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343923 阅读: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3 22: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所述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包括外壳、磁钢组件、线圈、极片,磁钢组件、线圈、极片均安装在外壳内,其特征是所述极片的横截面呈∏型,其中上极片与外壳中的盖板固定连接,下极片与外壳中的底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极片与盖板为一体结构,下极片与底板为一体结构。所述磁钢组件为相对配置的两个,两个磁钢组件之间设置有导磁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呈圆柱体,外壳呈圆筒形,线圈呈圆环状,∏型极片由圆筒与圆片连接组成,磁钢组件为永磁体圆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洁,体积小输出大,吸收转换能量效率高,提高了能量/体积比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弹载物理电源。
技术介绍
在弹载电子控制系统中,常需要一种靠物理环境因素(例如风力、弹丸发射时的后座力或旋转力等)来发电,然后将所产生的电能给电子控制器供电或用于激活下一级电源(例如热电池)工作的发电装置。利用弹丸发射时的后座力所具有的机械能,然后通过电磁感应原理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目前已有的产品,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磁钢组件I’在后座力的作用下向下运动切割线圈2’,磁场通过极片3’和外壳4’形成回路,从而在与之交链的线圈2’中产生感生电动势,然后通过电连接线5’在与之连接的电负载6’中储能或产生电流。负载大小一定时,负载上所产生的电能的大小正比于磁场和线圈2’两者交链的强度,即正比于线圈2’体积和磁场强度的乘积;磁场强度一定时,就与线圈2’体积成正比。由于极片’间距需与磁钢磁极间距相等,线圈2’绕制体积受限,所以已有产品对空间的利用率较低,从而能量/体积密度较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简洁,体积小输出大,吸收转换能量效率高,提高了能量/体积比的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 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包括外壳、磁钢组件、线圈、极片,磁钢组件、线圈、极片均安装在外壳内,其特征是所述极片的横截面呈Π型,其中上极片与外壳中的盖板固定连接,下极片与外壳中的底板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上极片与盖板为一体结构,下极片与底板为一体结构。 作为优选,本技术所述磁钢组件为相对配置的两个,两个磁钢组件之间设置有导磁片。 作为优选,本技术两个磁钢组件构成的磁钢组件整体两端均设置有导磁片。 作为优选,本技术呈圆柱体,外壳呈圆筒形,线圈呈圆环状,Π型极片由圆筒与圆片连接组成,磁钢组件为永磁体圆柱。 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简洁,体积小输出大,吸收转换能量效率高,提高了能量/体积比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应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2,本技术实施例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的主要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其设计要点是极片3的横截面呈Π型且上极片31与外壳4中的盖板7固定连接,下极片32与外壳4中的底板8固定连接,Π型极片可以加工成整体也可用圆筒与盖板7、底板8拼接。与已有产品相比,本技术充分利用了限定空间,使磁场交链于更多的线圈2,线圈2绕制体积要大的多,因而通过线圈2可以发出更多的电能,从而有同样的外形体积却要比已有的产品产生更大的电能,提高了能量/体积密度。 本技术的外形一般为园柱形,其构成零部件也随之做成圆柱形或圆板或圆环,线圈2绕制为圆环。根据安装空间需要也可以做成其他形状如方形柱等,其构成零部件形状做相应配合调整。 以圆柱形为例,夕卜壳4做成圆筒,线圈2绕制成圆环状,Π型极片为圆筒镶接圆片组成(也可压制成整体),磁钢组件I采用至少两块(也可用数块)永磁体圆柱,在每块端面(整个组件的头尾两端也可不放)放置导磁片9构成(各件之间可以用胶粘接,也可以用不导磁材料从外包住,保证连接强度即可)。 本实施例按图2所示位置或相互关系进行装配并固定牢靠,将线圈2头、尾分别通过导线5引出至负载6即可应用。 虽然本技术已以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且本技术零部件所取的名称也可以不同,凡依本技术专利构思所述的构造、特征所做的等效或简单变化,均包括于本技术专利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包括外壳、磁钢组件、线圈、极片,磁钢组件、线圈、极片均安装在外壳内,其特征是:所述极片的横截面呈∏型,其中上极片与外壳中的盖板固定连接,下极片与外壳中的底板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包括外壳、磁钢组件、线圈、极片,磁钢组件、线圈、极片均安装在外壳内,其特征是:所述极片的横截面呈Π型,其中上极片与外壳中的盖板固定连接,下极片与外壳中的底板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极片与盖板为一体结构,下极片与底板为一体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机械冲击产生电能的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东方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斯科彼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8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