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文清专利>正文

可用脚踏加压的油压托板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40346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用脚踏加压的油压托板车,主要是设置有一底架,并设置有一可带动举升底架的油压缸,又于油压缸上设置有一中空且与油压缸内部连通的油压座,于油压座上设置有一可对油压座内部油料加压的加压杆,于油压座上枢设有一位于加压杆上方的施力杆架,于施力杆架顶面则固设有一施力杆,又于施力杆架底端同轴枢设有一亦位于加压杆上方且可抵压加压杆的加压架,于加压架的自由端则枢设有一脚踏杆,并且脚踏杆的一端可抵靠于加压架的底面。(*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可用脚踏加压的油压托板车,尤指一种可利用脚踏来加压举升的油压托板车。如图6所示,是为一种传统的油压式托板车40,其主要设置有一具滚轮的底架42,并设置有一可举升底架42的油压缸44,于油压缸44上则枢设有一施力杆46,如此可让使用者在上下摆动施力杆46时,通过施力杆46对油压缸44内的油料加压,并带动底架42升高,来配合如栈板上重物的举升作业。然此种传统的油压托板车40,虽可达到举升重物的效果,但因其操作时,操作者需以手摆动施力杆46,来达成加压举升的动作,而无法以脚踏的方式,来对油料加压,故传统的托板车40不仅在使用方式上有所限制,同时当使用者摆动施力杆46对油压缸44加压时,因施力杆46具有相当长的长度,故其加压作业需有较大的活动空间,方能实施,如此油压托板车40在狭小空间中,便可能会有无法操作的情形,更降低托板车的使用效能。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脚踏加压的油压托板车,其除可让使用者以手部摆动施力杆,来按压加压杆,而对油压缸内的油料加压以举升底架外,亦可让使用者以踩踏脚踏杆的方式来按压加压杆,让油压托板车能利用脚踏的方式举升,来达到提高油压托板车使用灵活性与方便性的目的。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用脚踏加压的油压托板车,其主要是因托板车可利用踩踏脚踏杆的方式来举升,故可适当地减小托板车操作所需的空间,让托板车在狭小的空间中亦能顺利操作及使用,以此达到提升托板车使用效能的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可用脚踏加压的油压托板车,其托板车主要是设置有一底架,并设置有一可带动举升底架的油压缸,又于油压缸上设置有一中空且与油压缸内部连通的油压座,于油压座上设置有一可对油压座内部油料加压的加压杆,其特征在于于油压座上枢设有一位于加压杆上方的施力杆架,于施力杆架顶面则固设有一施力杆,又于施力杆架底端同轴枢设有一亦位于加压杆上方且可抵压加压杆的加压架,于加压架的自由端则枢设有一脚踏杆,并且脚踏杆的一端可抵靠于加压架的底面。前述的可用脚踏加压的油压托板车,其特征在于脚踏杆是为一略呈7字形弯折的杆体,于脚踏杆一端形成有一与加压架枢设的枢杆。前述的可用脚踏加压的油压托板车,其特征在于于加压架上形成有一略呈匚字形开口,而与脚踏杆相枢设的枢槽,并于加压架上形成有可供脚踏杆一端抵靠的抵靠部。前述的可用脚踏加压的油压托板车,其特征在于于施力杆架与脚踏杆间设置有一复位弹簧。前述的可用脚踏加压的油压托板车,其特征在于于加压架上枢设有一与加压杆顶端相对且抵靠的加压轮。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附图简要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外观图。图2是本技术的正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脚踏加压结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操作实施例的正视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脚踏加压时的正视示意图。图6是传统油压式托板车的立体外观图。本技术主要是提供一种可用脚踏加压的油压托板车,请配合参看图1,由图中可看到,其托板车10主要是设置有一底架12,于底架12一端设置有滚轮11,使托板车10能轻易被推动至预定位置操作,又于托板车10上设置有一可举升底架12的油压缸14,于油压缸14的近中段位置则设置有一内部中空,且与油压缸14连通的油压座15,于油压座15内亦填注有油料,而与油压缸14内的油料相连通,另于油压座15上设置有一可对内部油料加压的加压杆16,于加压杆16外侧可套设有一弹簧17。