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小平专利>正文

单键多功能车灯多档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6952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单键多功能车灯多档开关,其特征在于: A)它由数字控制电路(1)、含有继电器J↓[x]的前小灯尾灯运控电路(2)、电子开关(3)、前小灯尾灯过载保护电路(4)、含有继电器J↓[d]的前照大灯尾灯运控电路(5)、电源显示电路(6)、电子开关(7)、电子开关锁定电路(8)、前小灯尾灯电流检测电路(9)及常开按键AN组成; B)数字控制电路(1)、前小灯尾灯过载保护电路(4)、前照大灯尾灯运控电路(5)与电源显示电路(6)的电源输入端并联于E、F两点,前小灯尾灯运控电路(2)的一电源输入端与电子开关(3)的一开关端接于C点,另一电源输入端则接于F点,电子开关(3)的另一开关端及电子开关(7)一开关端与E点相连,按键AN的一端与数字控制电路(1)的控制端和电子开关(7)的控制端相接于H点,按键AN另一端与电子开关(7)的另一开关端及前小灯尾灯电流检测电路(9)的一电源输入端连于I点,数字控制电路(1)的一输出端与前小尾灯运控电路(2)的输入端相连,而另一输出端分别与前小灯尾灯运控电路(2)的输入端和前照大灯尾灯运控电路(5)的输入端相接,前小灯尾灯过载保护电路(4)的输出端与电子开关(3)的控制端相连,而电路(4)的输入端与前小灯尾灯电流检测电路(9)的输出端相接,电子开关锁定电路(8)的输出端连在电子开关(7)的控制端; C)继电器J↓[x]、J↓[d]的线包分别连接在电路(2)、电路(5)的负载回路中,继电器J↓[x]的常开触点J↓[x-2]一端和继电器J↓[d]的常闭触点J↓[d-2]一端均与前小灯尾灯电流检测电路(9)的另一电源输入端相接,J↓[x]的常开触点J↓[x-1]的一端与J↓[d-2]另一端相连,J↓[x-1]另一端与电子开关锁定电路(8)的一输入端连在J点,J↓[x-2]另一端形成输出端K,J↓[d]的常开触点J↓[d-1]的一端与I点相接,J↓[d-1]另一端与电子开关锁定电路(8)的另一输入端连在L点。(*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照明灯与信号灯的控制开关,具体是指一种单键多功能车灯多档开关。现有车灯多档开关,广泛采用的是机械式开关,其中有手动推拉式的也有手动旋转式的,而其作用原理则是一致的,即通过机械装置施加外力使触点位移来达到接通或断开负载的目的。但这类机械式开关存在的问题较多。如现在使用的组合开关,结构复杂,制造工艺繁琐,且大部分为塑料构件,在低压大电流的工作状态下,很容易造成形变、烧蚀、弹片疲劳等现象,使其寿命短,且无法修复,再加之驾驶员在行驶途中是处于动态不平衡当中,操作开关时,用力轻重不一且速度慢,有时未到位,有时用力超过极限,造成开关永久性损坏;由于是组合件,配件较少,维修不方便;自身不带保护装置,不能在负载或线路发生故障的情况下断开电路,等等。基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乃是提供一种使用寿命较长且具有过载保护功能的单键多功能车灯多档开关。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加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原理方框图;图2为图1方框图的一种具体电路的原理图。参见图1,本技术的解决方案如下。它由数字控制电路1、含有继电器Jx的前小灯尾灯运控电路2、电子开关3、前小灯尾灯过载保护电路4、含有继电器Jd的前照大灯尾灯运控电路5、电源显示电路6、电子开关7、电子开关锁定电路8、前小灯尾灯电流检测电路9及常开按键AN组成;数字控制电路1、前小灯尾灯过载保护电路4、前照大灯尾灯运控电路5与电源显示电路6的电源输入端并联于E、F两点,前小灯尾灯运控电路2的一电源输入端与电子开关3的一开关端接于G点,另一电源输入端则接于F点,电子开关3的另一开关端及电子开关7的一开关端均与E点相连,按键AN的一端与数字控制电路1的控制端和电子开关7的控制端相接于H点,按键AN另一端与电子开关7的另一开关端及前小灯尾灯电流检测电路9的一电源输入端连于I点,数字控制电路1的一输出端与前小尾灯运控电路2的输入端相连,而另一输出端分别与前小灯尾灯运控电路2的输入端和前照大灯尾灯运控电路5的输入端相接,前小灯尾灯过载保护电路4的输出端与电子开关3的控制端相连,而电路4的输入端与前小灯尾灯电流检测电路9的输出端相接,电子开关锁定电路8的输出端连在电子开关7的控制端;继电器Jx、Jd的线包分别连接在电路2、电路5的负载回路中,继电器Jx的常开触点Jx-2一端和继电器Jd的常闭触点Jd-2一端均与前小灯尾灯电流检测电路9的另一电源输入端相接,Jx的常开触点Jx-1的一端与Jd-2另一端相连,Jx-1另一端与电子开关锁定电路8的一输入端连在J点,Jx-2另一端形成输出端K,Jd的常开触点Jd-1的一端与I点相接,Jd-1另一端与电子开关锁定电路8的另一输入端连在L点。