最优。电机的结构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是基于专利技术人对以下事实和问题的发现和认识作出的:相关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铜铝复合型的双鼠笼式转子。在该结构中,内外鼠笼腔是彼此连通。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研究发现,内外鼠笼腔中的导体材料是相互接触的,铜会与铝发生接触,在高温铸铝过程中铜导条会快速被氧化,因此,并不能有效地达到改善电导率、提高电机运行效率的要求。为了解决导条高温氧化的问题,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改进,使内外鼠笼腔不再连通,由此,内外鼠笼腔内填充的导体材料不再发生接触,从而有效的避免了导条发生氧化。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电机转子,所述电机转子的效率较高且避免了高温氧化问题。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机转子,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内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轴孔,所述轴孔的外周设有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间隔开且贯通所述转子铁芯的多个内转子槽和多个外转子槽,多个所述内转子槽和多个所述外转子槽分别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间隔开设置且每个所述内转子槽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上位于所述外转子槽的内侧;多个内导电条,多个所述内导电条分别插设在多个所述内转子槽内;多个外导电条,多个所述外导电条分别插设在多个所述外转子槽内且所述外导电条的导电率与所述内导电条的导电率不同;端部短接环,所述端部短接环设在所述转子铁芯的两端,多个内导电条之间和多个外导电条之间分别通过所述端部短接环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机转子,可搭配不同导电材质,更好地发挥出双笼型转子集肤效应,电机启动能力更好,运行效率更高,同时,内转子槽和外转子槽间隔开,使得电机转子可形成内外不连通的独立式鼠笼,有效避免了成型过程中的高温氧化,并且工艺实现简单方便。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例的电机转子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端部短接环包括:内接环,所述内接环设在所述转子铁芯的两端且与多个所述内导电条相连;外接环,所述外接环设在所述转子铁芯的两端且位于所述内接环的外周,所述外接环与多个所述外导电条相连。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接环与所述外接环相连,所述外导电条、所述内接环与所述外接环一体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接环与所述外接环间隔开,所述外导电条与所述外接环一体形成。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导电条的导电率大于或小于所述外导电条的导电率。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导电条为铜条,所述外导电条为铝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转子槽的数量为所述外转子槽的数量的1/N或N倍,其中N为正整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内转子槽和外转子槽分别形成为圆形、方形、菱形、三角形或者异形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每个所述外转子槽分别形成为与所述转子铁芯的外周面连通的开口槽。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内转子槽和/或所述外转子槽沿所述转子铁芯的轴向扭斜设置。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的径向剖面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的轴向剖面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的径向剖面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的轴向剖面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又一个实施例的电机转子的径向剖面图。附图标记:电机转子 100;转子铁芯 10;轴孔11;内导电条 20;外导电条 30;端部短接环 40;内接环 41;外接环 4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机转子100。参照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机转子100包括转子铁芯10、多个内导电条20、多个外导电条30和端部短接环40。转子铁芯10内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轴孔11。轴孔11的外周设有沿转子铁芯10的径向间隔开的多个内转子槽和多个外转子槽。多个内转子槽和多个外转子槽均贯通转子铁芯10的两端。多个内转子槽和多个外转子槽分别沿转子铁芯10的周向间隔开设置。每个内转子槽在转子铁芯10的径向上位于外转子槽的内侧。多个内导电条20分别插设在多个内转子槽内,多个外导电条30分别插设在多个外转子槽内。外导电条30的导电率与内导电条20的导电率不同。端部短接环40设在转子铁芯10的两端,多个内导电条20之间和多个外导电条30之间分别通过端部短接环40相连。换言之,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子转子为双鼠笼式电机转子100,电子转子包括转子铁芯10、双鼠笼导条和端部短接环40。自转子铁芯10的轴孔11向外圆辐射的表面开有双层分布的转子槽,即内转子槽和外转子槽。内转子槽和外转子槽之间不连通,在内转子槽和外转子槽中填充不同电导率的导电材质,构成双鼠笼导条。在转子铁芯10的端部再将双鼠笼导条短接起来,构成端部短接环40。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电机转子100,采用了不同电导率的内导电条20和外导电条30,与填充单一导电材质的电机转子相比,该电机转子100可搭配不同导电材质,可以更好地发挥出双笼型转子集肤效应,电机启动能力更好,运行效率更高,同时,不同内转子槽和外转子槽间隔开,使得电机转子100可形成内外不连通的独立式鼠笼,尺寸和熔点等不同的内导电条20与外导电条30不会发生反应,有效避免了成型过程中的高温氧化,并且工艺实现简单方便。其中,内导电条20的导电率可以大于或小于外导电条30的导电率。优选地,内导电条20的电导率大于外导电条30的电导率,由此,可以最大程度的发挥双鼠笼集肤效应:外层形成为启动笼,内层形成为运行笼,电机启动和运行的效率大大提高。例如,在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示例中,外导电条30选用低导电率的铸铝,内导电条20选用高导电率的紫铜或黄铜,紫铜或黄铜替代了部分铸铝,使电机转子100的电阻降低,电导率增大,电机效率得到提升。同时,铝导条与铜导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内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轴孔,所述轴孔的外周设有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间隔开且贯通所述转子铁芯的多个内转子槽和多个外转子槽,多个所述内转子槽和多个所述外转子槽分别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间隔开设置且每个所述内转子槽在所述转子铁芯的径向上位于所述外转子槽的内侧;多个内导电条,多个所述内导电条分别插设在多个所述内转子槽内;多个外导电条,多个所述外导电条分别插设在多个所述外转子槽内且所述外导电条的导电率与所述内导电条的导电率不同;端部短接环,所述端部短接环设在所述转子铁芯的两端,多个内导电条之间和多个外导电条之间分别通过所述端部短接环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包括:
转子铁芯,所述转子铁芯内设有沿其轴向贯通的轴孔,所述轴孔的外周设有沿所述转
子铁芯的径向间隔开且贯通所述转子铁芯的多个内转子槽和多个外转子槽,多个所述内转
子槽和多个所述外转子槽分别沿所述转子铁芯的周向间隔开设置且每个所述内转子槽在所
述转子铁芯的径向上位于所述外转子槽的内侧;
多个内导电条,多个所述内导电条分别插设在多个所述内转子槽内;
多个外导电条,多个所述外导电条分别插设在多个所述外转子槽内且所述外导电条的
导电率与所述内导电条的导电率不同;
端部短接环,所述端部短接环设在所述转子铁芯的两端,多个内导电条之间和多个外
导电条之间分别通过所述端部短接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转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部短接环包括:
内接环,所述内接环设在所述转子铁芯的两端且与多个所述内导电条相连;
外接环,所述外接环设在所述转子铁芯的两端且位于所述内接环的外周,所述外接环
与多个所述外导电条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转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泾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芝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