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峰专利>正文

可转向机动车前部照明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6625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转向机动车前部照明灯,由灯体、驱动灯体转动的驱动装置和控制驱动装置的电路控制部分构成。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调速器、蜗轮、蜗杆,电路控制部分由安装在方向盘轴杆部位的齿轮和灯体处的控制开关组成。利用照明电路,在车体转向时通过电路控制部分和驱动装置使灯体同步转向和复位。另设有复位电路,使灯体在非工作状态时可自动复正位置。(*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动车前部照明灯,特别是一种可转向机动车前部照明灯。机动车已成为重要交通工具。尤其是小汽车正日益进入家庭,为人们的出行带来极大便利。机动车在黑暗中行驶时备有前部照明灯,用以照亮前方道路。但当车体转向时,现有机动车前部照明灯是固定于车体的,而车体转向首先是前轮转向,因此转向时车体纵轴线与转向中前轮前进方向间有一滞后角,其结果是车体所转方向侧前部存在一照明死角,而且由于眩光作用,此时该死角内可视效果更差。为解决上述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在转向时由方向盘(舵)控制、可向所转方向转动的机动车前部照明灯。此种照明灯结构简单,安全实用。本技术可转向机动车前部照明灯,由灯体、驱体装置和电路控制部分组成。其工作原理是在黑暗中行车转向时,在开启前部照明灯前提下,例如向右转,安装于方向盘轴杆(1)上的齿轮(2)(为避免正常直行时方向盘微调转动引起误动作,卡键(3)与齿轮(2)间设一允许调整间隙(4))带动半齿轮(5)反向转动,带动触点式开关中间片(7)同时转动。在阻尼碰块(8)的阻力作用下,触点式开关中间片(7)与其欲转侧弹性开关片(6)接触接通向右转电路,通过电机及调速器(14)的动作,由涡杆(13)带动半涡轮(12),从而驱动灯体(10)绕支点(11)向右转动。当方向盘停止转动时,由于弹力作用,使弹性开关片(6)与触点式开关中间片(7)分离,则电路断开,灯体转向动作停止。当方向盘回轮时,反向电路接通,灯体转回原位。阻尼碰块(8)是可沿固定于车体的支承架上轨道槽(9)滑动、有一定摩擦阻力的塑料滑块,其阻力大小可由改变弹簧压力来调节。以上动作是在照明系统工作状态下完成的。还有一种常见情况是晚间停车熄火时方向盘没有打正,即前部照明灯还处于转向状态,没有恢复到正常位置。次日白天车再次启用后由于天明不需照明,无法利用上述装置使灯体复位,为此设计了一套灯体复位电路系统。其工作方式是方向盘轴轩(1)上安有一个触点式复位开关,特点是只有在方向盘处于直行位置时(一定范围内)专用电路才接通。另处,在灯体部位另安有接触式开关(15)、(16)(分左右二部分)。当灯体偏转一侧时该侧开关接通,连同方向盘上复位开关形成电路(转向时方向盘上复位开关是断开的),驱动装置使灯体恢复前示状态,此时电路自动断开,再由人工关闭控制该复位电路系统的特设开关。采用上面所述可转向机动车前部照明灯,可以提高夜间行车安全性,减少事故发生。 下面是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控制部分方向盘部位横剖面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A-A剖面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驱动装置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的B-B剖面示意图。权利要求1.一种可转向机动车前部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驱动灯体(11)转动的驱动装置和控制驱动装置的电路控制部分,在车体转向时利用照明电路使灯体(11)同步转向和复位。2.根据权到要求1所述可转向机动车前部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由电机调速器、半蜗轮(12)和蜗杆(13)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转向机动车前部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控制部分包括安装在方向盘轴杆部位的齿轮(2)、半齿轮(5)和与其联动的触点式开关(6)(7)。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转向机动车前部照明灯,其特征在于所述灯体(11)在非工作状态时另设有灯体复位电路,包括一个电路控制开关和安装在灯体(11)部位的接触式开关(15)(16)。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转向机动车前部照明灯,由灯体、驱动灯体转动的驱动装置和控制驱动装置的电路控制部分构成。驱动装置包括电机调速器、蜗轮、蜗杆,电路控制部分由安装在方向盘轴杆部位的齿轮和灯体处的控制开关组成。利用照明电路,在车体转向时通过电路控制部分和驱动装置使灯体同步转向和复位。另设有复位电路,使灯体在非工作状态时可自动复正位置。文档编号B60Q1/12GK2422194SQ0020100公开日2001年3月7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21日专利技术者朱峰, 宋扬, 朱宁, 宋伟 申请人:朱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转向机动车前部照明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驱动灯体(11)转动的驱动装置和控制驱动装置的电路控制部分,在车体转向时利用照明电路使灯体(11)同步转向和复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峰宋扬朱宁宋伟
申请(专利权)人:朱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