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断路器单元及配电开关柜。用于配电开关柜的断路器单元包括真空泡,其特征在于,该断路器单元还包括静触头、动触头和接地触头,所述动触头与分支母线电连接;并且所述动触头能够沿彼此反向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枢转,使得随着沿第一方向枢转而能够依次断开真空泡、与静触头断开和与接地触头接合,并且,随着沿相反的第二方向枢转而能够依次与接地触头断开、与静触头接合和连通真空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简化了开关部分的结构,使开关部分紧凑,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断路器柜和配电开关柜。(*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配电开关柜及用于配电开关柜的断路器单元,尤其涉及环柜及用于环网柜的断路器单元。
技术介绍
配电开关柜中一般安装有断路器单元。例如,环网柜可包括复合开关柜、断路器柜和熔断器柜,在此情况下,断路器单元安装于断路器柜中。对于配电开关柜而言,为安全起见要求先接地再开柜门,这样即使有漏电流也会从大地流走,另外,还要求在合闸时先合隔离开关,而分闸时先分隔离开关。由此,对于断路器单元而言,存在三种状态,即,主回路接通状态、接地状态和既不接通也不接地的中间状态。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断路器柜的开关部分的原理的单线图。由图可见,该开关部分包括独立的断路器CB和负荷开关K,主母线依次经过断路器CB和负荷开关K而与分支母线电连接。断路器CB和负荷开关K形成主回路的一次保护,而电连接于断路器CB和电流互感器CT之间的控制部分CN设定二次保护。独立的断路器CB和负荷开关K彼此配合而实现主回路接通状态、接地状态和既不接通也不接地的中间状态这三种状态。不过,由于现有技术的断路器柜的开关部分由单独的独立的断路器CB和负荷开关K组成,因此,断路器柜体积较大、成本较高,例如,现有技术中断路柜可能比负荷开关大1/3,存在不能自由组合的问题。另外,对于气体绝缘环网柜来说还存在“高海拔困难”的不足之处。断路器柜体积较大还会导致不便于进行配电开关柜的设计、运输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紧凑、成本较低的断路器单元及配电开关柜。由此,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配电开关柜的断路器单元,包括真空泡,其特征在于,该断路器单元还包括静触头、动触头和接地触头,所述动触头与分支母线电连接;并且,所述动触头能够沿彼此反向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枢转,使得随着沿第一方向枢转而能够依次断开真空泡、与静触头断开和与接地触头接合,并且,随着沿相反的第二方向枢转而能够依次与接地触头断开、与静触头接合和连通真空泡。优选地,所述真空泡包括绝缘拉杆和阻尼簧,所述绝缘拉杆与所述真空泡内的触头连接,所述阻尼簧提供偏置该绝缘拉杆的弹性力;并且,所述动触头带有凸轮,该凸轮具有与所述动触头相同的枢轴,与所述动触头一起枢转,与该凸轮相配合的是设置于绝缘拉杆上的从动件,所述凸轮与所述从动件的配合使得:在所述动触头与所述静触头断开的过程中,当所述动触头沿所述第一方向开始转动时,所述凸轮也开始转动并且通过从动件使所述绝缘拉杆移动进而使所述真空泡内的触头断开,但是,在所述真空泡断开后,随着所述动触头继续转动,所述凸轮并不会使所述从动件带动所述绝缘拉杆移动。优选地,所述凸轮带有凸轮槽,所述从动件是设置于所述绝缘拉杆上的与所述凸轮槽相配合的突起部;优选地,所述凸轮槽包括相继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的以所述枢轴为圆心的半径逐渐减小,从而在所述动触头沿所述第一方向开始转动时,所述第一段随着该转动而迫使所述突起部带动所述绝缘拉杆移动,所述第二段是以所述枢轴为圆心的圆弧形状,从而当所述第一段经过所述突起部后所述第二段不会迫使所述突起部移动。优选地,所述凸轮通过朝离开真空泡的方向拉动所述绝缘拉杆而使所述真空泡断开,此时,所述阻尼簧受到压迫而偏置所述绝缘拉杆,从而,随着所述凸轮沿所述第二方向枢转而使所述绝缘拉杆复位。优选地,所述突起部是销子。优选地,所述断路器单元还包括绝缘板,用于支撑所述真空泡、静触头和凸轮并将所述断路器单元安装于配电开关柜中。优选地,所述配电开关柜是环网柜。优选地,所述环网柜是气体绝缘环网柜。本技术提供还一种配电开关柜,其包括前述之断路器单元。