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浮式混合搅拌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58193 阅读:1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9 09: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浮式混合搅拌罐,包括搅拌罐体、设置在搅拌罐体上方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轴与搅拌轴相连,其特征在于:搅拌罐体的上端设有进液口;搅拌罐体内设有内套筒;搅拌罐体的下段设有至少一个输出管路,每个输出管路经与其相对应的泵通过相应的射流管路射回到搅拌罐体内;输出管路均匀分布在搅拌罐体的外周;射流管路在搅拌罐体的进口与两个辅助折流板形成的流道在同一水平线上;搅拌罐体上端还设有罗茨风机,罗茨风机下端连接有曝气管路,曝气管路深入到搅拌罐体下端的一侧设有曝气喷头;搅拌罐体的上段设有用于液体溢流的溢流堰。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混合搅拌效果好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搅拌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气浮式混合搅拌罐
技术介绍
搅拌罐也可叫水相罐,广泛应用于涂料、医药、建材、化工、颜料、树脂、食品、科研等行业。该设备可根据用户产品的工艺要求选用碳钢、不锈钢等材料制作,以及设置加热、冷却装置,以满足不同的工艺和生产需要。加热形式有夹套电加热、盘管加热,该设备结构设计合理、工艺先进、经久耐用,并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是理想的投资少、投产快、收益高的化工设备。目前,搅拌罐对于多种物质同时搅拌时,存在搅拌不均的状况,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搅拌罐,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根据上述提出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气浮式混合搅拌罐。本专利技术主要利用在搅拌罐体外周设置射流管路与搅拌罐体内的内套筒配合,在加上设置在其内部的曝气头,将空气注入液体中,使液体分散更为均匀,从而起到充分搅拌物料的作用。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手段如下:一种气浮式混合搅拌罐,包括搅拌罐体、设置在搅拌罐体上方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轴与搅拌轴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体的上端设有与进液管路相连通的进液口 ;所述搅拌罐体内设有内套筒,所述内套筒的上端设有与轴向成45°的折流板,所述内套筒的中部设有两个辅助折流板,两个所述辅助折流板之间形成用于液体流通的流道;所述搅拌罐体的下段设有至少一个输出管路,每个所述输出管路经与其相对应的泵通过相应的射流管路射回到所述搅拌罐体内;所述输出管路均匀分布在所述搅拌罐体的外周;所述射流管路在所述搅拌罐体的进口与两个所述辅助折流板形成的流道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搅拌罐体上端还设有罗茨风机,所述罗茨风机下端连接有曝气管路,所述曝气管路深入到所述搅拌罐体下端的一侧设有曝气喷头;所述搅拌罐体的上段设有用于液体溢流的溢流堰。作为优选,所述搅拌轴的下端设有至少两个搅拌叶片,两个搅拌叶片之间的距离占所述搅拌轴长度的1/3。作为优选,所述搅拌罐体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支座。较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套筒包含两部分折流板,液流通过内套筒的折流设计实现管内循环;另外,搅拌轴上设有至少两层搅拌叶片,可以实现不同高度的液体搅拌,使搅拌更加均匀;再有,在搅拌罐体下段设置的至少一个输出管路,可以实现多方位多角度的对罐内液体混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溢流堰,可以将过度搅拌的而溢流的液体排出罐体,或由于搅拌产生的飞沫排出罐体;再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与罗茨风机相连通的曝气管路,通过曝气头将空气注入到搅拌罐体中,使内部液体分散更为均匀,提高搅拌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操作方便,搅拌混合均匀等优点,基于上述理由本专利技术可在多项液体搅拌等领域广泛推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搅拌罐体11、进液管路12、内套筒13、折流板14、辅助折流板15、固定支座16、溢流堰2、驱动装置21、搅拌轴22、搅拌叶片I 23、搅拌叶片II 3、泵31、射流管路4、罗茨风机41、曝气管路42、曝气喷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气浮式混合搅拌罐,包括搅拌罐体1、设置在搅拌罐体I上方的驱动装置2,所述驱动装置2通过传动轴与搅拌轴21相连,所述搅拌罐体I的上端设有与进液管路11相连通的进液口 ;所述搅拌罐体I内设有内套筒12,所述内套筒12的上端设有与轴向成45°的折流板13,所述内套筒12的中部设有两个辅助折流板14,两个所述辅助折流板14之间形成用于液体流通的流道;所述搅拌罐体I的下段设有至少一个输出管路,每个所述输出管路经与其相对应的泵3通过相应的射流管路31射回到所述搅拌罐体I内;所述输出管路均匀分布在所述搅拌罐体I的外周;所述射流管路31在所述搅拌罐体I的进口与两个所述辅助折流板14形成的流道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搅拌罐体I上端还设有罗茨风机4,所述罗茨风机4下端连接有曝气管路41,所述曝气管路41深入到所述搅拌罐体I下端的一侧设有曝气喷头42 ;所述搅拌罐体I的上段设有用于液体溢流的溢流堰16。