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框组件及具有其的过滤网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86412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1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边框组件及具有其的过滤网组件。其中,边框组件包括相互平行的顶边框(11)和底边框(12)以及设置在顶边框(11)和底边框(12)之间的两个侧边框(13),两个侧边框(13)彼此平行且间隔设置,边框组件还包括第一挂钩(20),第一挂钩(20)安装在顶边框(11)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边框组件的拆装过程更加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过滤装置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边框组件及具有其的过滤网组件。 
技术介绍
目前,主要依靠强油风冷冷却装置对变电站的变压器进行散热。强油风冷冷却装置主要由壳体以及设置在壳体内的冷却器、风扇和油泵组成。油泵将变压器油箱中的热油输送到冷却器,热油经冷却器冷却再回流到变压器油箱从而实现变压器的散热。其中,冷却器主要通过风扇进行散热,壳体上开有进风口,风扇将从进风口流入的冷空气吹向冷却器。为防止冷却装置在工作时,外界的灰尘(例如柳絮)通过壳体上进风口进入壳体,进而附着在冷却器及变压器上,需要在进风口处安装过滤网组件。过滤网组件需要经常拆卸进行清洗,而且需要从进风口对冷却装置内部部件以及变压器的进行冲洗作业,这样,仍需要拆卸过滤网组件。进风口和过滤网组件的形状大多为正方形。冷却装置中的风扇有多个,并且风扇与进风口是一一对应的。也就是说,进风口有多个时过滤网组件也为与之数量相对应的多个。 现有技术中,主要是通过螺栓与螺母将过滤网组件固定在壳体的进风口处。进风口处具有边沿,过滤网组件具有边框,通过在该边沿和该边框对应位置打孔,让后将螺栓从进风口处正面穿过上述边沿和边框上的孔,并在进风口的背面拧上螺母以实现过滤网组件的安装,要拆卸过滤网组件就需要拆卸螺栓。上述过滤网组件的拆装过程时间比较长,导致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比较低。尤其是在第一次安装过滤网组件之前,需要对进风口的边沿和过滤网组件的边框进行打孔,现有的冷却装置上的过滤网组件均是多个,这样,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此外,冷却装置安装的位置比较高,工作人员在安装过滤网组件需要登高,由于拆装方式的繁琐,降低了工作人员在拆装过滤网组件时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拆装方便的边框组件及具有其的过滤网组件。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边框组件,包括相互平行的顶边框和底边框以及设置在顶边框和底边框之间的两个侧边框,两个侧边框彼此平行且间隔设置,边框组件还包括第一挂钩,第一挂钩安装在顶边框上。 进一步地,第一挂钩包括:第一挂钩安装部,固定安装在顶边框上;第一挂钩固定部,与第一挂钩安装部固定连接,第一挂钩固定部和第一挂钩安装部之间形成第一夹角,第一夹角的开口朝向底边框。 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在底边框上的底边框卡扣,底边框卡扣包括:底边框卡扣安装件,固定安装在底边框上;底边框卡扣固定件,与底边框卡扣安装件可转动地连接,底边框卡扣 固定件具有第一锁止位置;第一驱动件,设置在底边框卡扣安装件与底边框卡扣固定件之间,第一驱动件驱动底边框卡扣固定件处于第一锁止位置。 进一步地,第一挂钩突出于顶边框的背侧并且朝向底边框延伸,底边框卡扣突出于底边框的背侧并且朝向顶边框延伸。 进一步地,底边框卡扣固定件包括:第一卡扣固定部,第一卡扣固定部的第一端与底边框卡扣安装件可转动地连接;第二卡扣固定部,与第一卡扣固定部的第二端连接,第一卡扣固定部和第二卡扣固定部之间形成第二夹角,第二夹角的开口在底边框卡扣固定件处于第一锁止位置时朝向顶边框。 进一步地,底边框卡扣安装件上设有两个相对的第一凸耳,各第一凸耳上设有第一耳孔;底边框卡扣固定件上设置有两个相对的第二凸耳,各第二凸耳上设有第二耳孔;底边框卡扣还包括转动轴,转动轴穿设在第一耳孔和第二耳孔内;第一驱动件包括套设在转动轴上的扭簧,扭簧的两个自由端分别抵顶在底边框卡扣安装件和底边框卡扣固定件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两个侧边框的至少一个侧边框上的第二挂钩,第二挂钩包括:第二挂钩安装部,固定安装在两个侧边框中的一个侧边框上;第二挂钩固定部,与第二挂钩安装部固定连接,第二挂钩固定部和第二挂钩安装部之间形成第三夹角,第三夹角的开口朝向两个侧边框中的另一个侧边框。 进一步地,还包括设置在两个侧边框的至少一个侧边框上的侧边框卡扣,侧边框卡扣包括:侧边框卡扣安装件,固定安装在两个侧边框中的一个侧边框上;侧边框卡扣固定件,与侧边框卡扣安装件可转动地连接,侧边框卡扣固定件具有第二锁止位置;第二驱动件,设置在侧边框卡扣安装件与侧边框卡扣固定件之间,第二驱动件驱动侧边框卡扣固定件处于第二锁止位置。 进一步地,侧边框卡扣为两组,各组侧边框卡扣包括至少一个侧边框卡扣,两组侧边框卡扣分别设置在两个侧边框上。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过滤网组件,包括边框组件及安装在边框组件内的过滤网,边框组件为上述的边框组件。 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边框组件的第一挂钩设置在顶边框上,第一挂钩能够挂在用于安装边框组件的支撑件的上边沿上,从而完成边框组件的安装。应用本专利技术的边框组件无需通过螺栓与螺母进行连接,也无需在支撑件的边沿打孔便能够完成固定。本专利技术的边框组件的拆装过程更加方便。 