具有上述电路结构的本技术在具体使用时,将图1中的I、F、端接来自车辆上电源开关的电源Vc,将图1中的J、K端分别外接虚线框中车辆前小灯10和尾灯11的灯丝,将L端通过申请人设计的多功能自动换接变光开关13(已另案申请)与虚线框中的车辆前照大灯双丝灯泡12相接。在正常情况下,当需要前小灯10和尾灯11亮时,按下按键AN,电源Vc通过AN给电子开关7加上控制信号使其导通,开关电路的电源供电暂时处于守候状态。在按下AN的同时,电源Vc给已得到工作电源的数字控制电路1一个触发控制信号,使电路1输出控制信号给前小灯尾灯运控电路2,电路2所含的继电器Jx吸合,其常开触点Jx-1和Jx-2闭合,于是前小灯10和尾灯11亮,并且电源Vc给电子开关锁定电路8输入端提供信号,使电路8输出控制信号给电子开关7,以维持在按键AN松开后电子开关7的继续导通,使开关电路的电源处于锁定状态。当需要前照大灯和尾灯亮时,再按一下AN,又给电路1一个触发控制信号,电路1输出控制信号给前照大灯尾灯运控电路5和小灯尾灯运控电路2,使电路5和电路2分别所含继电器Jd和Jx都吸合,从而使Jx-1、Jx-2、Jd-1闭合,Jd-2断开,于是前照大灯12和尾灯11亮,并且电源Vc给电子开关锁定电路8输入端提供信号,使电路8输出控制信号给电子开关7,维持电子开关7的导通,使开关电路的电源供电继续处于锁定状态。电子开关7导通后,电源显示电路6就作出电源显示。当要停止使用车辆灯光时,再按一下AN,电路1输出信号控制电路5和电路2中继电器Jd和Jx释放,前照大灯12和尾灯11熄灭,电子开关7断开,整个电路停止工作。当前小灯10和尾灯11点亮时因线路或负载发生短路或过流而引起过载故障时,大电流便流过前小灯尾灯电流检测电路9,使电路9输出信号控制前小灯尾灯过载保护电路4,使电路4输出控制信号给电子开关3而将电子开关3关断,于是电路1和电路2停止工作,继电器Jx释放,Jx-1和Jx-2断开,前小灯10和尾灯11的供电回路被切断而得以保护。至于前照大灯12的保护,需配合前述多功能自动换接变光开关13才具备有保护功能。参见图2,在该实施例中,数字控制电路1由十进制计数器/分频器IC、稳压管DW2、电阻R4至R7及电容C2组成,前小灯尾灯运控电路2还包括有三极管T3、二极管D3、二极管D5与D6及电阻R8、电子开关3由三极管T2构成,前小灯尾灯过载保护电路4由可控硅SCR、发光二极管LED2及电阻R3与R9组成,前照大灯尾灯运控电路5还包括有三极管T4、二极管D4与D7及电阻R10,电源显示电路6由发光二极管LED1及电阻R2组成,电子开关7由三极管T1、二极管D2及电阻R1组成,电子开关锁定电路8由二极管D8与D9及稳压管DW1组成,前小灯尾灯电流检测电路9由干簧管GH构成。按键AN的H点端通过R5与JC的cp端相连接,IC的Q3同其清零端R相连,D1与D3的正极相接,R2与D4和D5的正极相连,按键AN的H点端与D2的正极相连,D2的负极与D8、D9、DW1的负极及R1一端相接,D8、D9、DW1的正极分别连在J、L、F点,T1和T2的发射极分别接于E点和G点,T1和T2的集电极分别接于I点和E点,GH的线圈L一端接在I点,另一端与触点Jx-2、Jd-2相连,GH的常开触点的一端接在I点,另一端与R9相连,SCR的阳极与T2的基极和R3一端相接。为了防止电源Vc的极性接反,还可在干簧管GH的线圈L与按键AN的连接点I插接一个防极性接反二极管D1。IC的型号可采用CD4071,常开按键AN可采用轻触式导电橡胶按钮。图2中电路的工作原理如下。电源Vc接通后,当需要前小灯10和尾灯11亮时,按一下按键AN,Vc经D1、AN、D2给T1加正偏压,T1导通,在按AN的同时,Vc给IC的cP端一个触发脉冲,其Q1由低电平翻转成高电平,T3导通,Jx吸合,Jx-1与Jx-2闭合,前小灯10和尾灯11亮,且Vc经D8给T1以正偏压,将开关电路锁定,此时LED1点亮作电源指示。如需前照大灯12和尾灯11亮而前小灯熄灭时,再接着按一下AN,给IC的CP端又一个触发脉冲,Q2翻转成高电平,T4与T3导通,Jd与Jx吸合,Jx-1、Jx-2、Jd-1闭合,Jd-2断开,前照大灯12和尾灯11亮,前小灯熄灭,当要停止使用车辆灯光时,再按一下AN,IC的内部电路自动清零,Q1、Q2均为低电平,T3和T4截止,Jd和Jx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平
申请(专利权)人:刘小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