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理单元、图像形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40174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3 17:55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会发生调色剂等异物的粘着,并能够稳定地进行图像形成的处理单元。显影辊(36)在轴方向上具有表而状态为不同的两个部分,即,作为第一状态部分的中央部(36a)和作为第二状态部分的端部(36b)。抵接构件(100)在感光体鼓(32)的表面上,以横跨对应于显影辊(36)的中央部(36a)和端部(36b)的边界线(C1)的位置地来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处理单元、图像形成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处理单元及包括处理单元的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它们的复合机中的的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介绍
在复印机、打印机、传真机或它们的复合机中的的图像形成装置中,配置有将调色剂像(显影剂像)载置在表面并将调色剂像转印到纸等的记录媒介上而作为像载置回转体的感光体鼓和将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供给到感光体鼓上的显影辊。显影辊是从显影装置的供给辊来将调色剂供给到表面上的。显影辊与感光体鼓或供给辊相接后回转,由于在其表面会产生摩擦,所以需要有较高的滑动移动性或耐磨耗性。显影辊通过将调色剂没有不均地适当地供给到感光体鼓上,就能够进行良好的图像形成。另外,在显影辊的轴方向端部中,由于限制刮板的边缘或防止调色剂泄漏的调色剂密封件与显影辊抵接,并在显影辊回转时会发生显影辊和这些构件的摩擦,所以,在显影辊的轴方向端部需要有更高的滑动移动性或耐磨耗性。于是,已经有处理单元的专利技术是关于在显影辊的表面层全体或两端部进行某些加工来进行提高滑动移动性或耐磨耗性的对策后,以能够进行稳定的图像形成动作。在专利文献1(特开2006-3733号公报)中,是将与显影辊的密封构件接触的两端部的表面粗糙度的波形与图像形成部分相比形成为锐角形状。通过将显影辊的表面粗糙度的波形形成为锐角形状,就能够减小与显影辊抵接的构件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小所发生的摩擦力。如专利文献1那样地,通过改变显影辊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就能够提高显影辊表面的耐磨耗性及滑动移动性和调色剂的流动性。因此,对于进行长期稳定的图像形成动作也有一定的效果。但是,在使得显影辊的状态在轴方向上(例如端部和中央部处)变化时,由于在状态变化的边界处的显影辊的调色剂搬送量或调色剂带电量中产生有差别,以该边界为基点后,调色剂、二氧化硅等来自于调色剂的游离物、来自于记录用纸的纸粉或滑石成分等的异物有时会粘着到感光体鼓的表面上。这种情况下,由于粘着在感光体鼓上的异物,清洁刮板会被削除,从而导致清洁不良或削除显影辊而产生异常图像的问题。另外,一般地,在显影辊上,在轴方向上会存在有形成了调色剂层的区域和没有形成有调色剂层的区域,即使在对应于这些区域的边界线的感光体鼓上,同样的有时也会粘着有调色剂或其他游离物等的异物。图9所示是在感光体鼓上将调色剂的粘着放大后对图像形成产生影响时的状态示意图。如图9所示地,首先,调色剂等的聚块粘着到感光体鼓200上。由于感光体鼓200在D的方向上回转,粘着物会被未图示的调色剂密封件等的与感光体鼓200相接的构件刮擦后,沿着回转方向的反方向在线上扩展后,对图像形成产生影响。如上所述,在前述的对策中,由于显影辊的耐磨耗性或调色剂的流动性提高,会对稳定的图像形成有一定的效果,但却会因为调色剂等对感光体鼓的粘着而在图像形成产生异常的问题。【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733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事项,在本专利技术中,目的是在前述的边界附近实现包括不会引起调色剂等粘着的感光体鼓的处理单元,并提供能够进行稳定的图像形成的处理单元。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像载置回转体,其在表面上载置显影剂像;显影剂载置体,其将显影剂供给到所述像载置回转体上;清洁构件,其除去残留在所述像载置回转体的表面上的显影剂;抵接构件,其横跨所述像载置回转体上对应于沿着所述显影剂载置体的轴方向为状态变化的边界线的位置和对应于所述显影剂载置体上形成有调色剂的层的区域与不形成调色剂的层的区域的边界线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地,来被配置为与所述像载置回转体的表面抵接,并除去附着在所述像载置回转体上的异物。在本专利技术的处理单元中,是以横跨对应于显影剂载置体的前述边界线的像载置回转体上的位置地来设置与像载置回转体抵接的抵接构件的。抵接构件与像载置回转体抵接后用于除去附着在像载置回转体上的异物。由此,以显影剂载置体的前述边界线为基点后,即使显影剂载置体的调色剂搬送量或调色剂带电量变化,并在对应于像载置回转体的位置处附着有异物时,也能够通过抵接构件来除去,从而能够实现不会引起因异物而引起清洁不良或异常图像的形成的处理单元。附图说明图1所示是图像形成装置的概要构成图。图2所示是处理单元的概要构成的斜视图。图3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单元的概要构成图,图3(a)所示是从感光体鼓等的轴方向看到的图,图3(b)所示是从横向方向看到的图。图4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单元的概要构成图,图4(a)所示是从感光体鼓等的轴方向看到的图,图4(b)所示是从横向方向看到的图。图5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单元的概要构成图。图6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单元的概要构成图。图7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单元和供给辊的关系图。图8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五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单元的概要构成图,图8(a)所示是从感光体鼓等的轴方向看到的图,图8(b)所示是从横向方向看到的图。