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锁式拉链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67220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9 17: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锁式拉链头,包括拉头主体、弹簧片以及拉片,拉头主体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上翼片、下翼片和连接柱;弹簧片包括前端部、中央部和后端部,中央部布置在上翼片的上面,拉片套设在中央部上;上翼片的尾部设置有避让孔,弹簧片的后端部从中央部的尾部折弯后穿过避让孔后延伸到上翼片的内侧;在避让孔靠近上翼片中央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凸起,中央部与后端部的过渡部位上设置有长条状孔,凸起插入到长条状孔中;连接柱的前端面上设置有锚定凹槽,弹簧片的前端部被锚定凹槽的两侧壁挤压压紧不能滑动,上翼片的前部外侧面没有设置定位中央部的突起。这样,在拉片给予的左右偏转的扭力时弹簧片也不易脱离和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拉链用的拉链头,特别涉及一种具有自锁功能的拉链头。
技术介绍
现有自锁式的拉链头,已经专利技术了几十年。最早的文献见于1979年公开的日本昭和54年的第43841号实用新案,披露了一种拉链头,其包括拉头主体,设置在所述拉头主体的上翼片上的弹簧片以及套设在所述弹簧片上的拉片,其所述上翼片的前部设置有两个定位凸起,两个所述定位凸起分别卡在所述弹簧片中央部位的两侧从而防止所述弹簧片左右偏移,以及避免所述弹簧片受外力而变形或脱离所述拉头主体;其所述弹簧片的前端部被锁定在连接柱的前端面上设置的凹槽中但可以在该凹槽中滑动。类似的结构还见于在美国公开的第5031286专利文献中。针对上述专利文件中提及方案,中国专利申请号为97119564.1的文件,披露了一种自锁式拉锁的锁头结构,其主要变化在于将设置在所述上翼片4前部的前凸耳12设置在中线位置,穿插在所述弹簧片2的端部的开口部22中从而防止所述弹簧片左右偏移。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已经公开的技术,可以发现它们的共同点都是需要在所述上翼片4前部设置定位突起或凸耳来定位所述弹簧片,然而在所述拉链头锁定锁扣元件即拉链齿时,所述定位突起一般都是位于所述拉片的前方,非常容易划伤覆盖其上的衣服部分,同时在清洗衣物时这些凸起也容易划伤衣服。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改进的拉链头,包括拉头主体、弹簧片以及拉片,所述拉头主体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上翼片、下翼片以及连接所述上翼片、下翼片的连接柱;所述弹簧片包括前端部、中央部和后端部,所述中央部布置在所述上翼片的上面,所述拉片套设在所述中央部上;所述上翼片的尾部设置有避让孔,所述弹簧片的后端部从所述中央部的尾部折弯后穿过所述避让孔后延伸到所述上翼片的内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避让孔的靠近所述上翼片中央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凸起,所述中央部与后端部的过渡部位上设置有长条状孔,所述凸起插入到所述长条状孔中;所述连接柱的前端面上设置有锚定凹槽,所述弹簧片的前端部被所述锚定凹槽的两侧壁挤压压紧不能滑动,所述上翼片的前部外侧面没有设置定位所述中央部的突起。根据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发现,由于所述弹簧片的前端部被所述锚定凹槽的两侧壁挤压压紧不能滑动,为此所述弹簧片的前端部与所述连接柱之间可靠地连接在一起,该连接部位成为所述弹簧片的定位基点,在所述拉片给予的左右偏转的扭力时所述弹簧片也不易脱离和偏移。又由于所述中央部与后端部的过渡部位上设置有长条状孔,所述凸起插入到所述长条状孔中,这样当所述弹簧片被所述拉片拉起时,所述长条状孔能够为所述弹簧片的后端部上下移动提供避让的空间,并且在此时所述弹簧片的后端部能够挂靠在所述凸起上不会被大幅地被拉起而被所述凸起予以定位。其次,由于在所述上翼片的前部外侧面没有设置定位所述中央部的突起,为此就不会出现因此问题而导致非常容易划伤覆盖其上的衣服部分的问题。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弹簧片中央部的中央部分与所述上翼片之间具有间隙,所述拉片被套设在所述中央部分位置,所述弹簧片中央部的前部具有呈倾斜状逐步接近所述上翼片的前部外侧面的倾斜前部,所述倾斜前部与所述弹簧片中央部分具有相同的宽度。这样能够借助于所述倾斜前部提高所述弹簧片的弹性力及对抗所述拉片给予的左右偏转的扭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弹簧片的中央部与前端部之间的过渡部位具有呈微凸的弧形。这样能够借助于所述微凸的弧形提高所述弹簧片的弹性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还可以是,所述弹簧片的前端部的两侧边分别具有2个以上的锯齿。这样能够借助于所述锯齿提高所述弹簧片的前端部与所述连接柱之间的结合力。