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纳米晶纤维素的铅离子检测和去除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金属离子快速检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纳米晶纤维素的铅离子检测和去除方法。
技术介绍
铅是一种稳定的不可降解的污染物,它可以与人体内的蛋白质、酶和氨基酸中的官能团(巯基)结合,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重金属元素。铅能在体内沉积,从而影响机体的各种生理活动,沉积的铅能阻碍血细胞的形成,导致人的智力下降;沉积到一定程度则会导致人出现精神障碍、噩梦、失眠和头痛等慢性中毒症状;更为严重的是重金属铅可导致妊娠期问题,影响婴幼儿的生长和智力发育、神经行为和学习记忆等脑功能,有些甚至造成痴呆。重金属铅一般以天然浓度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但是由于人类的工业生产活动,造成重金属铅进入大气、水、土壤中,引起严重的环境污染。目前用于铅离子检测的技术主要有:(1)荧光与比色分析法(包括基于小分子、环芳烃、聚合物的传感器和基于DNA酶和纳米颗粒的传感系统等);(2)电化学检测;(3)酶联免疫吸附(ELISA);(4)原子吸收光谱(AAS);(5)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其中,利用荧光分子检测铅离子需要使用价格昂贵的发光设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纳米晶纤维素检测铅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配制纳米晶纤维素溶液与醋酸溶液,再将两种溶液混合;(2)向步骤(1)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待测的铅离子溶液,混合均匀;(3)再向步骤(2)中混合均匀的溶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反应一段时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再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纳米晶纤维素检测铅离子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首先配制纳米晶纤维素溶液与醋酸溶液,再将两种溶液混合;(2)向步骤(1)的混合溶液中加入待测的铅离子溶液,混合均匀;(3)再向步骤(2)中混合均匀的溶液中加入硫化钠溶液,反应一段时间,观察溶液颜色变化,再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检测;所述纳米晶纤维素溶液的终浓度为0.1-10mg/mL,所述待测铅离子的浓度为1-1000μM,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测波长为300-500nm,步骤(3)所述的反应时间为3-60分钟,步骤(3)所述硫化钠溶液的终浓度为0.5-1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晶纤维素溶液的终浓度为0.5-2mg/m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晶纤维素溶液的终浓度为1mg/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铅离子的浓度为7.5-500μ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测波长为350-450nm。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的检测波长为400n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反应时间为3-40分钟。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反应时间为10分钟。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兴宇,贾跃晓,王卓,郭永明,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纳米科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