图9所示是感光体鼓上调色剂的粘着放大的状态图。图10所示是通过抵接构件在除去异物时的概要构成图。图11所示是通过抵接构件在除去异物时的概要构成图。图12所示是通过抵接构件在除去异物时的概要构成图。图13所示是通过抵接构件在除去异物时的概要构成图。图14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六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单元的概要构成图。图15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单元的概要构成图,图15(a)所示是从感光体鼓等的轴方向看到的图,图15(b)所示是从横向方向看到的图。图16所示是通过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单元来除去异物时的概要构成图。图17所示是通过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单元来除去异物时的概要构成图。图18所示是通过第七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单元来除去异物时的概要构成图。图19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第八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单元的概要构成图。图20所示是本专利技术的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单元的概要构成图。图21(a)、(b)所示是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单元的抵接构件和感光体鼓的抵接部分的概要构成图。图22所示是通过第九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处理单元来除去异物时的概要构成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来说明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实施的方式。还有,各图中,对于同一或相当的部分赋予同一的符号,并适当地省略其详细的说明。如图1所示地,图像形成装置1是由曝光部2、图像形成部3、转印部4、供纸部5、搬送路径6、定影部7以及排出部8等构成的。曝光部2位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上部,是由发出激光等的光源或各种光学系统构成的。具体来说就是,将根据从未图示的图像取得机构获得的图像数据来作成的图像的每一种颜色分解成分的激光,通过光写入机构来朝向后记的图像形成部3的感光体的照射后,使得感光体的表面曝光。图像形成部3位于曝光部2的下方,包括有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为可以装卸地来构成的多个的处理单元31。各处理单元31包括有可以在表面上载置作为显影剂像的调色剂像并作为像载置回转体的感光体鼓32、使得感光体鼓32的表面均匀带电而作为带电构件的带电辊33、将调色剂供给到感光体鼓32的表面上的显影装置34、用于清洁感光体鼓32的表面而作为清洁构件的清洁刮板35等。还有,各处理单元31由对应于彩色图像的颜色分解成分的黄色、青色、品红色、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像载置回转体,其在表面上载置显影剂像;显影剂载置体,其将显影剂供给到所述像载置回转体上;清洁构件,其除去残留在所述像载置回转体的表面上的显影剂;抵接构件,其横跨所述像载置回转体上对应于沿着所述显影剂载置体的轴方向为状态变化的边界线的位置和对应于所述显影剂载置体上形成有调色剂的层的区域与不形成调色剂的层的区域的边界线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地,来被配置为与所述像载置回转体的表面抵接,并除去附着在所述像载置回转体上的异物。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0.24 JP 2013-220979;2013.11.20 JP 2013-239981.一种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像载置回转体,其在表面上载置显影剂像;显影剂载置体,其将显影剂供给到所述像载置回转体上;清洁构件,其除去残留在所述像载置回转体的表面上的显影剂;抵接构件,其横跨所述像载置回转体上对应于沿着所述显影剂载置体的轴方向为状态变化的边界线的位置和对应于所述显影剂载置体上形成有调色剂的层的区域与不形成调色剂的层的区域的边界线的位置中的至少一方地,来被配置为与所述像载置回转体的表面抵接,并除去附着在所述像载置回转体上的异物,其中,所述抵接构件具有将对所述像载置回转体进行曝光的光写入机构以和所述像载置回转体借助于规定的间隔来进行位置确定的间隔构件的功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将沿着所述显影剂载置体的轴方向为状态不同的各部分分为第一状态部分和第二状态部分时,所述第一状态部分和第二状态部分的区别在于涂层的有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构件在所述像载置回转体的回转方向上被配置在所述清洁构件的下游且所述显影剂载置体的上游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构件在所述像载置回转体的回转方向上被配置在所述显影剂载置体的下游且所述清洁构件的上游处,并在所述像载置回转体的轴方向上被配置在形成图像的区域的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像载置回转体具有转印所载置的像的转印位置,并在所述像载置回转体的回转方向上,将所述抵接构件配置在所述显影剂载置体的下游且比所述转印位置更为上游处。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何一项所述的处理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构件被配置为横跨所述像载置回转体上对应于沿着轴方向为状态变化的边界线的位置和对应于所述显影剂载置体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瀬允纪中村贤二山下刚司池田保丰田稔松野泰英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理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