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边框组件的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边框组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边框组件的仰视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过滤网组件的实施例的主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图中的附图标记如下: 1、过滤网;11、顶边框;12、底边框;13、侧边框;20、第一挂钩;21、第一挂钩安装部;22、第一挂钩固定部;30、底边框卡扣;31、底边框卡扣安装件;32、底边框卡扣固定件;33、第一卡扣固定部;34、第二卡扣固定部;35、第一凸耳;36、第二凸耳;37、转动轴;50、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边框组件包括相互平行的顶边框11和底边框12、设置在顶边框11和底边框12之间的两个侧边框13以及第一挂钩20,两个侧边框13彼此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一挂钩20安装在顶边框11上。 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边框组件的第一挂钩20设置在顶边框11上,第一挂钩20能够挂在用于安装边框组件的支撑件的上边沿上,从而完成边框组件的安装。应用本实施例的边框组件无需通过螺栓与螺母进行连接,也无需在支撑件的边沿打孔便能够完成固定。本实施例的边框组件的拆装过程更加方便。下面以本实施例的边框组件应用到现有的强油风冷冷却装置的进风口处的情况进行说明: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挂钩20包括第一挂钩安装部21和第一挂钩固定部22。第一挂钩安装部21固定安装在顶边框11上。第一挂钩固定部22与第一挂钩安装部21固定连接,第一挂钩固定部22和第一挂钩安装部21之间形成第一夹角α,第一夹角α的开口朝向底边框12。优选地,第一夹角α为90°,也就是说,第一挂钩固定部22与第一挂钩安装部21相垂直。并且第一挂钩固定部22朝向底边框12延伸,第一挂钩20呈L形。优选地,第一挂钩20突出于顶边框11的背侧并且朝向所述底边框12延伸。当然,如果现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边框组件,包括相互平行的顶边框(11)和底边框(12)以及设置在所述顶边框(11)和所述底边框(12)之间的两个侧边框(13),两个所述侧边框(13)彼此平行且间隔设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组件还包括第一挂钩(20),所述第一挂钩(20)安装在所述顶边框(11)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框组件,包括相互平行的顶边框(11)和底边框(12)以及设置在所述顶边框(11)
和所述底边框(12)之间的两个侧边框(13),两个所述侧边框(13)彼此平行且间隔设
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组件还包括第一挂钩(20),所述第一挂钩(20)安装在所述
顶边框(1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钩(20)包括:
第一挂钩安装部(21),固定安装在所述顶边框(11)上;
第一挂钩固定部(22),与所述第一挂钩安装部(2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挂钩固定
部(22)和所述第一挂钩安装部(21)之间形成第一夹角(α),所述第一夹角(α)的开
口朝向所述底边框(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边框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底边框(12)上的底
边框卡扣(30),所述底边框卡扣(30)包括:
底边框卡扣安装件(31),固定安装在所述底边框(12)上;
底边框卡扣固定件(32),与所述底边框卡扣安装件(31)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底边
框卡扣固定件(32)具有第一锁止位置;
第一驱动件,设置在所述底边框卡扣安装件(31)与所述底边框卡扣固定件(32)之
间,所述第一驱动件驱动所述底边框卡扣固定件(32)处于所述第一锁止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挂钩(20)突出于所述顶边框
(11)的背侧并且朝向所述底边框(12)延伸,所述底边框卡扣(30)突出于所述底边框
(12)的背侧并且朝向所述顶边框(11)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边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边框卡扣固定件(32)包括:
第一卡扣固定部(33),所述第一卡扣固定部(33)的第一端与所述底边框卡扣安装
件(31)可转动地连接;
第二卡扣固定部(34),与所述第一卡扣固定部(33)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一卡扣
固定部(33)和所述第二卡扣固定部(34)之间形成第二夹角(β),所述第二夹角(β)
的开口在所述底边框卡扣固定件(32)处于所述第一锁止位置时朝向所述顶边框(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英杰邓宏波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公司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