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聚氨酯-聚乙烯醇复合微生物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处理污水的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11382271 阅读: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5-01 05: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聚乙烯醇复合微生物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处理污水的应用,该制备方法的步骤是:将块状的聚氨酯网泡浸没到含有碳酸钙的PVA溶胶中、用硼酸定型、稀盐酸浸泡,溶出里面碳酸钙、用戊二醛交联,得到聚氨酯-聚乙烯醇复合微生物载体材料,大孔聚乙烯醇附着在聚氨酯泡沫上,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亲水性、传质性,适用于固定化微生物处理废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聚氨酯-聚乙烯醇复合微生物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固定化微生物应用,属于生物活性材料领域。
技术介绍
     20世纪80年代初,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开始用于处理日趋严重的水污染问题,固定化微生物技术有利于优势菌种的筛选,驯化及固定化,能构成一种高效处理污水的废水处理系统。与一般污水生物处理方法相比,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稳定性好,能纯化和保持优势菌群、微生物负载量大、污泥产量小、固液易分离、以及基建占地少等优点,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在固定化微生物技术中,用来固定微生物的载体是非常关键的。应用较多的是高分子凝胶类载体,由于高分子凝胶载体耐冲击性能及传质性能不佳,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经常采用的高分子凝胶类载体主要有以下两种:(1)天然高分子凝胶载体,如琼脂,角叉莱胶,海藻酸钙等,这类载体一般对生物无毒,对微生物的亲和性能优良,传质性能也较好,但其生物稳定性差,机械强度低,成本高;(2)有机高分子载体,如聚丙烯酰胺凝胶,光硬化树脂,聚丙烯酸凝胶等,这类载体虽然强度较好,但是生物亲和性和传质性能较差,在微生物包埋时对微生物活性产生影响。聚氨酯(PU)泡沫属于高分子聚合物,具有多孔、机械强度大、耐冲击性能好的优点,但密度小不利于悬浮,且亲水性能较差。聚乙烯醇(PVA)凝胶是一种白色凝胶,具有较好的柔韧性、化学反应性(较多活性的羟基基团)和亲水性,但机械强度较弱,耐冲击性能不强。聚氨酯网泡载体和聚乙烯醇凝胶泡沫载体在污水处理时在亲水性,生物亲和性和机械强度等方面均存在不足。近期的研究进展如下:活性炭复合亲水性聚氨酯泡沫微生物固定化载体(李彦锋,周林成,马鹏程等,ZL02141723.7, 2004);包埋活性炭聚氨酯软泡去除废水中苯酚的研究(刘闯,张宁,林永波,环境保护科学,2010,36(2) :38-42);大孔网状聚乙烯醇球状载体及其制备(李彦锋,白雪等,ZL200810150835.X)。然而,这些研究对这两种材料的改造均能在某一方面体现出优势,但是没有同时解决载体的毒性,亲水性差,生物亲和性差,传质性差,不稳定性等问题。因此,如何改进聚氨酯网泡和聚乙烯醇凝胶材料的性能,获得机械强度大,亲水性、生物亲和性和传质性均良好的复合载体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聚氨酯-聚乙烯醇复合微生物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原料成本低。所得复合微生物载体材料,机械强度大,无毒性,亲水性,生物亲和性好,具有良好的基质传质性和负载性。本申请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聚氨酯-聚乙烯醇复合微生物载体材料处理污水的应用。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聚氨酯-聚乙烯醇复合微生物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氨酯网泡切割成块状,清洗,干燥待用;(2)将聚乙烯醇、碳酸钙、海藻酸钠、水以质量比为(6-8):(8-10):(1.2-1.5):(90-100)的比例混合,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得到白色PVA溶胶,备用,较佳是加热到50℃,备用;(3)将步骤(1)得到的块状聚氨酯泡沫浸没在步骤(2)所得到PVA溶胶内,待溶胶液充满聚氨酯泡沫时放入含3wt%~5wt%氯化钙的饱和硼酸饱和溶液中静置定型20-30h,形成PVA凝胶块,用水清洗后,置于0.1-1M盐酸溶液中至无气泡产生,溶出全部碳酸钙;(4)将溶出碳酸钙的聚氨酯泡沫块投入到0.1wt%~0.5wt%的戊二醛水溶液中,调节pH至1-2,30℃~40℃交联反应1-2h,形成更稳定的交联结构;(5)用水浸泡,清洗至中性,得到具有弹性的聚氨酯-聚乙烯醇复合载体。