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压式扰流雨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1774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下压式扰流雨刷是一种汽车前窗玻璃雨刷结构的改进。其结构是橡胶片由小架、中架、大架支撑。大架由两块侧板构成,并与大架上方的扰流板连成一体,将小架、中架包覆,遮蔽在长条形橡胶片上方,冂形雨刷接头装配在扰流板上方中部。优点是可以使雨刷稳固、垂直、牢固下压于汽车玻璃上,将玻璃擦刷干净;小架、中架安全被扰流板和大架包覆,并遮蔽橡胶片免受日晒,延长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前窗玻璃雨刷结构的改进,具体说是一种下压式扰流雨刷。现行汽车前窗玻璃上所装的雨刷,在最下方贴在玻璃上的橡胶片的上方分别经过小架、中架、大架支撑和由雨刷接头带动滑动,擦刷前窗玻璃上的雨水痕迹。其缺点是在大架的一侧设置一块板状的侧弧板,当汽车行走时,无论遇到强风或微风,都会使其两侧因侧弧板的位置,而发生受力不均偏斜,经过大、中、小架后,将力传递给橡胶片,造成橡胶片无法稳固牢靠与玻璃贴合,发生跳动,而影响擦刷效果,并留有雨水痕迹,防碍驾驶员的视线,进而容易发生交通事故。此外,雨刷整体无任何保护遮掩结构,橡胶片受到阳光直接照射,容易发生龟裂、老化、缩短其使用寿命。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的缺点,提出一种下压式扰流雨刷,能使雨刷稳固垂直牢固下压于汽车前窗玻璃上,将汽车玻璃擦刷干净,并使其小架、中架完全被设有扰流板的大架包盖住,也能将橡胶片遮蔽,避免受太阳直接照射,延长使用寿命。本技术目的由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该下压式扰流雨刷,在长条形橡胶片的中央,设置有支撑,固定橡胶片的中架,在橡胶片的两侧端与支撑固定长条形橡胶片的小架一侧固定连接,中架的另一侧则设置在小架上,中架上侧连接在大架上,大架由两块侧板构成,并与大架上方的扰流板连成一体,将小架、中架包覆并遮蔽在长条形橡胶片上方,冂形雨刷接头装配在扰流板上方中部。扰流板沿长度方向为两个上凸的圆弧形光滑连接,沿宽度方向亦为圆弧形,其原度为中间较厚,向两侧逐渐变薄,在两侧端设有1~5个圆弧楔形凹窝。使汽车行进间,下压式扰流雨刷,有与玻璃面垂直下压力量,能稳固贴靠于玻璃面,不会产生抖动,擦刷汽车窗玻璃上的雨水均衡,干净。冂型雨刷接头安装孔是在扰流板上方有一透孔,在大架中央的凸缘上有轴孔,冂型雨刷接头插入扰流板的透孔,用螺钉或销钉插入大架中央的轴孔固定。本技术的优点是由于改进了大架及其上方扰流板的结构,可以使下压式扰流雨刷稳固、垂直,牢固下压于汽车窗玻璃上,当由动力带动冂型雨刷接头,驱动下压式扰雨刷在汽车窗玻璃上往复运动时,将玻璃擦刷干净,不会留下痕迹,影响司机视线,保证交通安全。此外,可以使小架,中架完全被扰流板和大架包覆,并遮蔽长条形橡胶片,防止日晒易引起的龟裂,增加使用寿命。 结合附图说明一个实施例图1是下压式扰流雨刷的结构图,图2是下压式扰流雨刷的立体剖视图,图3、图4、图5、图6分别为A-A,B-B,C-C,D-D局部剖视图,图7为下压式扰流雨刷立体图,图8为冂型雨刷接头立体图,该下压式扰流雨刷,在长条形橡胶片(14)的中央,设置有支撑、固定橡胶片(14)的中架(13),在橡胶片(14)的两侧端与支撑固定橡胶片(14)的小架(12)一侧固定连接,中架(13)的另一侧设置在小架(12)上,中架(13)上侧连接在大架(1)上,大架(1)由两块侧板构成,并与大架(1)上方的扰流板(11)连成一体,将小架(12)、中架(13)包覆,并遮蔽在长条形橡胶片(14)上方。