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67685 阅读:1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9 18:14
提供了一种用于压水反应堆核电站的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安装在外部烟囱或者安全壳外的过滤通风系统的后端的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配置以将可燃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等转变成蒸气、二氧化碳等,并且同时,独自运转而没有外部电源供应。因此,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可以通过可燃气体的再结合反应,执行稳定地燃烧控制,而没有氢气爆炸可能性,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的排放,并通过淬火网防止火焰逆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本申请要求2013年10月17日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10-2013-0123981号的优先权和利益,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全面地包含在本申请内。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压水反应堆核电站的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更特别地,涉及一种安装在外部烟囱或者安全壳外的过滤通风系统的后端的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配置以将可燃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等转换成水蒸气、二氧化碳等,并且同时,独自运转而没有外部电源供应。
技术介绍
虽然安装在核电站的安全壳的过滤通风系统执行将氢气、一氧化碳和不凝性气体排放到大气中的功能,当氢气和可燃气体迅速排放到大气中时,会发生氢气的燃烧。特别是,当空气从外部引入时,燃烧的火焰可能向过滤通风设备的方向回火。因此,随着火焰生成,排气塔或排气烟囱可能会受损,而且,当发生回火时,根据情况装备可能会严重受损。特别是,当不完全燃烧的一氧化碳直接排放到大气中时,会对人体有害。与此同时,在安全壳中安装一种用于去除氢气的被动装置。该被动装置是一个被动的自动催化复合器(PAR)系统。根据核电站安全壳的规模,安装大约20到40个的被动装置,通过氢气催化燃烧从安全壳中去除氢气。上述传统的PAR是在韩国技术公开20-0464123号中公开的被动PAR,其包括盖体,在盖体下端形成有入口,并且包含氢气的空气通过该入口引入,在盖体上端的三个表面上形成有出口,通过该出口将引入的空气排出,并且导流板,从该三个表面朝向剩余的表面倾斜,从而引导空气流动至出口;安装在盖体下端的蜂窝式催化剂体,其与引入的氢气反应从而去除氢气;以及催化剂体壳体组件,其上装有催化剂体,配置以可拆卸地安装催化剂体在盖体的下端,其中顶板安装在该形成出口的三个表面上,该顶板在盖体的上端设置用于防止液体从上面流下从而通过该出口引入盖体。然而,即使当安全壳内安装催化耦合器时,安全壳内的可燃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等,通过过滤通风设备排放到大气中,当可燃气体通过过滤通风设备排放到安全壳外部时,会不完全氧化。因此,即使在安全壳内安装了现有技术中公开的被动的自动催化复合器时,仍需要额外的设备来去除不可避免地排放至外部的可燃气体,如氢气或一氧化碳。然而,在韩国技术公开20-0464123号中公开的结构,不能安装在外部烟囱或安全壳外的过滤通风设备的后端上。[引用列表][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韩国技术公开20-0464123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其安装在安全壳外过滤通风设备的后端或者其他排气设备的后端,通过空气与可燃气体进行稳定再结合反应,能进行稳定的燃烧控制而不会发生氢气爆炸,防止有毒的一氧化碳的排放,并通过淬火网防止火焰回火。此外,该控制器可用于常规产业的设备的可燃气体的排放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包括:支撑架,具有在其下端形成的可燃气体入口,并且在其侧表面形成的流体入口;淬火网,其设置在可燃气体入口上或者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的出口之下,并固定到支撑架;以及至少一个复合器,其设置在淬火网上或淬火网下,并且固定安装到支撑架。附图说明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标,特征和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其中:图1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方式的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的视图;图2是显示图1的压水反应堆的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配置的剖视图;图3A是显示图2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淬火网的视图;图3B是显示图2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淬火网的视图;图4A是显示图2第一实施方式的复合器的透视图;图4B是显示图2第二实施方式的复合器的透视图;图5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的风扇的安装状态的视图;以及图6是图5沿A-A截面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性以及实现这些的方法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下面描述的实施方式,而可以进行各种修改。