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排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48331 阅读:1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4 04:23
一种新型排插,包括:插头、排插本体及电线。插头包括绕线轴、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以及插脚。第一限位块的边缘延伸并弯折形成第一限位部,第二限位块的边缘延伸并弯折形成第二限位部,且第一限位部与第二限位部相对设置。上述新型排插通过在插头上形成绕线槽,从而可以解决电线无序缠绕以及占据较大空间的问题。以及可以起到保护电线的效果,且新型排插的整体结构小巧紧凑、握持感较好以及整体结构较牢固。此外,上述插头通过在第一限位块的边缘延伸并弯折形成第一限位部,以及在第二限位块的边缘延伸并弯折形成第二限位部,可以让电线更好地容置在绕线槽内,同时,还可以减少外物对电线的碰撞和摩擦,起到保护电线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器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新型排插
技术介绍
一般的,通过移动排插可插入各种插头,便于与其他电路接通。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人们开始追求生活的简便与舒适,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各种电器化产品也应运而生,移动排插逐渐成为我们生活中的必需品。尤其是,一些经常出差和旅行的人员,若不随身携带移动排插,用于给旅行电器,例如,笔记本、手机从充电器以及平板充电器供电,将会造成极大的不便。然而,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现有的移动排插依然存在如下弊端:一般的,现有移动排插通常包括插头、排插以及电线,但是,现有移动排插在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携带上的问题,其原因在于,在携带现有移动排插的过程中,电线会发生无序缠绕以及占据较大空间的问题。此外,现有移动排插在携带的过程中,电线也极易发生拉扯和与其他外物发生摩擦的问题,不利于电线的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可以解决电线无序缠绕以及占据较大空间的问题、可以起到保护电线、可以让电线更好地容置在绕线槽内,且可以减少外物对电线的碰撞和摩擦、整体结构小巧紧凑、握持感较好以及整体结构较牢固的新型排插。本技术的其他技术方案还可以解决的技术问题包括如下:可以避免电线在插头及排插本体的连接处的部分鼓出并露置于插头及排插本体外,减少对电线的摩擦和碰撞、可以避免在携带的过程中,插头与排插本体发生相对位移、松动或者分离的问题、可以避免在缠绕所述电线时,所述电线经过排插本体的侧面位置处鼓出并露置于排插本体外,进而可以减少外物对所述电线的碰撞和摩擦、便于移动智能设备充电。一种新型排插,包括:插头,所述插头包括绕线轴、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以及插脚,所述绕线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块及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所述插脚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块远离所述绕线轴的一侧,所述绕线轴、所述第一限位块及所述第二限位块围成一绕线槽,所述绕线轴上开设有与所述绕线槽连通的第一电线孔,所述第一限位块的边缘延伸并弯折形成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块的边缘延伸并弯折形成第二限位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设置;排插本体,所述排插本体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用于插入所述插脚,所述排插本体的侧面上开设有第二电线孔;及电线,所述电线的两端分别穿设所述第一电线孔及所述第二电线孔,且所述电线缠绕设置于所述绕线轴,并容置于所述绕线槽内。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环绕所述第一限位块的边缘分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部环绕所述第二限位块的边缘分布。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部的端部具有弧面结构。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限位部的端部具有弧面结构。上述新型排插通过在插头上形成绕线槽,从而可以解决电线无序缠绕以及占据较大空间的问题。以及可以起到保护电线的效果,且新型排插的整体结构小巧紧凑、握持感较好以及整体结构较牢固。此外,上述插头通过在第一限位块的边缘延伸并弯折形成第一限位部,以及在第二限位块的边缘延伸并弯折形成第二限位部,可以让所述电线更好地容置在绕线槽内,同时,还可以减少外物对所述电线的碰撞和摩擦,起到保护所述电线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新型排插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插头及排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插头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所述的插头及排插本体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的新型排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排插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请参阅图1,其为本技术一实施方式的新型排插10的结构示意图。新型排插10包括:插头100、排插本体200以及电线300,电线300分别与排插本体200以及电线300电连接,且插头100可用于缠绕容置电线300。请参阅图2,插头100包括绕线轴110、第一限位块120、第二限位块130以及插脚140。绕线轴110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块120及第二限位块130固定,且绕线轴110、第一限位块120及第二限位块130围成一绕线槽150。请参阅图4,第二限位块130的侧边边缘开设有与绕线槽150连通的第一卡线口132,且电线300嵌置于第一卡线口 132内,这样,新型排插10就可以避免绕线轴110在缠绕电线300时,电线300经过第二限位块130的位置处鼓出并露置于插头100外,进而可以减少外物对电线300的碰撞和摩擦,起到保护电线300的作用。为了更好地使得电线300容置于第一^^线口 132内,例如,第一^^线口 132的底部为弧形结构,这样,可以更好地使得电线300容置于第一卡线口 132内。请参阅图2,插脚140固定设置于第二限位块130远离绕线轴110的一侧。请一并参阅图1,当要携带或者放置新型排插10时,可将插脚140插入排插本体200内,并将电线300可以缠绕在绕线轴110上,此时,电线300容置于绕线槽150内,这样,相对于传统的新型排插,上述新型排插10可以解决电线300无序缠绕以及占据较大空间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起到保护电线300的效果,极大地减少了电线300发生拉扯和与其他外物发生摩擦的问题。请参阅图1,绕线轴110上开设有与绕线槽150连通的第一电线孔111,第一电线孔111用于供电线300穿过,并使电线300与插脚140电连接。请参阅图3,为本技术另一实施方式的插头20的结构示意图。插头20和上述插头100的不同之处如下:插头20的第一限位块120a的边缘延伸并弯折形成第一限位部121a,第二限位块130a的边缘延伸并弯折形成第二限位部131a,且第一限位部121a与第二限位部131a相对设置,这样,上述插头20通过在第一限位块120a的边缘延伸并弯折形成第一限位部121a,以及在第二限位块130a的边缘延伸并弯折形成第二限位部131a,可以让所述电线更好地容置在绕线槽150a内,同时,还可以减少外物对所述电线的碰撞和摩擦,起到保护所述电线的作用。为了更好容置所述电线,以及减少外物对所述电线的碰撞和摩擦,起到保护所述电线的作用,例如,请参阅图3,第一限位部121a环绕第一限位块120a的边缘分布;又如,第二限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排插,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所述插头包括绕线轴、第一限位块、第二限位块以及插脚,所述绕线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限位块及所述第二限位块固定,所述插脚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二限位块远离所述绕线轴的一侧,所述绕线轴、所述第一限位块及所述第二限位块围成一绕线槽,所述绕线轴上开设有与所述绕线槽连通的第一电线孔,所述第一限位块的边缘延伸并弯折形成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块的边缘延伸并弯折形成第二限位部,且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设置;排插本体,所述排插本体具有第一端部以及第二端部,所述第一端部开设有插孔,所述插孔用于插入所述插脚,所述排插本体的侧面上开设有第二电线孔;及电线,所述电线的两端分别穿设所述第一电线孔及所述第二电线孔,且所述电线缠绕设置于所述绕线轴,并容置于所述绕线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凯沈友坤张旭群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市加迈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