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用于喷雾实验的供油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393435 阅读:1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2 05:45
用于喷雾实验的供油系统属发动机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轴右端固接信号盘,轴左端经皮带与电动机输出端活动连接,高压油泵两端分别固接油箱出油口和高压油轨,油箱顶部连接喷油器Ⅱ,高压油泵正下方的驱动盘固接于轴中部,喷油器Ⅰ经压片Ⅰ固接于喷油器固定底座Ⅰ中心,喷油器Ⅱ经压片Ⅱ固接于喷油器固定底座Ⅱ中心,压片Ⅰ和喷油器固定底座Ⅰ固接,压片Ⅱ和喷油器固定底座Ⅱ经固接,高压油轨顶面经O型密封圈Ⅰ与喷油器固定底座Ⅰ固接,高压油轨底面经O型密封圈Ⅱ与喷油器固定底座Ⅱ固接,二喷油器、轨压传感器、相位传感器和高压油泵由电控单元控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产生4到180bar连续可变高压油,可标定不同型号的喷油器,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发动机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喷雾实验的供油系统
技术介绍
传统的汽油机是化油器式的,而最近几年直喷汽油机占据了主导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喷雾过程对直喷汽油机性能影响很大,喷射压力会影响到雾化质量,从而影响汽油的燃烧过程,间接影响汽油机的HC及碳烟的排放,从而对汽油机动力性、经济性及其排放性造成影响,因此研宄直喷汽油机的喷雾及混合气形成特性对改善发动机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普通发动机为金属缸体,很难观察到喷雾在缸内的发展历程,利用光学发动机和定容燃烧弹研宄喷雾的技术手段应运而生,而这些单独燃油供给系统实现的关键是具备一套可靠的高压油喷射系统。而现有的市售汽油喷雾试验台价格昂贵,甚至高达几十万,给一些研宄机构增加极大的经济负担,并且体积庞大,不便操作。本技术所述的用于喷雾实验的供油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易于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产生连续可变的压力,提供一种用于喷雾实验的供油系统。本技术由电机1、皮带轮I 2、皮带3、皮带轮II 4、轴5、油箱6、低压油泵7、低压油管8、回油管9、电控单元10、喷油器固定底座I 11、O型密封圈I 12、压片I 13、喷油器I 14、长螺栓I 15、短螺栓I 16、高压油轨17、油压表18、轨压传感器19、短螺栓II 20、0型密封圈II 21、喷油器固定底座II 22、长螺栓II 23、压片II 24、喷油器II 25、高压油管26、相位传感器27、信号盘28、轴承底座I 29、高压油泵30、驱动盘31、轴承底座II 32、长螺栓II 33、长螺栓III 34、长螺栓V 35、长螺栓VI 36、短螺栓II 37、短螺栓III 38、短螺栓V 39和短螺栓VI 40组成,其特征在于轴5近左端与轴承底座II 32活动连接,轴5近右端与轴承底座I29活动连接,轴5左端固接皮带轮II 4,轴5右端固接信号盘28,电动机I输出端固接皮带轮I 2,皮带轮I 2经皮带3与皮带轮II 4活动连接,高压油泵30 —端经低压油管8与油箱6下部出油口固接,低压油管8近油箱6段串接低压油泵7 ;高压油泵30另一端经高压油管26与高压油轨17连接;油箱6顶部经回油管9与喷油器II 