当采用挤压的方式将所述弹簧片的前端部与所述连接柱之间连接起来时,所述锯齿的齿顶部能够咬入所述锚定凹槽的两侧壁中,从而大大提高所述弹簧片与所述拉链头之间的结合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了出现次品的概率。【附图说明】图1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拉链头的组装立体示意图; 图2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拉链头的分解结构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拉链头的侧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拉链头的具体结构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所示,一种改进的自锁式拉链头,包括拉头主体1、弹簧片2以及拉片3。其中,所述拉头主体I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上翼片11、下翼片12以及连接所述上翼片11、下翼片12的连接柱10,所述上翼片11、下翼片12之间具有让拉链齿通过的通道13,一般情况下可以采用将所述上翼片11、下翼片12与连接柱10—体化成型制造。拉链牙从所述拉头主体I的前端入口处进入后被扣合。所述上翼片11的尾部设置有避让孔16,在所述避让孔16的靠近所述上翼片11中央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凸起14。其次,在所述连接柱10的前端面上设置有锚定凹槽15。其中,所述弹簧片2大致地设置在所述上翼片11的上面,所述弹簧片2包括前端部22、中央部20和后端部21,所述中央部20布置在所述上翼片11的上面并与所述上翼片1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弹簧片2的后端部21从所述中央部20的尾部折弯后穿过所述避让孔16后延伸到所述上翼片11的内侧的所述通道13中,从而能够插入到链齿之间进而定位所述拉链头。所述弹簧片2的前端部22被所述锚定凹槽15的两侧壁挤压压紧不能滑动,所述上翼片11的前部外侧面111没有设置定位所述中央部20的突起。由于在所述上翼片11的前部外侧面111没有设置定位所述中央部20的突起,为此就不会出现因此问题而导致非常容易划伤覆盖其上的衣服部分的问题。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是在所述弹簧片2的前端部22的两侧边分别具有2个以上的锯齿221。采用挤压的方式将所述弹簧片2的前端部22与所述连接柱10之间连接起来时,所述锯齿221的齿顶部能够咬入所述锚定凹槽15的两侧壁中。这样能够借助于所述锯齿221提高所述弹簧片2的前端部22与所述连接柱10之间的结合力,从而大大提高所述弹簧片与所述拉链头之间的结合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了出现松脱次品的概率。由于所述弹簧片2的前端部22被所述锚定凹槽15的两侧壁挤压压紧不能滑动,为此所述弹簧片2的前端部22与所述连接柱10之间可靠地连接在一起,该连接部位成为所述弹簧片2的定位基点。在所述弹簧片2的中央部20与后端部21的过渡部位23上设置有长条状孔24,所述上翼片11上设置的凸起14插入到所述长条状孔24中,这样当所述弹簧片2被所述拉片3拉起时,所述长条状孔24能够为所述弹簧片2的后端部21上下移动提供避让的空间,并且在此时所述弹簧片2的后端部21能够挂靠在所述凸起14上而不会被大幅地被拉起而被所述凸起14予以定位。所述弹簧片2的中央部20的前部具有呈倾斜状逐步接近所述上翼片11的前部外侧面111的倾斜前部26,所述倾斜前部26与所述弹簧片2的中央部分具有相同的宽度,这样能够借助于所述倾斜前部26提高所述弹簧片2的弹性力。所述弹簧片2的中央部20与前端部22之间的过渡部位27具有呈微凸的弧形25,这样能够借助于所述微凸的弧形25提高所述弹簧片2的弹性力。所述过渡部位27收窄的角度尽可能大从而能够尽可能地提高所述弹簧片的弹性力。所述拉片3包括手握部33和连接部31,在所述连接部31位置设置有套孔32,所述拉片3通过所述套孔32套设在所述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自锁式拉链头,包括拉头主体、弹簧片以及拉片,所述拉头主体包括上下对应设置的上翼片、下翼片以及连接所述上翼片、下翼片的连接柱;所述弹簧片包括前端部、中央部和后端部,所述中央部布置在所述上翼片的上面,所述拉片套设在所述中央部上;所述上翼片的尾部设置有避让孔,所述弹簧片的后端部从所述中央部的尾部折弯后穿过所述避让孔后延伸到所述上翼片的内侧;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避让孔的靠近所述上翼片中央方向的一侧设置有向外侧凸出的凸起,所述中央部与后端部的过渡部位上设置有长条状孔,所述凸起插入到所述长条状孔中;所述连接柱的前端面上设置有锚定凹槽,所述弹簧片的前端部被所述锚定凹槽的两侧壁挤压压紧不能滑动,所述上翼片的前部外侧面没有设置定位所述中央部的突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锡鹏
申请(专利权)人:开易广东服装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