另于油压座15上枢设有一位于加压杆16上方的施力杆架19,如图1、图2所示,其中施力杆架19可为一截面略呈ㄇ字形弯折的架体,于施力杆架19顶面固设有一施力杆18,如此当使用者上下摆动施力杆18时,可让施力杆架19相对油压座15转动,并通过该施力杆架19抵压加压杆16,而对油压座15内的油压加压,进而使油压缸14具备足够的压力来带动底架12举升,让该托板车10得托起栈板上的重物,另外于施力杆架19底端同轴枢设一加压架20,于加压架20上可枢设有一与加压杆16顶端相对且抵靠的加压轮22,如图3所示,以此可让使用者在摆动施力杆18时,让施力杆架19先行抵压加压架20,再通过加压架20上的加压轮22对加压杆16施压,使油料具有足够的压力来举升底架12。另于加压架20的自由端形成有一略呈匚字形开口的枢槽204,并于加压架20顶面形成一抵靠部202,又于加压架20的枢槽204内枢设有一脚踏杆24,其中脚踏杆24可为一略呈7字形弯折杆体,于脚踏杆24一端形成有与加压架20的枢槽204相枢设的枢杆242,并且脚踏杆24枢杆242的自由端可抵靠于加压架20抵靠部202的底面。当使用者欲举升底架12时,除可用手部上下摆动施力杆18,来达到对油料加压的作用外,亦可先相对加压架20转动脚踏杆24,让脚踏杆24枢杆242的自由端抵靠于加压架20抵靠部202的底面,如图3、图4所示,然后使用者便可用其脚部向下踩踏脚踏杆24,来带动脚踏杆24向下转动,如图3、图5所示,并且同时带动加压架20以其与施力杆架19的枢设处为轴而向下转动,让加压架20上的加压轮22按压加压杆16,而对油压座15及油压缸14内的油料加压,使其具备足够的压力来举升底架12,如此便可让使用者在较为狭小的场所内,选择以脚踏的方式,以较小的活动空间,来完成举升重物的作业,以便能提高油压式托板车10的使用方便性与弹性。另于施力杆架19与脚踏杆24间可设置有一复位弹簧26,如图3、图4所示,以此可在使者踩踏脚踏杆24时,拉伸该复位弹簧26,而当使用者将底架12举升至预定高度,而其脚部离开脚踏杆24上后,通过复位弹簧26的回复弹力,带动脚踏杆24相对加压架20转动,使脚踏杆24自动转动至与施力杆18略呈平行同向的位置处,如此便可缩小脚踏杆24不使用时,托板车的整体长度,避免脚踏杆24的设置,反而影响到托板车的移动与操作。本技术主要是于托板车施力杆架19上同轴枢设有一可抵压加压杆16的加压架20,并于加压架20上枢设有一脚踏杆24,如此除可让使用者以手部摆动施力杆架19上的施力杆18,来对油料加压外,亦可让使用者以脚部踩踏脚踏杆24的方式,来带动加压座20抵压加压杆16,而对油料进行加压,并举升底架12,以此提高油压式托板车10使用的方便性与灵活性,并且让托板车10在狭小的空间中亦能顺利操作,以提升托板车10的使用效能。权利要求1.一种可用脚踏加压的油压托板车,其托板车主要是设置有一底架,并设置有一可带动举升底架的油压缸,又于油压缸上设置有一中空且与油压缸内部连通的油压座,于油压座上设置有一可对油压座内部油料加压的加压杆,其特征在于于油压座上枢设有一位于加压杆上方的施力杆架,于施力杆架顶面则固设有一施力杆,又于施力杆架底端同轴枢设有一亦位于加压杆上方且可抵压加压杆的加压架,于加压架的自由端则枢设有一脚踏杆,并且脚踏杆的一端可抵靠于加压架的底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用脚踏加压的油压托板车,其特征在于脚踏杆是为一略呈7字形弯折的杆体,于脚踏杆一端形成有一与加压架枢设的枢杆。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用脚踏加压的油压托板车,其特征在于于加压架上形成有一略呈匚字形开口,而与脚踏杆相枢设的枢槽,并于加压架上形成有可供脚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用脚踏加压的油压托板车,其托板车主要是设置有一底架,并设置有一可带动举升底架的油压缸,又于油压缸上设置有一中空且与油压缸内部连通的油压座,于油压座上设置有一可对油压座内部油料加压的加压杆,其特征在于:于油压座上枢设有一位于加压杆上方的施力杆架,于施力杆架顶面则固设有一施力杆,又于施力杆架底端同轴枢设有一亦位于加压杆上方且可抵压加压杆的加压架,于加压架的自由端则枢设有一脚踏杆,并且脚踏杆的一端可抵靠于加压架的底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清
申请(专利权)人:李文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