25连接;驱动盘31固接于轴5中部,并位于高压油泵30正下方;喷油器I 14经压片I 13固接于喷油器固定底座I11中心,喷油器II 25经压片II 24固接于喷油器固定底座II 22中心;压片I 13和喷油器固定底座I 11经长螺栓I 15、长螺栓II 33和长螺栓III 34固接,压片II 24和喷油器固定底座II 22经长螺栓长螺栓IV 23、长螺栓V 35、长螺栓VI 36固接;高压油轨17顶面和喷油器固定底座I 11经短螺栓I 16、短螺栓II 37、短螺栓III 38固接,高压油轨17顶面和喷油器固定底座I 11之间置有O型密封圈I 12 ;高压油轨17底面和喷油器固定底座II 22经短螺栓IV 20、短螺栓V 39、短螺栓VI 40固接,高压油轨17底面和喷油器固定底座II 22之间置有O型密封圈II 21 ;高压油轨17侧面固接有油压表18和轨压传感器19 ;喷油器I 14、轨压传感器19、喷油器II 25、相位传感器27和高压油泵30均由电控单元10控制。轨压的调节通过轨压传感器19测量轨压和目标轨压对比,如若当前轨压低于目标轨压,则油压调节阀相对当前关闭时刻应更提前关闭;如若当前轨压高于目标轨压,则油压调节阀推迟关闭,让更多的油回流到低压端。这样时时检测目标轨压和当前轨压的值,以保持两者更加接近。喷油器II设定固定的喷油脉宽,实时喷油,结合电磁阀控制油压调节阀开启关闭的时刻来调节油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可产生4bar到180bar连续可变的高压油,可用于研宄不同压力下的喷雾特性,为研宄汽油机的喷雾对燃烧的影响提供基础;2.能方便使用不同大小的喷油器,在实验中的应用更加灵活多变;3.结构简单,易于实现;4.速度快、可靠度高、操作方便。5.既可显示实际压力值,又可显示轨压传感器的电压值,还可用于对轨压传感器的标定。【附图说明】图1是用于喷雾实验的供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长螺栓I — III示意图图3是长螺栓IV — VI示意图图4是短螺检I —VI不意图图5是高压油轨主视图图6是图5中A-A截面视图图7是高压油轨剖视图其中:1.电机 2.皮带轮 3.皮带 4.皮带轮 5.轴 6.油箱 7.低压油泵 8.低压油管 9.回油管10.电控单元11.喷油器固定底座I 12.0型密封圈I13.压片I 14.喷油器I 15.长螺栓I 16.短螺栓I 17.高压油轨 18.油压表19.轨压传感器20.短螺栓IV 21.0型密封圈II 22.喷油器固定底座II 23.长螺栓IV 24.压片II 25.喷油器II 26.高压油管27.相位传感器28.信号盘29.轴承底座I 30.高压泵31.驱动盘32.轴承底座II 33.长螺栓II 34.长螺栓III 35.长螺栓V 36.长螺栓VI 37.短螺栓II 38.短螺栓III 39.短螺栓V 40.短螺栓VI【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的描述:由图1可知,本技术由电机1、皮带轮I 2、皮带3、皮带轮II 4、轴5、油箱6、低压油泵7、低压油管8、回油管9、电控单元10、喷油器固定底座I 11、0型密封圈I 12、压片I13、喷油器I 14、长螺栓I 15、短螺栓I 16、高压油轨17、油压表18、轨压传感器19、短螺栓II 20、O型密封圈II 21、喷油器固定底座II 22、长螺栓II 23、压片II 24、喷油器II 25、高压油管26、相位传感器27、信号盘28、轴承底座I 29、高压油泵30、驱动盘31、轴承底座II32、长螺栓II 33、长螺栓III 34、长螺栓V 35、长螺栓VI 36、短螺栓II 37、短螺栓III 38、短螺栓V 39和短螺栓VI 40组成,其特征在于轴5近左端与轴承底座II 32活动连接,轴5近右端与轴承底座I 