以下描述的实施方式是为了让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实施和实践本专利技术。为了明确地描述本专利技术,说明书没有涉及的部件从附图中省略。在整个说明书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元件。以下,将结合附图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但是省略或者简化了与本专利技术精神无关的一些元件。然而,这些省略的元件不是本专利技术不必要的元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并用于本专利技术。图1是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的一实施方式的视图。如图1所示,当安全壳500内的压力达到一定压力或更高时,安全壳压力调节阀510打开。在安全壳500外安装安全壳压力调节阀510是为了均匀地保持安全壳500内的压力。不管安全壳500内的氢气浓度,由于当安全壳500的压力到达或者高于一定压力值时,安全壳压力调节阀510会自动打开,安全壳500内存在的可燃气体和放射性物质与将要引入到过滤通风设备600的空气一起排放到安全壳压力调节阀510。这里,由于该过滤通风设备600执行去除引入的空气中所包含的放射性蒸汽和裂变产物的功能,当引入的空气中所包含的放射性蒸汽和裂变产物被去除后,从过滤通风设备600中排放的气体中的氢气和一氧化碳的浓度增加到相对较高的水平。由于从过滤通风设备600中排出的气体中包含的可燃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等应当被去除,以便不排放到外界,因此应在核电站烟囱700中安装自动催化复合器,过滤通风设备600中过滤的气体通过该烟囱排放。如图1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被描述为安装在核电站烟囱700内,但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此,该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可以安装在过滤通风设备600中。在这种情况下,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可以安装在可燃气体的流动通道中或者安装在过滤通风设备600中设置的可燃气体存储罐中。图2是显示图1的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的配置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包括:支撑架、淬火网以及复合器;支撑架,在其上端形成有出口150,并具有外部流体入口120,该支撑架构成为下部开放使得引入可燃气体的可燃气体入口100在其下端形成,并且外部流体入口120在支撑架的侧壁上形成以引入外部空气,淬火网200设置在可燃气体入口100的上面,并且结合并固定到支撑架的一侧,复合器300设置在淬火网200上面,并且结合并固定到支撑架的一侧。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的淬火网200被描述为设置在可燃气体入口100之上,然而本专利技术并不限于此,该淬火网200可以安装在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的出口150的下面。当然在这种情况下,复合器300设置在淬火网200的下面。因此,从过滤通风设备600的出口排放的可燃气体,通过可燃气体入口100引入到核电站烟囱700中,在此,外部流体入口120可以具有一种结构,在该结构中可燃气体可以很容易地从外部引入到内部,而不是从内部到外部。同时,可燃气体引入到可燃气体入口100,通过淬火网200到达具有蜂窝结构的复合器300,并且安装淬火网200以防止火焰回火和火焰传播,从而进行稳定的再结合反应。即,由于热量传递到淬火网200从而降低了火焰温度,同时火焰通过淬火网200传播以降低火焰强度,而在化学方面,淬火网200将加快连锁分支反应的活性基改变为稳定的化学物种,从而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包括:支撑架,在其下端形成有可燃气体入口,并且在其侧表面形成有流体入口;淬火网,其设置在可燃气体入口上或者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的出口之下,并固定到支撑架;以及至少一个复合器,其设置在淬火网之上或之下,并且固定安装到支撑架。

【技术特征摘要】
2013.10.17 KR 10-2013-01239811.一种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包括:支撑架,在其下端形成有可燃气体入口,并且在其侧表面形成有多个流体入口;淬火网,其设置在可燃气体入口之上或者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的出口之下,并固定到支撑架;以及多个复合器,其设置在淬火网之上或之下,并且以多级形式固定安装到支撑架,其中,所述多个流体入口分别设置在所述侧表面中所述淬火网与所述复合器之间及相邻的所述复合器之间的区间,流入所述可燃气体入口的可燃气体通过所述淬火网与从所述流体入口引入的空气一起到达所述复合器,所述可燃气体与所述空气中包含的氧气发生反应并进行转化,转化后的气体通过浮力效应从可燃气体燃烧控制器上部排放,所述支撑架具有环形形状,并且风扇安装在环形部分的中心的上部,使得外部空气强行引入到环形部分的中心的下部,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镇镐金焕烈宋镛万河光淳
申请(专利权)人:韩国原子力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韩国;K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