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来料厚度和压下量的轧制线调整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403221 阅读:29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3 19:22
一种基于来料厚度和压下量的轧制线调整方法,属于中厚板轧制技术领域。具体步骤及参数为:选择符合如下参数的轧机;确定补偿系数&的值,“+”为提高轧制线,“-”为降低轧制线;将确定的&值代入轧制线调整公式:△S=0.65*△h+10mm+&。优点在于:解决了薄厚坯料过渡时轧制线的自动调整问题,实现了不同坯料过渡情况下使轧件保持头部平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来料厚度和压下量的轧制线调整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中厚板轧制
,特别是提供了一种基于来料厚度和压下量的轧制线调整方法。此调整方法可以根据不同来料厚度、不同压下量灵活调整轧制线高度,保证每道次轧制输出的头部板形。
技术介绍
当轧件的下表面温度高于上表面温度时,轧件在粗轧过程呈现上翘趋势,但薄规格来料与厚规格来料在粗轧过程的翘曲规律不同。对于220-350mm来料,粗轧成型、展宽道次微扣或平直,纵轧最后两道次开始微翘;对于120-220mm来料,自展宽末道次开始,翘钢明显,尤其是纵轧最后两道次翘钢较为剧烈。同时,压下量对翘扣头影响较大:压下量大,头部上翘;压下量小,头部下扣。因此,轧制线必须兼顾这两种影响钢板头部翘曲的主要因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来料厚度和压下量的轧制线调整方法,解决了由于下表面温度高而导致粗轧过程翘钢的问题。实现了薄厚坯料过渡时轧制线的自动调整。本专利技术适用来料厚度120-350mm、坯料下表面温度比上表面温度高20-60℃的情况。具体步骤及参数如下:1、选择符合如下参数的轧机:最大轧制力12000吨,最大扭矩3800kNm,最大压下量50mm。上工作辊直径比下工作辊直径大0~5mm。2、确定补偿系数&的值,“+”为提高轧制线,“-”为降低轧制线,最终实现根据不同厚度区间的翘曲特点,有针对性的调整轧制线。&根据不同来料厚度取值如下:当来料厚度大于300mm并且小于等于350mm,&=-6;当来料厚度大于250mm并且小于等于300mm,&=-4;当来料厚度大于220mm并且小于等于250mm,&=-2;当来料厚度大于180mm并且小于等于220mm,&=0;当来料厚度大于150mm并且小于等于180mm,&=2;当来料厚度大于120mm并且小于等于150mm,&=4;当来料厚度大于100mm并且小于等于120mm,&=4;当来料厚度大于80mm并且小于等于100mm,&=6;当来料厚度大于60mm并且小于等于80mm,&=8;当来料厚度大于40mm并且小于等于60mm,&=4;当来料厚度大于25mm并且小于等于40mm,&=2;当来料厚度小于等于25mm,&=0。3、将确定的&值代入轧制线调整公式:△S=0.65*△h+10mm+&。其中:△S为当前道次轧制线高度(指下工作辊上表面与机架辊上表面之差);△h为当前道次压下量;&为补偿系数。当上式计算值小于25mm时,轧制线高度取25mm。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由于薄规格来料(120-220mm)与厚规格来料(220-350mm)在粗轧过程的翘曲规律不同,该专利技术解决了薄厚坯料过渡时轧制线的自动调整问题,实现了不同坯料过渡情况下使轧件保持头部平直。附图说明图1为轧制线高度△S的示意图。其中,轴承座1,辅助设备2,阶梯垫3,底板4,液压缸5。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1、选择轧机:最大轧制力12000吨,最大扭矩3800kNm,最大压下量50mm;2、确定补偿系数&的值;3、将确定的&值代入轧制线调整公式:△S=0.65*△h+10mm+&。计算数据如下:实施例21、选择轧机:最大轧制力12000吨,最大扭矩3800kNm,最大压下量50mm;2、确定补偿系数&的值;3、将确定的&值代入轧制线调整公式:△S=0.65*△h+10mm+&。计算数据如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基于来料厚度和压下量的轧制线调整方法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来料厚度和压下量的轧制线调整方法,适用来料厚度120‑350mm、坯料下表面温度比上表面温度高20‑60℃的情况,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及参数如下:1)选择符合如下参数的轧机:最大轧制力12000吨,最大扭矩3800kNm,最大压下量50mm,上工作辊直径比下工作辊直径大0~5mm;2)确定补偿系数&的值,“+”为提高轧制线,“‑”为降低轧制线;3)将确定的&值代入轧制线调整公式:△S=0.65*△h+10mm+&,其中:△S为当前道次轧制线高度;△h为当前道次压下量;&为补偿系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来料厚度和压下量的轧制线调整方法,适用来料厚度120-350mm、坯料下表面温度比上表面温度高20-60℃的情况,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及参数如下:1)选择符合如下参数的轧机:最大轧制力12000吨,最大扭矩3800kNm,最大压下量50mm,上工作辊直径比下工作辊直径大0~5mm;2)确定补偿系数&的值,“+”为提高轧制线,“-”为降低轧制线;3)将确定的&值代入轧制线调整公式:△S=0.65*△h+10mm+&,其中:△S为当前道次轧制线高度;△h为当前道次压下量;&为补偿系数;步骤2)中&根据不同来料厚度取值如下:当来料厚度大于300mm并且小于等于350mm,&=-6;当来料厚度大于250mm并且小于等于300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伟田士平刘永利董占斌邱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秦皇岛首秦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