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蚕丝被内丝胎的拉丝驱动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44672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3 2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蚕丝被内丝胎的拉丝驱动机构。它解决了现有技术设计不够合理等问题。包括架体,架体上设有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第一驱动杆的中部与第二驱动杆的中部相互交叉设置,第一驱动杆上分别设有第一移动套体和第二移动套体,第二驱动杆上分别设有第三移动套体和第四移动套体,第一移动套体、第二移动套体、第三移动套体与第四移动套体上均设有拉丝块,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均连接有一个驱动组件,第一驱动杆上设有第一连接结构,第二驱动杆上设有第二连接结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能保证拉丝过程中各个方向的一致性,成品内丝胎厚度均匀,生产效率高,成本低。(*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蚕丝被内丝胎的拉丝驱动机构
本技术属于丝绸制品加工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蚕丝被内丝胎的拉丝驱动机构。
技术介绍
蚕丝被是一种以蚕茧的天然蛋白长纤维为主要原料制成内胎的被子,作为内丝胎的蚕丝被更具有贴身保暖、蓬松轻柔、透气保健等品质和优点。蚕丝被的内丝胎的制作主要是将经多次拉伸蚕茧制成的片状体进行拉丝再层层叠加,然后经过翻被、定位等工序制成。常见的蚕丝被的内丝胎的拉丝多通过人工进行,即需要四个人分别拉住片状体的四角同时进行拉丝,这种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且无法保证同时拉丝的一致性,易导致蚕丝棉层厚度不均匀,这些都极大地制约了蚕丝被丝内胎的加工生产。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人们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提出了各式各样的解决方案。例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制备蚕丝被的方法[申请号:200910186391.X],包括从蚕茧中拉丝,形成蚕丝纤维条,将蚕丝纤维条拉伸,得到多块所需规格的蚕丝棉,将所述多块蚕丝棉层叠放置,装入外套中,即得到所述的蚕丝被,在层叠放置所述多块蚕丝棉时,上面一块蚕丝棉与下面一块蚕丝棉相垂直放置。上述方案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例如蚕丝被内丝胎厚度不均匀的问题,但是该方案依然存在着?.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且无法保证同时拉丝的一致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稳定性好的用于蚕丝被内丝胎的拉丝驱动机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下列技术方案:本用于蚕丝被内丝胎的拉丝驱动机构,包括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上通过安装结构设有呈水平方向分布的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所述的第一驱动杆的中部与第二驱动杆的中部相互交叉设置,所述的第一驱动杆上分别设有位于第二驱动杆两侧的第一移动套体和第二移动套体,所述的第二驱动杆上分别设有位于第一驱动杆两侧的第三移动套体和第四移动套体,所述的第一移动套体、第二移动套体、第三移动套体与第四移动套体上均设有拉丝块,所述的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均连接有一个能驱动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同步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的第一驱动杆上设有当第一驱动杆周向转动时能驱动第一移动套体和第二移动套体相互同步靠近或远离的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的第二驱动杆上设有当第二驱动杆周向转动时能驱动第三移动套体和第四移动套体相互同步靠近或远离的第二连接结构。通过驱动组件使得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同步转动且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使得第一移动套体、第二移动套体、第三移动套体与第四移动套体同步靠近或远离从而达到将片状体四角同时拉伸的作用。 在上述的用于蚕丝被内丝胎的拉丝驱动机构中,所述的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驱动杆上的第一外螺纹段与第二外螺纹段,所述的第一驱动杆通过第一外螺纹段与第一移动套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驱动杆通过第二外螺纹段与第二移动套体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外螺纹段与第二外螺纹段螺纹方向相反。 在上述的用于蚕丝被内丝胎的拉丝驱动机构中,所述的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二驱动杆上的第三外螺纹段与第四外螺纹段,所述的第二驱动杆通过第三外螺纹段与第三移动套体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二驱动杆通过第四外螺纹段与第四移动套体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三外螺纹段与第四外螺纹段螺纹方向相反。 在上述的用于蚕丝被内丝胎的拉丝驱动机构中,所述的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架体上且位于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之间的双轴电机,所述的双轴电机的两根输出轴分别与第一驱动杆和第二驱动杆相连。 在上述的用于蚕丝被内丝胎的拉丝驱动机构中,所述的安装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架体上且分别位于第一驱动杆两端以及分别位于第二驱动杆两端的安装座,所述的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均穿设于安装座内。 