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茂英专利>正文

机动车照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8515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机动车照明装置,它包括发电机、左大近灯、右大近灯、左大远灯、右大远灯、远近双向开关、控制开关、发电机的输出端连接照明总线,其特征是:设置大近灯继电器、大远灯继电器,继电器的输电触点用照明线与上述照明灯串联直接控制照明灯,控制开关用比照明线细的控制线与继电器控制线圈串联间接控制照明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线路中电流损耗较小、所用照明线较少。(*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是申请号97224781.5申请日97年8月26日的名为《机动车照明装置》的分案申请,本技术属机动车照明装置。现有的机动车照明装置均是控制开关与照明灯串联直接控制照明灯,由于机动车的照明灯功率较大,照明专用的左、右大近灯各为90W,左、右大远灯各为100W、前、后照明灯各为100W,防雾灯为75W,作为信号用的转向灯为21W、方位灯为8W、刹车灯为21W、倒车灯为21W,机动车用的电压一般为24V、12V的安全低电压,电路中经控制开关的电流较大约12-20A,故控制开关容易损坏;照明灯在机动车前、后,发电机与发动机安装在一起,灯开关安装在驾驶室,照明装置中的导线直径较粗,而且由发电机返到驾驶室导线较长,特别是车身长的机动车导线更长,如东风140卡车的大近灯的照明线,从电流表至右大近灯长7.5-8m,至左大近灯7m左右,方位灯的照明线从方位灯开关至方位灯长为3.8m,后方位灯的照明线从保险丝至后力位灯长为5-6m,刹车灯、倒车灯的照明线从发保险盒起用单线6.5-7.5m,电路中电流损耗较大、用的导线较多。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个线路中电流损耗较小、所用照明线较少的机动车照明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继电器的触点用照明线与照明灯串联直接控制照明灯,控制开关用比照明线细的控制线与继电器控制线圈串联间接控制照明灯,缩短了照明线的长度,明显节约了较粗的照明线,减小了灯开关的通电电流。本装置适用于可在公路行驶的机动车。依据机动车的种类不同,对汽车、拖拉机、工程机械车三种不同的机动车,本装置提供三种方案。方案一为主要用于拖拉机的机动车照明装置,它包括发电机、左前位灯、右前位灯、左大近灯、右大近灯、左大远灯、右大远灯、左前转向灯、右前转向灯、左后转向灯、右后转向灯、左后位灯、右后位灯、左刹车灯、右刹车灯、远近双向开关、左右转向开关、闪光器、刹车灯开关、控制开关,上述各灯的一端和控制开关的输入端及发电机的零位输出端与机动车车体连接,倒车灯开关和刹车灯开关的一端与机动车车体连接,远近双向开关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的一输出端连接,闪光器的一端与左右转向开关的输入端连接,发电机的正输出端与照明总线连接,其特征是;设置着前位灯继电器、大近灯继电器、大远灯继电器、后位灯继电器、刹车灯继电器;左前位灯和右前位灯的另一端用照明线与前位灯继电器的一输电触点连接,该继电器的另一输电触点与照明总线和该继电器控制线圈的一端连接,该控制线圈的另一端用控制线与控制开关的另一输出端连接;左大近灯和右大近灯的另一端用照明线与大近灯继电器的一输电触点连接,该继电器的另一输电触点与照明总线和该继电器控制线圈的一端连接,该控制线圈的另一端用控制线与远近双向开关的一输出端连接;左大远灯和右大远灯的另一端用照明线与大远灯继电器的一输电触点连接,该继电器的另一输电触点与照明总线和该继电器控制线圈的一端连接,该控制线圈的另一端用控制线与远近双向开关的另一输出端连接;左后位灯和右后位灯的另一端用照明线与后位灯继电器的一输电触点连接,该继电器的另一输电触点与照明总线和该继电器控制线圈的一端连接,该控制线圈的另一端用控制线与控制开关的另一输出端连接;左刹车灯和右刹车灯的另一端用照明线与刹车灯继电器的一输电触点连接,该继电器的另一输电触点与照明总线和该继电器控制线圈的一端连接,该控制线圈的另一端用控制线与刹车灯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照明总线、照明线的直径大于控制线的直径。上述的机动车照明装置,其特征是设置着左后转向灯继电器和右后转向灯继电器,左后转向灯的另一端用照明线与左后转向灯继电器的一输电触点连接,该继电器的另一输电触点与照明总线连接,该继电器控制线圈的两端用控制线分别与左右转向开关的一输出端和机动车车体连接;右后转向灯的另一端用照明线与右后转向灯继电器的一输电触点连接,该继电器的另一输电触点与照明总线连接,该继电器控制线圈的两端用控制线分别与左右转向开关的另一输出端和机动车车体连接着。方案二为主要用于汽车的机动车照明装置,本方案又分为机动车车体较小的机动车照明装置和机动车车体较大的机动车照明装置,前者主要用于小骄车,后者主要用于大骄车、卡车。