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玉东专利>正文

车灯自动变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7838 阅读:23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灯自动变光装置,该装置上的车灯尾端的三个接线柱分别与电瓶的负极、与安装在车的前风挡玻璃内侧光感应开关处于常闭状态的强电流电路、与光感应开关处于常开状态的弱电流电路相接,光感应开关的另一端接电瓶正极。夜间当两车相对行驶,强光相互感应对面车辆上的电感开关使车灯自动变为弱光,不刺激司机眼睛,从而减少交通事故。(*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的是一种自动调节车灯的光强度的装置,适用于各种车辆上的灯光调节。二
技术介绍
本技术提出前,夜间行驶的各种车辆,在相对而行快要接近时,车灯的强光刺激司机的眼睛,使司机看不太清楚前方,容易出现交通事故。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夜间对面行驶来的车辆不刺激司机眼睛的车灯自动变光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车灯尾端三个接线柱一个接电瓶的负极,一个与安装在车前风档玻璃内侧相应位置的光感应开关处于常闭状态的强电流电路相接,一个与光感应开关处于常开状态的弱电流电路相接,其光感应开关的另一端通过开头接电瓶的正极。当夜间对面行驶来的车辆灯光强到一定程度照到风挡玻璃时,光感应开关中的强电流电路自动断开,同时弱电流电路接通使车灯自动变成弱光;车开过后光感应开关中的强电流电路自动接通,使车灯自动恢复强光。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只是在车灯与电瓶之间安装个光感应开关,接通电路后在光感应开关的作用下使车灯自动由强光转为弱光,从而实现夜间对面行驶来的车辆不刺激司机眼睛,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车灯自动变光装置的电路图。五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车灯自动变光装置中的车灯尾端有三个接线柱5、6、7。接线柱5接电瓶4的负极,接线柱6与安装在车前风挡玻璃内侧相应位置的光感应开关处于常闭状态的强电流电路相接,接线柱7与光感应开关2处于常开状态的弱电流电路相接,光感应开关2的另一端通过开关3与电瓶4正极相接,从而就构成一个车灯自动变光装置。该装置必须同时安装在相对行驶的两个车辆上,夜间相对行使的两车上的光感应开关接收对方的强光(远光)后就使车灯自动变为弱光(近光),错过车后自动再转为强光。权利要求1.一种车灯自动变光装置,其特征是车灯尾端有三个接线柱(5、6、7),接线柱(5)接电瓶(4)的负极,接线柱(6)与安装在车前风挡玻璃内侧相应位置的光感应开关(2)处于常闭状态的强电流电路相接,接线柱(7)与光感应开关(2)处于常开状态的弱电流电路相接,光感应开关(2)的另一端通过开关(3)与电瓶(4)的正极相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灯自动变光装置,该装置上的车灯尾端的三个接线柱分别与电瓶的负极、与安装在车的前风挡玻璃内侧光感应开关处于常闭状态的强电流电路、与光感应开关处于常开状态的弱电流电路相接,光感应开关的另一端接电瓶正极。夜间当两车相对行驶,强光相互感应对面车辆上的电感开关使车灯自动变为弱光,不刺激司机眼睛,从而减少交通事故。文档编号B60Q1/08GK2495509SQ0125046公开日2002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8月24日 优先权日2001年8月24日专利技术者刘玉东 申请人:刘玉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灯自动变光装置,其特征是车灯尾端有三个接线柱(5、6、7),接线柱(5)接电瓶(4)的负极,接线柱(6)与安装在车前风挡玻璃内侧相应位置的光感应开关(2)处于常闭状态的强电流电路相接,接线柱(7)与光感应开关(2)处于常开状态的弱电流电路相接,光感应开关(2)的另一端通过开关(3)与电瓶(4)的正极相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东
申请(专利权)人:刘玉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