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肠炎、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86454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1 14: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治疗慢性肠炎、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制剂的主要原料有败酱草、白花蛇舌草、牡丹皮、赤芍、薏仁、桃仁、红花、三棱、皂角刺、芒硝、川芎、夏枯草、蒲公英、桂枝、木香、白芷、甘草等多味药材。该中药制剂在治疗慢性肠炎、阑尾炎方面,具有治疗效果好、标本兼治、调理与治疗结合、不易复发等显著的治疗优势,并且还具有制备工艺简便、药效稳定、普适性强、易于推广应用等技术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治疗慢性肠炎、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领域。
技术介绍
肠炎是细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虫等引起的小肠炎和结肠炎。临床表现主要有腹痛、腹泻、稀水便或黏液脓血便。部分病人可有发热及里急后重感觉,故亦称感染性腹泻。肠炎按病程长短不同,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慢性肠炎病程一般在两个月以上,临床常见的有慢性细菌性痢疾、慢性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和限局性肠炎等。慢性阑尾炎是指阑尾急性炎症消退后而遗留的阑尾慢性炎症病变,如管壁纤维结缔组织增生、管腔狭窄或闭塞、阑尾扭曲,与周围组织粘连等。慢性阑尾炎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2种。原发性慢性阑尾炎起病隐匿,症状发展缓慢,间断发作,病程持续较长,几个月到几年。病初无典型的急性发作史,病程中也无反复急性发作的现象。继发性慢性阑尾炎是首次急性阑尾炎发病后,经非手术治疗而愈或自行缓解,其后遗留有临床症状,久治不愈,病程中可再次或多次急性发作。慢性肠炎是消化系统难治性疾病之一临床以反复发作缠绵难愈为其特点。由于该病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故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依据其临床表现慢性肠炎属中医“泻泄”范畴。该病发生的原因虽多但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1、脾胃虚弱多因饮食不节,过食寒凉,暴饮暴食或劳倦过度,情绪不畅,忧思伤脾或感受外邪等损伤脾胃,脾伤则食后腹胀,腹部疼痛,大便稀或者有黏液,肠鸣坠胀,胃伤则不思饮食。2、木不疏土肝属木主疏泄,脾属土主运化。若平时心情不畅,忧思郁虑,导致肝气不足,不能疏泄脾土,必然影响脾的运化功能,中医称为“木不疏土”。肝木不疏,泄脾土,则脾虚失升,清气下流,也会发生泻泄。3、火不生土中医说的火是指肾阳,土是指脾胃。脾的运化功能除肝的疏泄外,还有赖于肾阳的温煦作用。这种作用称为“火能生土”。若肾的阳气不足,不能温煦脾土,导致脾胃的纳化功能减弱,也可发生泻泄。中医称为“火不生土”。临床上有的病人在鸡叫五更时,腹部作痛,痛即泻泄,手足不温,这便是“火不生土”所致。慢性肠炎多属本虚标实之病,常常以虚中挟实的面目出现,但仍以脾虚为主。因此,对其治疗也应该从调理脾胃入手,可用健脾理肠方来治疗。中医对慢性阑尾炎的分型为:1、瘀滞型临床特点主要是气滞血瘀。右下腹部隐隐作痛,或胀痛,或钝痛,或刺痛,或初起腹痛在胃脘处或绕脐作痛而走窜不定。血瘀重则痛有定处,位在右下腹,痛处拒按或有包块。同时可有脘腹胀闷,恶心反胃,嗳气纳呆,热象不显,舌淡红,苔薄白,脉弦或弦滑,大便秘结或正常,尿清或淡黄。2、蕴热型其临床特点主要是实热或湿热蕴结的表现。有低热或中度发热,腹痛重而拒按,腹胀痞闷,恶心呕吐,口干渴喜冷饮或不欲饮,大便干结或溏而不爽,尿黄赤或黄浊,脉弦数或滑数,舌质红或舌尖红,苔黄燥或黄腻。3、毒热型其特点是毒热炽盛之现象。表现为发热高或恶寒发热,口干渴,恶心呕吐不能纳食,右下腹或全腹痛重而拒按,面红唇干舌燥,大便燥结,尿黄少或赤涩,脉洪数或弦数,舌红或红绛,苔黄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专利技术一种新的中药制剂,使其对慢性肠炎、阑尾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并能利用现代制药技术制成方便易用的中药制剂。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的解决方案为结合现代制药技术的特点,依据中药配伍原理,通过临床实践反复调整,最终专利技术一个新的中药组方,并专利技术与之相配的制备工艺,将其制成方便携带、易于使用、药效稳定的成品制剂。该中药组方为(以重量份计):败酱草14-26份、白花蛇舌草14-26份、牡丹皮11-23份、赤芍11-21份、薏仁9-21份、桃仁11-25份、红花8-18份、三棱7-15份、皂角刺12-24份、芒硝6-14份、川芎7-17份、夏枯草6-14份、蒲公英8-22份、桂枝7-13份、木香6-12份、白芷9-19份、甘草7-15份。在临床实践中优选出的3个具有最佳治疗效果的配比为:1、败酱草20份、白花蛇舌草20份、牡丹皮17份、赤芍16份、薏仁15份、桃仁18份、红花13份、三棱11份、皂角刺18份、芒硝10份、川芎12份、夏枯草10份、蒲公英15份、桂枝10份、木香9份、白芷14份、甘草11份。2、败酱草22份、白花蛇舌草21份、牡丹皮19份、赤芍15份、薏仁16份、桃仁16份、红花15份、三棱12份、皂角刺17份、芒硝12份、川芎13份、夏枯草11份、蒲公英17份、桂枝11份、木香8份、白芷15份、甘草12份。