本专利技术所得聚氨酯-聚乙烯醇复合微生物载体材料,大孔聚乙烯醇附着在聚氨酯泡沫上,具有良好机械强度、亲水性、传质性,可以用于吸附固定化微生物处理废水。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有以下优点:(1)本专利技术所得复合载体材料,内部为大孔网状结构,载体表面也有孔洞与内部的孔贯通,有利于载体的传质。而且载体大孔骨架上的微孔增加了与微生物接触的比表面积,有利于提高固定微生物浓度,提高反应效率,可运用于污水处理领域。(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PU-PVA复合载体亲水性良好,有利于微生物的代谢增殖,有利于优势菌种的形成;密度约0.98g/m3,与水相当,有利于载体悬浮在污水中;因为复合载体中的PVA经过交联反应,复合材料整体的耐水性也十分良好。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1所得复合载体材料的实物图;图2为实施例1所得复合载体材料剖面的扫描电镜图;图3为实施例2所得复合载体材料负载微生物后的剖面扫描电镜图;图4为实施例2所得复合载体材料处理废水中COD和氨氮效果图;图5为实施例3所得复合载体材料剖面的扫描电镜图;图6为实施例4中的负载微生物的复合载体材料的剖面扫描电子显微照片;图7为实施例4所得复合载体材料处理废水中COD和氨氮效果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阐述,但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以下实施例。所述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原料如无特殊说明均能从公开商业途径而得。以下实施例所采用的聚氨酯泡沫密度为0.04-0.06g/cm3,事先将将聚氨酯网泡切割成块状(规格是:1cm×1cm),清洗,干燥待用。实施例1、聚氨酯网泡聚乙烯醇凝胶泡沫复合载体的制备(1)将1.3g海藻酸钠溶于100mL蒸馏水中,加入10g碳酸钙和8gPVA,在沸水浴中机械搅拌1小时,得到白色PVA溶胶。撤离沸水浴,待PVA溶胶冷却至50oC,备用;(2)浸入块状聚氨酯泡沫,待PVA溶胶充满聚氨酯泡沫后,放入含5%氯化钙的饱和硼酸溶液内定型24小时之后,用蒸馏水清洗干净,放入质量浓度为1M的盐酸溶液中至无气泡产生后取出,用蒸馏水洗至中性。(3)将所得块状载体投入浓度为0.5%的戊二醛溶液中并调节pH至1,搅拌下加热到35℃,反应2h后用蒸馏水浸泡,清洗至中性,得到有弹性的复合载体材料。密度是0.986g/接近于水,能很好地悬浮在废水中。从图2的SEM照片显示,该载体的内部结构为大孔网状。载体内部大孔骨架内有很多微孔存在,载体表面亦有孔洞存在且与内部孔是相互贯通的。经SEM统计分析,所得复合载体材料内部的孔平均半径为25.43μm。因为相互贯通的大孔网状结构有利于载体的传质性,大孔骨架的微孔结构增大载体与微生物的接触比表面积,以及增大固定化微生物与反应基质的接触几率而提高生物反应效率,故所得复合载体材料应该是微生物固定化的良好的载体。实施例2、聚氨酯网泡聚乙烯醇凝胶泡沫复合载体固定化微生物处理废水由图3的SEM照片显示,复合载体材料上结合了致密的微生物菌群,说明了该复合载体材料有利于微生物的固定。在反应器中填加60%的复合载体材料,投加微生物菌群,反应器底部设有曝气系统。图4为驯化3个月后,在HRT为8h,连续运行8天处理校园污水的结果。由图4可以看出,COD和氨氮均呈现良好的下降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聚氨酯‑聚乙烯醇复合微生物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将聚氨酯网泡切割成块状,清洗,干燥待用;(2)将聚乙烯醇、碳酸钙、海藻酸钠、水以质量比为(6‑8):(8‑10):(1.2‑1.5):(90‑100)的比例混合后,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得到白色PVA溶胶,备用;(3)将步骤(1)得到的块状聚氨酯泡沫浸没在步骤(2)所得白色PVA溶胶内,待溶胶液充满聚氨酯泡沫时放入硼酸饱和溶液中静置定型,形成PVA凝胶块,用水清洗后,置于0.1‑1M盐酸溶液中至无气泡产生;(4)将溶出碳酸钙的聚氨酯泡沫块投入到戊二醛水溶液中发生交联反应;(5)用水浸泡,清洗至中性,得到具有弹性的聚氨酯‑聚乙烯醇复合载体。

【技术特征摘要】
1.聚氨酯-聚乙烯醇复合微生物载体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氨酯网泡切割成块状,清洗,干燥待用;
(2)将聚乙烯醇、碳酸钙、海藻酸钠、水以质量比为(6-8):(8-10):(1.2-1.5):(90-100)的比例混合后,搅拌使其充分溶解,得到白色PVA溶胶,备用;
(3)将步骤(1)得到的块状聚氨酯泡沫浸没在步骤(2)所得白色PVA溶胶内,待溶胶液充满聚氨酯泡沫时放入硼酸饱和溶液中静置定型,形成PVA凝胶块,用水清洗后,置于0.1-1M盐酸溶液中至无气泡产生;
(4)将溶出碳酸钙的聚氨酯泡沫块投入到戊二醛水溶液中发生交联反应;
(5)用水浸泡,清洗至中性,得到具有弹性的聚氨酯-聚乙烯醇复合载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聚氨酯-聚乙烯醇复合微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雪顾海鑫李宇龙华祖林张琪戴章艳黄欣张琪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