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转破碎机底壳臂和臂衬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72395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30 07: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回转破碎机底壳臂和臂衬垫,特别地涉及一种回转破碎机底壳和底壳组件,其中,保护衬垫安装成在底壳壁与中央毂之间径向延伸的相应的支撑臂上且绕该支撑臂。该支撑臂包括座部或鞍形区域,其中衬垫的至少一部分定位成与该座部相接触且被该座部支撑,以将该衬垫的质量径向分布在毂与壳壁之间,并且以减小主附接螺栓中的张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转破碎机底壳和一种底壳组件,其中,径向延伸以安装底壳的中央毂的支撑臂被成形和/或被构造成提供座部,以至少部分地容纳各个臂衬垫,以提供将衬垫安装在底壳处的安全有效的装置。
技术介绍
回转破碎机用于将矿石、矿物和岩石材料破碎成较小的尺寸。通常,破碎机包括安装在伸长主轴上的破碎头。第一破碎壳安装在破碎头上,并且第二破碎壳安装在框架上,使得第一和第二破碎壳一起限定将被破碎的材料穿过的破碎室。破碎头的回转钟摆运动由定位在破碎头的下方的下轴承组件和轴颈安装有主轴的上端的顶轴承支撑。主轴和下轴承典型地安装在由径向延伸的臂支撑在底壳处的中央毂内。当材料降落通过底壳时,耐磨衬垫板保护这些支撑臂和底壳的径向朝内面对的表面免受材料的损害。在US 2, 860, 837,US 3, 150, 839,US 4,065,064中描述了示例性保护衬垫。然而,由于多种原因,现有底壳和臂衬垫是不利的。首先,传统上衬垫排外地由附接螺栓支撑,这些附接螺栓将臂衬垫的径向外部分固定至底壳壁以使衬垫悬挂在支撑臂的上方。传统上,底壳支撑臂从壳壁到中央毂向下成角度,使得如果附接螺栓发生故障,则衬垫径向地降到毂的内侧且变得从臂脱出。根据传统布置,需要附接螺栓来抵抗在材料降落通过底壳时与材料相接触造成的很大的冲击力以及支撑以完全或部分悬臂布置的臂衬垫。第二,部分地由于支撑臂的构造,传统臂衬垫朝着毂轴向向下成角度。这是不利的,因为材料被径向向内地朝着毂投掷,导致对毂和相关联的密封件、和防尘环造成磨损。对应地,需要的是解决以上问题的底壳和底壳衬垫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回转破碎机底壳和一种底壳组件(包括多个支撑臂衬垫),该底壳组件被构造成可靠且有效地安装支撑臂衬垫,以减小附接螺栓内的张力,以及确保在附接螺栓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支撑臂衬垫被提供冗余的坐放位置以便将衬垫保持在支撑臂处。进一步特定的目的是构造臂衬垫使得通过底壳的材料以期望且有效的方式偏转,且大部分材料部件不朝中央毂的径向向内偏转。期望安装支撑臂衬垫的更紧固的更加可靠的装置。这些目的通过具体地构造在壳壁的下区域与中央毂之间径向延伸的支撑臂的形状和结构来实现。具体地,每个臂的轴向上区域(或表面)包括槽、座部或鞍形区域,该槽、座部或鞍形区域被定位成在轴向方向上在毂的轴向最上面部分的下方以容纳臂衬垫的至少一部分。在这样的构造中,衬垫嵌套在座部内并能够通过与座部相接触被排外地支撑。对应地,本布置对于将衬垫的质量在径向方向上分布在毂与壳壁之间以及减小在将臂衬垫固定至底壳的径向外附接螺栓处的支撑负载是有利的。根据本构造,臂衬垫在或朝其径向最内区域及其径向最外面的区域被支撑。经由定位在臂的径向最内区域处的凹坑或凹部来支撑衬垫对于防止在附接螺栓应会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衬垫从臂完全脱出是有利的。本构造是进一步有利的,在于凹部或座部使得臂衬垫的(接触下降通过底壳的材料)的最上表面能够比现有衬垫布置倾斜得小以及在水平或接近水平平面内延伸以避免材料朝着中央毂的不期望的偏转。因此,本布置允许衬垫的径向长度的很大部分定位在毂的最上面部分的下方或略上方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回转破碎机底壳组件,包括:外壁,该外壁环绕纵向轴线延伸,该壁具有径向朝内面对表面和朝外面对表面;内毂,该内毂径向地定位在所述壁内,并且被所述朝内面对表面的一部分包围;多个支撑臂,该多个支撑臂径向延伸以连接壁和毂,每个臂都具有轴向朝上面对表面,轴向朝上面对表面在臂的径向外部分处从壁的朝内面对表面朝毂大体轴向向下延伸,朝上面对表面在臂的径向内部分处大体轴向向上延伸以与毂匹配,其中,朝上面对表面的区域被定位成在轴向上比毂的轴向最上端表面低以限定座部;多个臂衬垫,所述多个臂衬垫定位在相应的臂的上方,每个衬垫具有能够与通过底壳组件的材料接触的朝上面对表面和定位成与臂的朝上面对表面相对的下侧表面;其特征在于:衬垫中的每一个都包括这样的形状和构造,使得衬垫的下侧表面的一部分在座部处与臂的朝上面对表面相接触以将衬垫中的每一个至少部分地安装在相应的臂处。优选地,座部包括在壁与毂之间的在径向方向上的弯曲形状轮廓。