29活动连接,轴5左端固接皮带轮II 4,轴5右端固接信号盘28,电动机I输出端固接皮带轮I 2,皮带轮I 2经皮带3与皮带轮II 4活动连接,高压油泵30 —端经低压油管8与油箱6下部出油口固接,低压油管8近油箱6段串接低压油泵7 ;高压油泵30另一端经高压油管26与高压油轨17连接;油箱6顶部经回油管9与喷油器II 25连接;驱动盘31固接于轴5中部,并位于高压油泵30正下方;喷油器I 14经压片I 13固接于喷油器固定底座I 11中心,喷油器II 25经压片II 24固接于喷油器固定底座II 22中心;压片I 13和喷油器固定底座I 11经长螺栓I 15、长螺栓II 33和长螺栓III 34固接,压片II24和喷油器固定底座II 22经长螺栓长螺栓IV 23、长螺栓V 35、长螺栓VI 36固接;高压油轨17顶面和喷油器固定底座I 11经短螺栓I 16、短螺栓II 37、短螺栓III 38固接,高压油轨17顶面和喷油器固定底座I 11之间置有O型密封圈I 12 ;高压油轨17底面和喷油器固定底座II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喷雾实验的供油系统,由电机(1)、皮带轮Ⅰ(2)、皮带(3)、皮带轮Ⅱ(4)、轴(5)、油箱(6)、低压油泵(7)、低压油管(8)、回油管(9)、电控单元(10)、喷油器固定底座Ⅰ(11)、O型密封圈Ⅰ(12)、压片Ⅰ(13)、喷油器Ⅰ(14)、长螺栓Ⅰ(15)、短螺栓Ⅰ(16)、高压油轨(17)、油压表(18)、轨压传感器(19)、短螺栓Ⅱ(20)、O型密封圈Ⅱ(21)、喷油器固定底座Ⅱ(22)、长螺栓Ⅱ(23)、压片Ⅱ(24)、喷油器Ⅱ(25)、高压油管(26)、相位传感器(27)、信号盘(28)、轴承底座Ⅰ(29)、高压油泵(30)、驱动盘(31)、轴承底座Ⅱ(32)、长螺栓Ⅱ(33)、长螺栓Ⅲ(34)、长螺栓Ⅴ(35)、长螺栓Ⅵ(36)、短螺栓Ⅱ(37)、短螺栓Ⅲ(38)、短螺栓Ⅴ(39)和短螺栓Ⅵ(40)组成,其特征在于轴(5)近左端与轴承底座Ⅱ(32)活动连接,轴(5)近右端与轴承底座Ⅰ(29)活动连接,轴(5)左端固接皮带轮Ⅱ(4),轴(5)右端固接信号盘(28),电动机(1)输出端固接皮带轮Ⅰ(2),皮带轮Ⅰ(2)经皮带(3)与皮带轮Ⅱ(4)活动连接,高压油泵(30)一端经低压油管(8)与油箱(6)下部出油口固接,低压油管(8)近油箱(6)段串接低压油泵(7);高压油泵(30)另一端经高压油管(26)与高压油轨(17)连接;油箱(6)顶部经回油管(9)与喷油器Ⅱ(25)连接;驱动盘(31)固接于轴(5)中部,并位于高压油泵(30)正下方;喷油器Ⅰ(14)经压片Ⅰ(13)固接于喷油器固定底座Ⅰ(11)中心,喷油器Ⅱ(25)经压片Ⅱ(24)固接于喷油器固定底座Ⅱ(22)中心;压片Ⅰ(13)和喷油器固定底座Ⅰ(11)经长螺栓Ⅰ(15)、长螺栓Ⅱ(33)和长螺栓Ⅲ(34)固接,压片Ⅱ(24)和喷油器固定底座Ⅱ(22)经长螺栓长螺栓Ⅳ(23)、长螺栓Ⅴ(35)、长螺栓Ⅵ(36)固接;高压油轨(17)顶面和喷油器固定底座Ⅰ(11)经短螺栓Ⅰ(16)、短螺栓Ⅱ(37)、短螺栓Ⅲ(38)固接,高压油轨(17)顶面和喷油器固定底座Ⅰ(11)之间置有O型密封圈Ⅰ(12);高压油轨(17)底面和喷油器固定底座Ⅱ(22)经短螺栓Ⅳ(20)、短螺栓Ⅴ(39)、短螺栓Ⅵ(40)固接,高压油轨(17)底面和喷油器固定底座Ⅱ(22)之间置有O型密封圈Ⅱ(21);高压油轨(17)侧面固接有油压表(18)和轨压传感器(19);喷油器Ⅰ(14)、轨压传感器(19)、喷油器Ⅱ(25)、相位传感器(27)和高压油泵(30)均由电控单元(10)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宏涛苏岩洪伟解方喜韩林沛张富伟陈静王鑫峰王亚川徐群杰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