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端换热装置及半导体制冷冰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51868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4 18: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端换热装置及半导体制冷冰箱。其中该热端换热装置包括:热端换热部,限定有用于容装气液两相共存的制冷剂的内腔或管道;和多根散热管路,每根散热管路具有:在一竖直平面中向上弯折延伸且末端封闭的冷凝段,和从冷凝段的起始端向下弯折延伸并连通至内腔或管道的连接段;而且多根散热管路中至少部分散热管路的冷凝段布置于相互垂直的两个竖直平面中。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具有该热端换热装置的半导体制冷冰箱。由于至少部分散热管路的冷凝段布置于相互垂直的两个竖直平面中,可使外壳的至少一个侧壁和后背与散热管路的冷凝段进行热交换,显著提高了热端换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和提高了半导体制冷冰箱的能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热端换热装置及具有该热端换热装置的半导体制冷冰箱。
技术介绍
半导体制冷冰箱,也称之为热电冰箱。其利用半导体制冷片通过高效环形双层热管散热及传导技术和自动变压变流控制技术实现制冷,无需制冷工质和机械运动部件,解决了介质污染和机械振动等传统机械制冷冰箱的应用问题。然而,半导体制冷片的冷端在制冷的同时,会在其热端产生大量的热量,为保证半导体制冷片可靠持续地进行工作,需要及时对热端进行散热,然而现有技术中针对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散热一般使用翅片的方式与周边环境进行热交换。现有采用翅片的换热装置的散热效率较低,满足不了半导体制冷冰箱的散热要求,大大制约了半导体制冷冰箱的发展。目前现有技术中出现了通过设置风机对散热片进行强制对流散热的方案,以提高换热效率,但是散热翅片本身体积较大,另外设置风扇更加占用冰箱空间。风扇启动后会引起噪音增加,而且风扇连续工作,可靠性也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换热效率高、占用空间小的热端换热装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尽量提高热端换热装置的有效散热面积。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的另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要使得热端换热装置生产及装配工艺简单、与冰箱本体配合可靠稳定。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的一个目的是要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热端换热装置的半导体制冷冰箱。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半导体制冷冰箱的热端换热装置。该热端换热装置包括:热端换热部,限定有用于容装气液两相共存的制冷剂的内腔或管道,且配置成允许制冷剂在其内流动并发生相变换热;和多根散热管路,配置成允许制冷剂在其内流动且发生相变换热,每根所述散热管路具有:在一竖直平面中向上弯折延伸且末端封闭的冷凝段,和从所述冷凝段的起始端向下弯折延伸并连通至所述内腔或管道的连接段;而且所述多根散热管路中至少部分散热管路的冷凝段布置于相互垂直的两个竖直平面中。可选地,所述热端换热部为扁平长方体状,其相对设置的前表面与后表面的面积大于其他表面的面积,且所述热端换热部的前表面或后表面用作与热源热连接的换热面。可选地,所述两个竖直平面包括与所述热端换热部的后表面垂直的第一平面和与所述热端换热部的后表面平行的第二平面。可选地,所述多根散热管路中部分散热管路的冷凝段布置于与所述第一平面平行的第三平面中。可选地,其冷凝段布置于所述第二平面中的每根散热管路的冷凝段位于所述第一平面和所述第三平面之间;其冷凝段布置于所述第一平面中的每根散热管路的冷凝段和其冷凝段布置于所述第三平面中的每根散热管路的冷凝段均位于所述第二平面的一侧。可选地,其冷凝段布置于所述第二平面中的散热管路的数量为两根,关于一竖向几何对称面对称设置。可选地,其冷凝段布置于所述第一平面中的散热管路和其冷凝段布置于所述第三平面中的散热管路的数量均为一根,并关于所述竖向几何对称面对称设置。可选地,其冷凝段布置于所述第二平面中的每根散热管路的冷凝段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小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冰箱的外壳后背宽度的1/2且大于所述外壳后背宽度的1/4 ;其冷凝段布置于所述第一平面中的散热管路的冷凝段和其冷凝段布置于所述第三平面中的散热管路的冷凝段在水平面上的投影长度均小于所述半导体制冷冰箱的外壳侧壁宽度且大于所述外壳侧壁宽度的1/2。