现有技术设置单独的断路器CB和负荷开关K,造成结构尺寸大、成本较高,并由此还造成设计上不便于进行自由组合等问题,而且还会导致“高海拔困难”等不足,不利于设计出高质量的配电开关柜。与之相比,本技术的断路器单元将断路器CB与隔离、接地的三工位负荷开关K融合到一起,以一个全新结构的一体断路器单元实现单独的断路器CB和负荷开关K的开断、关合、隔离和接地功能,简化了开关部分的结构,一刀多用,使开关部分紧凑。由此,本技术的断路器单元能够使断路器柜更紧凑、成本降低,便于断路器柜的设计和运输,并且还能够改善“高海拔困难”等技术问题,有利于获得高质量的配电开关柜。【附图说明】图1示出现有技术的断路器柜之原理的单线图。图2示出本技术的断路器单元之原理的单线图。图3示出实施例的用于三相电的断路器单元组件的正视图。图4示出处于通态的该实施例断路器单元的正视图。图5示出真空泡断开但动、静触头未断开的该实施例断路器单元的正视图。图6示出动触头还未到达隔离位的、处于中间态的该实施例断路器单元的正视图。图7示出动触头处于隔离位的该实施例断路器单元的正视图。图8示出动触头与接地触头电连接的该实施例断路器单元的正视图。图9是图3 — 8所示实施例中的凸轮的立体图。图10是图3 — 8所示实施例中的动触头的立体图。图11是图3 — 8所示实施例中的阻尼簧的立体图。图12是图3 — 8所示实施例中的簧固定块组件的立体图。图13是图3 — 8所示实施例中的绝缘拉杆的立体图。图14 一 16分别是图3 — 8所示实施例中的绝缘板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本技术的断路器单元的实施例。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技术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技术实施方式及本技术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本说明书的附图为示意图,辅助说明本技术的构思,示意性地表示各部分的形状及其相互关系。请注意,为了便于清楚地表现出本技术实施例的各部件的结构,各附图之间并不一定是按照相同的比例绘制的,即至少一些附图之间所采用的绘制比例可能并不相同。相同的参考标记用于表示相同的部分。此外,在参照附图进行描述时,为了表述方便,采用了方位词如“上”、“下”等,它们并不构成对特征的结构特定地限制。首先参见图2来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如图2所示,与图1的现有技术的单线图相比,本技术的断路器单元不是设置单独的断路器CB和三工位负荷开关K,而是将断路器CB和负荷开关K的功能集成到一起,以一个全新结构的一体断路器单元实现单独的断路器CB和负荷开关K的开断、关合、隔离和接地功能,简化了开关部分的结构,从而能够使断路器柜更紧凑、成本降低,便于断路器柜的设计和运输,并且还能够改善“高海拔困难”等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断路器单元用于配电开关柜,例如环网柜,更具体说,例如气体绝缘环网柜。根据本技术的上述原理,下面说明具体实施例。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用于三相电的断路器单元组件A的正视图,其中包括三个断路器单元CU,三个动触头通过杆件连接到一起而同步旋转。图4是处于通态的本技术实施例的断路器单元CU的正视图,在通态下,真空泡3处于接通状态,并且,静触头4和动触头5电连接。该图4清楚地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断路器单元CU的结构。此外,为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断路器单元的操作和功能,图5示出真空泡断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配电开关柜的断路器单元,包括真空泡,其特征在于,该断路器单元还包括静触头、动触头和接地触头,所述动触头与分支母线电连接;并且所述动触头能够沿彼此反向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枢转,使得随着沿第一方向枢转而能够依次断开真空泡、与静触头断开和与接地触头接合,并且,随着沿相反的第二方向枢转而能够依次与接地触头断开、与静触头接合和连通真空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桂,芦定军,王刚,杜世全,
申请(专利权)人:施耐德电器工业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法国;FR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