有利地,臂的朝上面对表面从壳壁朝座部(或凹部)逐渐向下倾斜,且从座部朝中央毂逐渐向上倾斜。这样的构造在支撑臂处提供鞍形区域,在附接螺栓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该鞍形区域促使衬垫自坐放到鞍形部中。可选地,座部被定位成在径向上离毂比离壁更近。这样的布置对于防止衬垫被从臂脱出并且将被保持在底壳处是进一步有利的。优选地,在沿着每个臂的径向长度延伸的轴向平面中,在与所述最上端表面共面的轴向位置处,座部的径向长度(B)处于毂的最上端表面的径向最外面部分与壁的朝外面对表面之间的径向距离(A)的30%至90%范围内。对应地,座部的该径向长度确保衬垫的径向长度的大部分由座部区域支撑,从而在衬垫径向长度的大部分上是稳定的。优选地,该范围是40%至80%、45%至65%、48%至60%并且更优选地53%至57%。可选地,在沿着每个臂的径向长度延伸的轴向平面中,座部的径向长度(B)处于相应的衬垫在壁与毂之间的方向上延伸的径向长度(C)的50%至100%的范围内。可选地,座部的所述长度相对于衬垫的长度的所述范围是65%至90%。可选地,沿着每个臂的径向长度延伸的轴向平面中,衬垫在座部内占据的径向长度(D)在10%至80%范围内。更优选地,所述范围是30%至70%、40%至60%或45%至55%。衬垫和座部区域的相应的径向长度对于如下情况是有利的:i)沿着支撑臂分布衬垫的质量,?)提供通过底壳的材料所需的偏转方向,和iii)提供用于确保在附接螺栓发生故障的情况下衬垫坐放在臂处的装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回转破碎机底壳,包括:外壁,该外壁环绕纵向轴线延伸,且该壁具有径向朝内面对表面和朝外面对表面;内毂,该内毂径向地定位在所述壁内且被所述朝内面对表面的一部分包围;多个支撑臂,该多个支撑臂径向延伸以连接壁和毂,每个臂都具有轴向朝上面对表面,该轴向朝上面对表面在臂的径向外部分处从壁的朝内面对表面朝毂大体轴向向下延伸,朝上面对表面在臂的径向内部分处大体轴向向上延伸以与毂匹配,其中,朝上面对表面的区域被定位成在轴向上比毂的轴向最上端表面低以限定座部;其特征在于:在沿着每个臂的径向长度延伸的轴向平面中,在与最上端表面共面的轴向位置处,座部的径向长度(B)处于毂的最上端表面的径向最外面部分与壁的朝外面对表面之间的径向距离⑷的30%至90%范围内。可选地,衬垫在座部内占据的径向长度在30%至70%的范围内。优选地,径向长度⑶相对于径向距离⑷的范围是40%至80%、45%至65%、48%至60%且更优选地53%至57%。可选地,座部被定位成在径向上离毂比离壁近,并且座部包括在壁与毂之间的在径向方向上的弯曲形状轮廓。【附图说明】现在将仅以示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实施例,在这些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特定实施例的具有模块化耐磨衬垫的回转破碎机底壳的透视图,该模块化耐磨衬垫定位在内部在底壳内以保护壳的内表面当前第1页1 2 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转破碎机底壳组件,包括:外壁(101),所述外壁(101)环绕纵向轴线(115)延伸,所述壁(101)具有径向朝外面对表面(300)和朝内面对表面(103);内毂(107),所述内毂(107)径向地定位在所述壁(101)内,且被所述朝内面对表面(103)的一部分包围;多个支撑臂(106),所述多个支撑臂(106)径向延伸以连接所述壁(101)和所述毂(107),每个臂(106)都具有轴向朝上面对表面(203),所述轴向朝上面对表面(203)在所述臂(106)的径向外部分(201)处从所述壁(101)的朝内面对表面(103)朝着所述毂(107)大体轴向向下延伸,所述朝上面对表面(203)在所述臂的径向内部分(202)处大体轴向向上延伸以与所述毂(107)匹配,其中,所述朝上面对表面(203)的区域被定位成在轴向上比所述毂(107)的轴向最上端表面(113)低,以限定座部(200);多个臂衬垫(105),所述多个臂衬垫(105)定位在相应的臂(106)的上方,每个衬垫(105)都具有能够与通过所述底壳组件的材料接触的朝上面对表面(401)和定位成与所述臂(106)的朝上面对表面(203)相对的下侧表面(402);其特征在于:所述衬垫(105)中的每一个都包括这样的形状和构造,使得所述衬垫(105)的下侧表面(402)的一部分在所述座部(200)处与所述臂(106)的朝上面对表面(203)相接触,以将所述衬垫(105)中的每一个至少部分地安装在相应的臂(106)处。...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德斯·哈尔贝格米卡埃尔·拉尔森本特阿恩·埃里克松帕特里克·马尔姆奎斯特泽尔杰科·尼科利奇阿克塞尔·贝里曼
申请(专利权)人:山特维克知识产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瑞典;SE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