可选地,每根所述散热管路的冷凝段包括:多个直管区段,沿竖直方向间隔地设置,每个所述直管区段以相对于水平面呈10°至70°的角度倾斜设置;和弯折区段,连接每两个相邻所述直管区段。可选地,所述热端换热装置还包括:多个固位钢丝,沿竖直方向设置;而且每根所述散热管路同侧的各个弯折区段的外顶点处管壁均焊接于一个所述固位钢丝。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导体制冷冰箱。该半导体制冷冰箱包括:内胆,其内限定有储物间室;外壳,包括有U壳和后背,设置于所述内胆的外侧;半导体制冷片,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后背与所述内胆的后壁之间;和上述任一种热端换热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壳的后背与所述内胆的后壁之间,且其被安装成使其热端换热部的后表面与所述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热连接,而且使其每根散热管路的冷凝段与所述外壳的内表面贴靠,以将来自所述热端散发的热量散发至周围环境。本专利技术的热端换热装置及半导体制冷冰箱中,至少部分散热管路的冷凝段布置于相互垂直的两个竖直平面中,显著提高了热端换热装置的有效散热面积,可使外壳的至少一个侧壁和后背与散热管路的冷凝段进行热交换,显著提高了热端换热装置的散热效率和提高了半导体制冷冰箱的能效;且充分利用冰箱结构,占用空间小。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热端换热装置及半导体制冷冰箱中散热管路一端连通至热端换热部,并倾斜向上弯折延伸,利用制冷剂在热端换热部和多根散热管路中相变循环换热,有效地传导半导体制冷片的热端产生大量的热量,而且利用多根相互独立的散热管路,加工工艺更加简便,有助于与冰箱结构的配合。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专利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热端换热装置的示意性主视图;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热端换热装置的示意性左视图;图3是图1中A处的示意性局部放大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半导体制冷冰箱的局部结构的示意性主视图;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半导体制冷冰箱的局部结构的示意性剖视图;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半导体制冷冰箱的局部结构的示意性后视图;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半导体制冷冰箱的局部结构的示意性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要求本专利技术必须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热端换热装置400的示意性主视图。如图1所示,并参考图2和图3,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半导体制冷冰箱的热端换热装置400,其可包括热端换热部410和多根散热管路420。具体地,热端换热部410限定有用于容装气液两相共存的制冷剂的内腔或管道,且配置成允许制冷剂在其内流动并发生相变换热。多根散热管路420配置成允许制冷剂在其内流动且发生相变换热。每根散热管路420具有:在一竖直平面中向上弯折延伸且末端封闭的冷凝段421,和从冷凝段421的起始端向下弯折延伸并连通至内腔或管道的连接段422。也就是说,每根散热管路420的形成为开口端的第一端连通至内腔或管道的上部,每根散热管路420从其第一端倾斜向上地弯折延伸,终结于其形成为封闭端的第二端。特别地,多根散热管路420中至少部分散热管路420的冷凝段421布置于相互垂直的两个竖直平面中,可使外壳的至少一个侧壁320和后背310与散热管路420的冷凝段421进行热交换,显著提高了热端换热装置4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半导体制冷冰箱的热端换热装置,包括:热端换热部,限定有用于容装气液两相共存的制冷剂的内腔或管道,且配置成允许制冷剂在其内流动并发生相变换热;和多根散热管路,配置成允许制冷剂在其内流动且发生相变换热,每根所述散热管路具有:在一竖直平面中向上弯折延伸且末端封闭的冷凝段,和从所述冷凝段的起始端向下弯折延伸并连通至所述内腔或管道的连接段;而且所述多根散热管路中至少部分散热管路的冷凝段布置于相互垂直的两个竖直平面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海波于冬李鹏刘建如王定远李春阳戚斐斐姬立胜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