所述搅拌轴21的下端设有至少两个搅拌叶片,两个搅拌叶片之间的距离占所述搅拌轴21长度的1/3。所述搅拌罐体I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支座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内套筒包含两部分折流板,液流通过内套筒的折流设计实现管内循环;另外,搅拌轴上设有至少两层搅拌叶片,可以实现不同高度的液体搅拌,使搅拌更加均匀;再有,在搅拌罐体下段设置的至少一个输出管路,可以实现多方位多角度的对罐内液体混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溢流堰,可以将过度搅拌的而溢流的液体排出罐体,或由于搅拌产生的飞沫排出罐体;再有,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与罗茨风机相连通的曝气管路,通过曝气头将空气注入到搅拌罐体中,使内部液体分散更为均匀,提高搅拌效果。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主权项】1.一种气浮式混合搅拌罐,包括搅拌罐体(I)、设置在搅拌罐体(I)上方的驱动装置(2),所述驱动装置(2)通过传动轴与搅拌轴(21)相连,其特征在于: 所述搅拌罐体(I)的上端设有与进液管路(11)相连通的进液口 ;所述搅拌罐体(I)内设有内套筒(12),所述内套筒(12)的上端设有与轴向成45°的折流板(13),所述内套筒(12)的中部设有两个辅助折流板(14),两个所述辅助折流板(14)之间形成用于液体流通的流道; 所述搅拌罐体(I)的下段设有至少一个输出管路,每个所述输出管路经与其相对应的泵(3)通过相应的射流管路(31)射回到所述搅拌罐体(I)内;所述输出管路均匀分布在所述搅拌罐体(I)的外周;所述射流管路(31)在所述搅拌罐体(I)的进口与两个所述辅助折流板(14)形成的流道在同一水平线上; 所述搅拌罐体(I)上端还设有罗茨风机(4),所述罗茨风机(4)下端连接有曝气管路(41),所述曝气管路(41)深入到所述搅拌罐体(I)下端的一侧设有曝气喷头(42); 所述搅拌罐体(I)的上段设有用于液体溢流的溢流堰(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式混合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21)的下端设有至少两个搅拌叶片,两个搅拌叶片之间的距离占所述搅拌轴(21)长度的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浮式混合搅拌罐,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体(I)的底部设有至少两个固定支座(15)。【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浮式混合搅拌罐,包括搅拌罐体、设置在搅拌罐体上方的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通过传动轴与搅拌轴相连,其特征在于:搅拌罐体的上端设有进液口;搅拌罐体内设有内套筒;搅拌罐体的下段设有至少一个输出管路,每个输出管路经与其相对应的泵通过相应的射流管路射回到搅拌罐体内;输出管路均匀分布在搅拌罐体的外周;射流管路在搅拌罐体的进口与两个辅助折流板形成的流道在同一水平线上;搅拌罐体上端还设有罗茨风机,罗茨风机下端连接有曝气管路,曝气管路深入到搅拌罐体下端的一侧设有曝气喷头;搅拌罐体的上段设有用于液体溢流的溢流堰。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混合搅拌效果好等优点。【IPC分类】B01F7-18, B01F13-02【公开号】CN1045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浮式混合搅拌罐,包括搅拌罐体(1)、设置在搅拌罐体(1)上方的驱动装置(2),所述驱动装置(2)通过传动轴与搅拌轴(21)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罐体(1)的上端设有与进液管路(11)相连通的进液口;所述搅拌罐体(1)内设有内套筒(12),所述内套筒(12)的上端设有与轴向成45°的折流板(13),所述内套筒(12)的中部设有两个辅助折流板(14),两个所述辅助折流板(14)之间形成用于液体流通的流道;所述搅拌罐体(1)的下段设有至少一个输出管路,每个所述输出管路经与其相对应的泵(3)通过相应的射流管路(31)射回到所述搅拌罐体(1)内;所述输出管路均匀分布在所述搅拌罐体(1)的外周;所述射流管路(31)在所述搅拌罐体(1)的进口与两个所述辅助折流板(14)形成的流道在同一水平线上;所述搅拌罐体(1)上端还设有罗茨风机(4),所述罗茨风机(4)下端连接有曝气管路(41),所述曝气管路(41)深入到所述搅拌罐体(1)下端的一侧设有曝气喷头(42);所述搅拌罐体(1)的上段设有用于液体溢流的溢流堰(1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宏佳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捌伍捌创新工场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