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腐散热水基切削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47462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4 0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腐散热水基切削液,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四硼酸钠2-4、椒油2-4、煤油4-6、对羟苯甲酸异丙酯1-2、松香钠皂3-6、匙叶桉油烯醇3-5、聚异丁烯3-4、聚硅氧烷0.5-1、环氧大豆油2-5、纳米石墨3-5、助剂4-6、水150-180;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切削液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和散热冷却性能,长期使用无异味产生,循环使用周期长,不刺激皮肤,对工件、机床、刀具等不发生腐蚀,防腐效果优良,清洗效果强,使用寿命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切削液领域,特别是。
技术介绍
在金属加工过程中,为了降低切削时的切削力,及时带走切削区内产生的热量以降低切削温度,提高刀具耐用度,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改善工件表面粗糙度,保证工件加工精度,达到最佳的经济效果,通常使用切削液。金属切削液在金属加工过程中具有润滑、冷却、清洗、防锈等作用;它可以通过冷却作用降低加工过程中的变形热,减少材料损失,另外还可以通过润滑作用减少金属加工过程中的磨擦热,从而来提高金属加工质量,延长刀具的使用寿命。切削液在使用过程中还要有防腐的功能,避免微生物等细菌进入使切削液变质,并且在金属加工过程中工件要与环境介质及切削液组分分解或氧化变质而产生的油泥等腐蚀性介质接触会发生腐蚀,与切削液接触的机床部件表面也会因此而腐蚀,所以防腐是切削液的一项很重要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方案实施: 一种防腐散热水基切削液,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四硼酸钠2-4、椒油2-4、煤油4-6、对羟苯甲酸异丙酯1-2、松香钠皂3-6、匙叶桉油烯醇3-5、聚异丁烯3-4、聚硅氧烷0.5-1、环氧大豆油2-5、纳米石墨3-5、助剂4-6、水150-180 ;所述助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分散剂NN01-2、聚甘油脂肪酸0.4-0.6、松焦油3-4、2_氨基-2-甲基-1-丙醇1-2、高耐磨炭黑2-4、硅油4_6、植酸2_3、乙酰丙酮2_3、山梨糖醇1-2、硫脲2-3、二异丙醇胺0.4-0.7、消泡剂0.2-0.4、水40-50 ;制备方法是(I)将分散剂NNO、聚甘油脂肪酸、山梨糖醇加到水中,加热至50-60° C,搅拌均匀后加入消泡剂备用;(2)将松焦油、硅油、植酸、高耐磨炭黑、乙酰丙酮混合加热至40-50° C,搅拌均匀后将步骤Cl)中的产物缓慢加入,以300-400转/分的转速搅拌,加料结束后加热至70-80° C,并在1800-2000转/分下高速搅拌10-15分钟,再加入其余剩余物质继续搅拌5_10分钟即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防腐散热水基切削液,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将椒油、煤油、松香钠皂和聚异丁烯混合,加热至50-60°C,搅拌反应20-40分钟后得到混合物A ; (2)将水煮沸后迅速冷却至70-80°C,再加入匙叶桉油烯醇和环氧大豆油搅拌均匀,搅拌均匀后加入助剂以800-900转/分下搅拌反应40-60分钟,得到混合物B ; (3)将混合物B边搅拌边缓慢的加入混合物A中,将温度控制在40-55°C,搅拌均匀后加入其余剩余成分,在1400-1600转/分下高速搅拌20-30分钟后过滤即可。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的切削液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和散热冷却性能,长期使用无异味产生,循环使用周期长,不刺激皮肤,对工件、机床、刀具等不发生腐蚀,防腐效果优良,清洗效果强,使用寿命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一种防腐散热水基切削液,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四硼酸钠4、椒油3、煤油5、对羟苯甲酸异丙酯1、松香钠皂5、匙叶桉油烯醇4、聚异丁烯3、聚硅氧烷0.8、环氧大豆油4、纳米石墨4、助剂5、水170 ; 所述助剂是由下列重量份(公斤)的原料制成:分散剂NN01、聚甘油脂肪酸0.6、松焦油3、2-氨基-2-甲基-1-丙醇2、高耐磨炭黑3、硅油4、植酸3、乙酰丙酮2、山梨糖醇1、硫脲2、二异丙醇胺0.5、消泡剂0.4、水45 ;制备方法是(I)将分散剂NNO、聚甘油脂肪酸、山梨糖醇加到水中,加热至50-60° C,搅拌均匀后加入消泡剂备用;(2)将松焦油、硅油、植酸、高耐磨炭黑、乙酰丙酮混合加热至40-50° C,搅拌均匀后将步骤(I)中的产物缓慢加入,以300-400转/分的转速搅拌,加料结束后加热至70-80° C,并在1800-2000转/分下高速搅拌10-15分钟,再加入其余剩余物质继续搅拌5-10分钟即可。