3、败酱草21份、白花蛇舌草23份、牡丹皮18份、赤芍15份、薏仁17份、桃仁17份、红花14份、三棱13份、皂角刺16份、芒硝11份、川芎11份、夏枯草12份、蒲公英16份、桂枝12份、木香10份、白芷12份、甘草12份。将中药组方做成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为以下步骤:(1)、按中药组方分别称取各味药材,粉碎,备用;(2)、将所有药材加入初始药材6-9倍重量的蒸馏水,浸泡10-18小时,回流煎煮2-4小时,过滤,再加入初始重量5-8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1-3小时,过滤并保留滤渣,合并滤液,浓缩至65℃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浓缩液备用;(3)、将步骤(2)的滤渣加5-7倍重量的浓度65-75%的乙醇,回流提取2次,每次2-5小时,过滤,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65℃相对密度为1.20-1.25的浓缩液备用;(4)、将步骤(2)和(3)所得的浓缩液合并,继续浓缩至65℃相对密度为1.30-1.35的中药浸膏,备用;(5)、将步骤(4)的中药浸膏添加辅料,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制成临床需要的成品制剂,如口服液、片剂、丸剂、胶囊剂、散剂、颗粒剂等剂型。本专利技术所用中药材的来源、性味、归经及功用:败酱草:本品为败酱草科植物黄花龙芽,白花败酱(苦斋),以根状茎和根、全草入药。味辛、苦,性凉;入胃、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消痈排脓,活血行瘀。白花蛇舌草:本品为茜草科耳草属植物白花蛇舌草的全草。味甘、淡,性凉;入胃、大肠、小肠经;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活血止痛。牡丹皮: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味苦、辛,性微寒;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化瘀。赤芍:本品为毛茛科植物芍药或川赤芍的干燥根。味苦,性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薏仁:本品为禾本科植物薏苡的干燥成熟种仁。味甘、淡,性凉;归脾、胃、肺经;健脾渗湿,除痹止泻,清热排浓。桃仁: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干燥成熟种子。味苦、甘,性平;归心、肝、大肠经;活血祛瘀,润肠通便。红花:别名红蓝花 、刺红花,菊科、红花属植物。味辛,性温;入心、肝经;活血通经,去瘀止痛。三棱:本品为黑三棱科植物黑三棱的干燥块茎。味辛、苦,性平;归肝、脾经;破血行气,消积止痛。皂角刺:本品为豆科植物皂荚的干燥棘刺。味辛,性温;归肝、胃经;消肿托毒,排脓,杀虫。芒硝:本品为硫酸盐类矿物芒硝族芒硝,经加工精制而成的结晶体。味咸、苦,性寒;归胃、大肠经;泻热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肠炎、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的:败酱草14‑26份、白花蛇舌草14‑26份、牡丹皮11‑23份、赤芍11‑21份、薏仁9‑21份、桃仁11‑25份、红花8‑18份、三棱7‑15份、皂角刺12‑24份、芒硝6‑14份、川芎7‑17份、夏枯草6‑14份、蒲公英8‑22份、桂枝7‑13份、木香6‑12份、白芷9‑19份、甘草7‑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治疗慢性肠炎、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的:
败酱草14-26份、白花蛇舌草14-26份、牡丹皮11-23份、赤芍11-21份、薏仁9-21份、桃仁11-25份、红花8-18份、三棱7-15份、皂角刺12-24份、芒硝6-14份、川芎7-17份、夏枯草6-14份、蒲公英8-22份、桂枝7-13份、木香6-12份、白芷9-19份、甘草7-15份。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肠炎、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还可以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的:
败酱草20份、白花蛇舌草20份、牡丹皮17份、赤芍16份、薏仁15份、桃仁18份、红花13份、三棱11份、皂角刺18份、芒硝10份、川芎12份、夏枯草10份、蒲公英15份、桂枝10份、木香9份、白芷14份、甘草11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肠炎、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还可以是由如下重量份的中药材制成的:
败酱草22份、白花蛇舌草21份、牡丹皮19份、赤芍15份、薏仁16份、桃仁16份、红花15份、三棱12份、皂角刺17份、芒硝12份、川芎13份、夏枯草11份、蒲公英17份、桂枝11份、木香8份、白芷15份、甘草12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慢性肠炎、阑尾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还可以是由如下重量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凤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聚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