本方案的前者是在方案一的照明装置上设置左防雾灯、右防雾灯、防雾灯开关、防雾灯继电器、左倒车灯、右倒车灯、倒车灯继电器、倒车灯开关,上述各灯的一端及防雾灯开关和倒车灯开关的一端与机动车车体连接,左防雾灯和右防雾灯的另一端用照明线与防雾灯继电器的一输电触点连接,该继电器的另一输电触点与照明总线和该继电器控制线圈的一端连接一起;该控制线圈的另一端用控制线与防雾灯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左倒车灯和右倒车灯的另一端用照明线与倒车灯继电器的一输电触点连接,该继电器的另一输电触点与照明总线和该继电器控制线圈的一端连接,该控制线圈的另一端用控制线与倒车开关的另一端连接。本方案中主要用于小骄车的机动车照明装置的后左转向灯和后右转向灯的另一端直接用照明线与左右转向开关的两端连接;主要用于大骄车、卡车的机动车照明装置中还设置左后转向灯继电器和右后转向灯继电器,左后转向灯的另一端用照明线与左后转向灯继电器的一输电触点连接,该继电器的另一输电触点与照明总线连接,该继电器控制线圈的两端用控制线分别与左右转向开关的一输出端和机动车车体连接;右后转向灯的另一端用照明线与右后转向灯继电器的一输电触点连接,该继电器的另一输电触点与照明总线连接,该继电器控制线圈的两端用控制线分别与左右转向开关的另一输出端和机动车车体连接。方案三为用于工程机械车中装载车的机动车照明装置,本方案是在方案一的照明装置上设置左防雾灯、右防雾灯、防雾灯开关、防雾灯继电器、左后照明灯、右后照明灯和后照明灯继电器及后照明灯开关,上述各灯的一端及防雾灯开关的一端与机动车车体连接,后照明灯开关的一端与机动车车体连接,左防雾灯和右防雾灯的另一端用照明线与防雾灯继电器的一输电触点连接,该继电器的另一输电触点与照明总线和该继电器控制线圈的一端连接一起;该控制线圈的另一端用控制线与防雾灯开关的另一端连接;左后照明灯、右后照明灯的另一端用照明线与后照明灯继电器的一输电触点连接,该继电器的另一输电触点与后照明灯继电器控制线圈的一端和照明总线连接,后照明灯继电器控制线圈的另一端用控制线与后照明灯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由于本专利技术采取上述方案,继电器的触点用照明线与照明灯串联直接控制照明灯和信号灯,控制开关用比照明线细的控制线与继电器控制线圈串联间接控制照明灯,用较细的控制线取代较粗的导线控制照明,短了照明线的长度,明显节约了较粗导线,如东风140卡车,仅左、右大近灯和左、右大远灯能节约往反至驾驶室的较粗导线近20m,减少照明装置中的电损耗提高了照明灯的亮度;由于通过开关、闪光器的电流较小,减少了线路、开关的故障。本技术的详细结构由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图。图2是实施例的电路图。图3是实施例二的结构图。图4是实施例二的电路图。图5是实施例三的结构图。图6是实施例三的电路图。图7是实施例四的结构图。图8是实施例四的电路图。图9是实施例五的结构图。图10是实施例五的电路图。上述图中1、照明线2、左前转向灯 3、照明线4、左前位灯 5、照明线 6、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动车照明装置,它包括发电机、左前位灯、右前位灯、左大近灯、右大近灯、左大远灯、右大远灯、左前转向灯、右前转向灯、左后转向灯、右后转向灯、左后位灯、右后位灯、左刹车灯、右刹车灯、远近双向开关、左右转向开关、闪光器、刹车灯开关、控制开关,上述各灯的一端和控制开关的输入端及发电机的零位输出端与机动车车体连接,倒车灯开关和刹车灯开关的一端与机动车车体连接,远近双向开关的输入端与控制开关的一输出端连接,闪光器的一端与左右转向开关的输入端连接,发电机的正输出端与照明总线连接,其特征是:设置着前位灯继电器、大近灯继电器、大远灯继电器、后位灯继电器、刹车灯继电器;左前位灯和右前位灯的另一端用照明线与前位灯继电器的一输电触点连接,该继电器的另一输电触点与照明总线和该继电器控制线圈的一端连接,该控制线圈的另一端用控制线与控制开关的另一输出端连接;左大近灯和右大近灯的另一端用照明线与大近灯继电器的一输电触点连接,该继电器的另一输电触点与照明总线和该继电器控制线圈的一端连接,该控制线圈的另一端用控制线与远近双向开关的一输出端连接;左大远灯和右大远灯的另一端用照明线与大远灯继电器的一输电触点连接,该继电器的另一输电触点与照明总线和该继电器控制线圈的一端连接,该控制线圈的另一端用控制线与远近双向开关的另一输出端连接;左后位灯和右后位灯的另一端用照明线与后位灯继电器的一输电触点连接,该继电器的另一输电触点与照明总线和该继电器控制线圈的一端连接,该控制线圈的另一端用控制线与控制开关的另一输出端连接;左刹车灯和右刹车灯的另一端用照明线与刹车灯继电器的一输电触点连接着,该继电器的另一输电触点与照明总线和该继电器控制线圈的一端连接,该控制线圈的另一端用控制线与刹车灯开关的另一端连接;照明总线、照明线的直径大于控制线的直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茂英
申请(专利权)人:苏茂英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