冂型雨刷接头(2)装配在扰流板(11)上方中部,插入扰流板(11)上方的透孔(111),用螺钉或销钉穿入大架(1)中央的轴孔(112)固定。扰流板(11)的形状,表面呈圆弧形,其目的在于使橡胶片(14)当下压式扰流雨刷刮刷汽车窗玻璃时,以垂直力量直接压制于汽车的窗玻璃上。再者为使扰流板(11)本身更具有下压稳固力量,在其两端各设置有3个圆弧楔形凹窝(113),从圆4B-B剖视图上,是位于大架(1)的中央位置,其两块侧板中央具有凸缘,上有轴孔(112),当冂型雨刷接头(2)嵌入后,从轴孔(112)、(21)穿入轴销,以连接冂型雨刷接头(2)。剖面A-A,C-C,当大架(1)与中架(13)连接处的结构。D-D剖面表示扰流板(11)的两侧端的3个圆弧楔形凹窝(113)的结构。大架(1)与扰流板(11)所形成的空间,可将中架(13),小架(12)完全予以包覆并遮蔽长条形橡胶片(14),使其不会长时间曝露于阳光下,受其直射而易发生硬化龟裂,增加使寿命。权利要求1.一种下压式扰流雨刷,在长条形像胶片的中央,设置有支撑、固定橡胶片的中架,在橡胶片的两侧端与支撑固定橡胶片的小架一侧固定连接,中架的另一侧则设置在小架上,中架上侧连接在大架上,其特征在于大架由两块侧板构成,并与大架上方的扰流板连成一体,将小架,中架包覆并遮蔽在长条形橡胶片上方,冂型雨刷接头装配在扰流板上方中部。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压式扰流雨刷,其特征在于扰流板沿长度方向,为两个上凸圆弧形光滑连接,沿宽度方向亦为圆弧形,其厚度为中间较厚,向两侧逐渐变薄,在两侧端设有1~5个圆弧楔形凹窝。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压式扰流雨刷,其特征在于冂型雨刷接头安装孔是在扰流上方有一透孔,其大架中央的凸缘上有轴孔,冂型雨刷接头插入扰流板的透孔,用螺钉或销钉穿入大架中央的轴孔固定。专利摘要下压式扰流雨刷是一种汽车前窗玻璃雨刷结构的改进。其结构是橡胶片由小架、中架、大架支撑。大架由两块侧板构成,并与大架上方的扰流板连成一体,将小架、中架包覆,遮蔽在长条形橡胶片上方,冂形雨刷接头装配在扰流板上方中部。优点是可以使雨刷稳固、垂直、牢固下压于汽车玻璃上,将玻璃擦刷干净;小架、中架安全被扰流板和大架包覆,并遮蔽橡胶片免受日晒,延长使用寿命。文档编号B60S1/04GK2246600SQ9523509公开日1997年2月5日 申请日期1995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1995年11月14日专利技术者陈两源 申请人:青岛湾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下压式扰流雨刷,在长条形像胶片的中央,设置有支撑、固定橡胶片的中架,在橡胶片的两侧端与支撑固定橡胶片的小架一侧固定连接,中架的另一侧则设置在小架上,中架上侧连接在大架上,其特征在于大架由两块侧板构成,并与大架上方的扰流板连成一体,将小架,中架包覆并遮蔽在长条形橡胶片上方,冂型雨刷接头装配在扰流板上方中部。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压式扰流雨刷,其特征在于扰流板沿长度方向,为两个上凸圆弧形光滑连接,沿宽度方向亦为圆弧形,其厚度为中间较厚,向两侧逐渐变薄,在两侧端设有1~5个圆弧楔形凹窝。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两源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湾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7[中国|山东]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