在上述的用于蚕丝被内丝胎的拉丝驱动机构中,所述的第一驱动杆与第二驱动杆长度相等且呈十字形或X形分布设置。 在上述的用于蚕丝被内丝胎的拉丝驱动机构中,所述的拉丝块呈弧形,且所述的拉丝块周向均匀设置从而合围呈环形结构。 在上述的用于蚕丝被内丝胎的拉丝驱动机构中,所述的架体呈矩形,且所述的架体连接有能驱动架体上下移动的升降驱动机构。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用于蚕丝被内丝胎的拉丝驱动机构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稳定性好,能保证拉丝过程中各个方向的一致性,成品内丝胎厚度均匀,生产效率高,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架体1、安装座11、第一驱动杆2、第一移动套体21、第二移动套体22、第一外螺纹段23、第二外螺纹段24、第二驱动杆3、第三移动套体31、第四移动套体32、第三外螺纹段33、第四外螺纹段34、拉丝块4、驱动组件5、双轴电机5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用于蚕丝被内丝胎的拉丝驱动机构,包括架体I,架体I上通过安装结构设有呈水平方向分布的第一驱动杆2与第二驱动杆3,第一驱动杆2的中部与第二驱动杆3的中部相互交叉设置,第一驱动杆2上分别设有位于第二驱动杆3两侧的第一移动套体21和第二移动套体22,第二驱动杆3上分别设有位于第一驱动杆2两侧的第三移动套体31和第四移动套体32,第一移动套体21、第二移动套体22、第三移动套体31与第四移动套体32上均设有拉丝块4,第一驱动杆2与第二驱动杆3均连接有一个能驱动第一驱动杆2和第二驱动杆3同步转动的驱动组件5,第一驱动杆2上设有当第一驱动杆2周向转动时能驱动第一移动套体21和第二移动套体22相互同步靠近或远离的第一连接结构,第二驱动杆3上设有当第二驱动杆3周向转动时能驱动第三移动套体31和第四移动套体32相互同步靠近或远离的第二连接结构,通过驱动组件5使得第一驱动杆2与第二驱动杆3同步转动且通过第一连接结构与第二连接结构使得第一移动套体21、第二移动套体22、第三移动套体31与第四移动套体32同步靠近或远离从而达到将片状体四角同时拉伸的作用。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驱动杆2上的第一外螺纹段23与第二外螺纹段24,第一驱动杆2通过第一外螺纹段23与第一移动套体21螺纹相连,第一驱动杆2通过第二外螺纹段24与第二移动套体22螺纹相连,且第一外螺纹段23与第二外螺纹段24螺纹方向相反。同样地,这里的第二连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二驱动杆3上的第三外螺纹段33与第四外螺纹段34,第二驱动杆3通过第三外螺纹段33与第三移动套体31螺纹相连,第二驱动杆3通过第四外螺纹段34与第四移动套体32螺纹相连,且第三外螺纹段33与第四外螺纹段34螺纹方向相反。 进一步地,驱动组件5包括设置在架体I上且位于第一驱动杆2与第二驱动杆3之间的双轴电机51,双轴电机51的两根输出轴分别与第一驱动杆2和第二驱动杆3相连。这里的安装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架体I上且分别位于第一驱动杆2两端以及分别位于第二驱动杆3两端的安装座11,第一驱动杆2与第二驱动杆3均穿设于安装座11内。另夕卜,这里的第一驱动杆2与第二驱动杆3长度相等且呈十字形或X形分布设置。这里的拉丝块4呈弧形,且拉丝块4周向均匀设置从而合围呈环形结构。优选地,这里的架体I呈矩形,且架体I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蚕丝被内丝胎的拉丝驱动机构,包括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1)上通过安装结构设有呈水平方向分布的第一驱动杆(2)与第二驱动杆(3),所述的第一驱动杆(2)的中部与第二驱动杆(3)的中部相互交叉设置,所述的第一驱动杆(2)上分别设有位于第二驱动杆(3)两侧的第一移动套体(21)和第二移动套体(22),所述的第二驱动杆(3)上分别设有位于第一驱动杆(2)两侧的第三移动套体(31)和第四移动套体(32),所述的第一移动套体(21)、第二移动套体(22)、第三移动套体(31)与第四移动套体(32)上均设有拉丝块(4),所述的第一驱动杆(2)与第二驱动杆(3)均连接有一个能驱动第一驱动杆(2)和第二驱动杆(3)同步转动的驱动组件(5),所述的第一驱动杆(2)上设有当第一驱动杆(2)周向转动时能驱动第一移动套体(21)和第二移动套体(22)相互同步靠近或远离的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的第二驱动杆(3)上设有当第二驱动杆(3)周向转动时能驱动第三移动套体(31)和第四移动套体(32)相互同步靠近或远离的第二连接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蚕丝被内丝胎的拉丝驱动机构,包括架体(I),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I)上通过安装结构设有呈水平方向分布的第一驱动杆(2)与第二驱动杆(3),所述的第一驱动杆(2)的中部与第二驱动杆(3)的中部相互交叉设置,所述的第一驱动杆(2)上分别设有位于第二驱动杆(3)两侧的第一移动套体(21)和第二移动套体(22),所述的第二驱动杆⑶上分别设有位于第一驱动杆⑵两侧的第三移动套体(31)和第四移动套体(32),所述的第一移动套体(21)、第二移动套体(22)、第三移动套体(31)与第四移动套体(32)上均设有拉丝块(4),所述的第一驱动杆(2)与第二驱动杆(3)均连接有一个能驱动第一驱动杆(2)和第二驱动杆(3)同步转动的驱动组件(5),所述的第一驱动杆(2)上设有当第一驱动杆(2)周向转动时能驱动第一移动套体(21)和第二移动套体(22)相互同步靠近或远离的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的第二驱动杆(3)上设有当第二驱动杆(3)周向转动时能驱动第三移动套体(31)和第四移动套体(32)相互同步靠近或远离的第二连接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蚕丝被内丝胎的拉丝驱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连接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第一驱动杆(2)上的第一外螺纹段(23)与第二外螺纹段(24),所述的第一驱动杆(2)通过第一外螺纹段(23)与第一移动套体(21)螺纹相连,所述的第一驱动杆(2)通过第二外螺纹段(24)与第二移动套体(22)螺纹相连,且所述的第一外螺纹段(23)与第二外螺纹段(24)螺纹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杏兴
申请(专利权)人:湖州丝艺丝绸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