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防腐散热水基切削液,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将椒油、煤油、松香钠皂和聚异丁烯混合,加热至50-60°C,搅拌反应20-40分钟后得到混合物A ; (2)将水煮沸后迅速冷却至70-80°C,再加入匙叶桉油烯醇和环氧大豆油搅拌均匀,搅拌均匀后加入助剂以800-900转/分下搅拌反应40-60分钟,得到混合物B ; (3)将混合物B边搅拌边缓慢的加入混合物A中,将温度控制在40-55°C,搅拌均匀后加入其余剩余成分,在1400-1600转/分下高速搅拌20-30分钟后过滤即可。本专利技术的切削液性能指标:5%的乳化液安定性实验(15-30° C,24h):不析油、不析皂;防锈性实验(35±2° C,钢铁单片24h) ^ 48h,无锈斑;防锈性实验(35±2° C,钢铁叠片8h)彡12h,无锈斑;腐蚀实验(55±2° C,铸铁24h)彡48h ;腐蚀实验(55±2° C,紫铜8h) ^ 12h ;对机床油漆适应性实验:不起泡、不开裂、不发粘。【主权项】1.一种防腐散热水基切削液,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四硼酸钠2-4、椒油2-4、煤油4-6、对羟苯甲酸异丙酯1-2、松香钠皂3-6、匙叶桉油烯醇3-5、聚异丁烯3-4、聚硅氧烷0.5-1、环氧大豆油2-5、纳米石墨3-5、助剂4-6、水150-180 ; 所述助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分散剂NN01-2、聚甘油脂肪酸0.4-0.6、松焦油3-4、2_氨基-2-甲基-1-丙醇1-2、高耐磨炭黑2-4、硅油4_6、植酸2_3、乙酰丙酮2_3、山梨糖醇1-2、硫脲2-3、二异丙醇胺0.4-0.7、消泡剂0.2-0.4、水40-50 ;制备方法是(I)将分散剂NNO、聚甘油脂肪酸、山梨糖醇加到水中,加热至50-60° C,搅拌均匀后加入消泡剂备用;(2)将松焦油、硅油、植酸、高耐磨炭黑、乙酰丙酮混合加热至40-50° C,搅拌均匀后将步骤Cl)中的产物缓慢加入,以300-400转/分的转速搅拌,加料结束后加热至70-80° C,并在1800-2000转/分下高速搅拌10-15分钟,再加入其余剩余物质继续搅拌5_10分钟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腐散热水基切削液,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具体步骤制成: (1)将椒油、煤油、松香钠皂和聚异丁烯混合,加热至50-60°C,搅拌反应20-40分钟后得到混合物A ; (2)将水煮沸后迅速冷却至70-80°C,再加入匙叶桉油烯醇和环氧大豆油搅拌均匀,搅拌均匀后加入助剂以800-900转/分下搅拌反应40-60分钟,得到混合物B ; (3)将混合物B边搅拌边缓慢的加入混合物A中,将温度控制在40-55°C,搅拌均匀后加入其余剩余成分,在1400-1600转/分下高速搅拌20-30分钟后过滤即可。【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腐散热水基切削液,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四硼酸钠2-4、椒油2-4、煤油4-6、对羟苯甲酸异丙酯1-2、松香钠皂3-6、匙叶桉油烯醇3-5、聚异丁烯3-4、聚硅氧烷0.5-1、环氧大豆油2-5、纳米石墨3-5、助剂4-6、水150-180;本专利技术的切削液具有优良的生物降解性和散热冷却性能,长期使用无异味产生,循环使用周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腐散热水基切削液,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四硼酸钠2‑4、椒油2‑4、煤油4‑6、对羟苯甲酸异丙酯1‑2、松香钠皂3‑6、匙叶桉油烯醇3‑5、聚异丁烯3‑4、聚硅氧烷0.5‑1、环氧大豆油2‑5、纳米石墨3‑5、助剂4‑6、水150‑180;所述助剂是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分散剂NNO1‑2、聚甘油脂肪酸0.4‑0.6、松焦油3‑4、2‑氨基‑2‑甲基‑1‑丙醇1‑2、高耐磨炭黑2‑4、硅油4‑6、植酸2‑3、乙酰丙酮2‑3、山梨糖醇1‑2、硫脲2‑3、二异丙醇胺0.4‑0.7、消泡剂0.2‑0.4、水40‑50;制备方法是(1)将分散剂NNO、聚甘油脂肪酸、山梨糖醇加到水中,加热至50‑60°C,搅拌均匀后加入消泡剂备用;(2)将松焦油、硅油、植酸、高耐磨炭黑、乙酰丙酮混合加热至40‑50°C,搅拌均匀后将步骤(1)中的产物缓慢加入,以300‑400转/分的转速搅拌,加料结束后加热至70‑80°C,并在1800‑2000转/分下高速搅拌10‑15分钟,再加入其余剩余物质继续搅拌5‑10分钟即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冷超
申请(专利权)人:繁昌县新科精密模具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