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光模组、背板和电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41459 阅读: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3 17: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按序从上至下依次包括LED灯条、灯条基板和背板,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若干紧固件,所述灯条基板呈长条状,所述LED灯条设置若干个单灯,所述灯条基板和所述背板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单灯之间,所述背板在所述紧固件之间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顶部与所述灯条基板的下端贴合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背板和电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用简单的结构解决了LED灯条在安装后受力变形所引起的共振噪音、振动损灯及单灯过热的问题,提高了电视和背光模组的生命周期和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背光模组、背板和电视
技术介绍
液晶电视是一种由背光模组提供均匀的面光源,该光通过液晶屏进行显示各种图像的一种装置。现背光模组有两种方案,一种为侧光式背光模组,其灯条安装于模组侧面,经过一系列光学器件得到我们所需要的面光源,其优势为可将电视做的更薄,劣势为超大尺寸难以实现,价格高昂。另一种为直下式背光模组,其灯条平行均匀排布于面光源的平面,经过另一系列光学器件得到我们所需要的面光源,其优势为价格低廉,更易做出超大尺寸电视,但厚度稍厚。故我们在做超大尺寸以及低成本电视时,往往选择直下式背光模组。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所述背光模组包括背板30、LED灯条10、灯条基板20和紧固件40,所述紧固件40为螺钉,LED灯条10包括若干个单灯11,LED灯条10平行均匀排布于面光源的平面,也就是说LED灯条10要平行安装于背板30上,现有的安装方法均使用螺钉穿过灯条基板20将LED灯条10锁附于背板30上,或者使用卡夹将LED灯条10夹紧在背板30上,以上两种方式原理相同,故造成了同样的问题。单灯11安装在可导热的灯条基板20上,灯条基板20形状为较窄的长条状,为了使LED灯条10安装于背板30上后,装配结构稳定,且需避开单灯,会将锁附螺钉的位置定在两颗单灯11的中间,即在两颗单灯11的中间打一个通孔锁附螺钉。在螺钉锁附处因为受到螺钉力F的压迫,背板30及灯条基板20发生弹性形变,其中因灯条基板20材质及形状的原因,灯条基板20变形量相对较大。在逐渐远离螺钉锁附处,LED灯条10与背板30之间在推力N的作用下使弹性形变逐渐恢复,在F与N的转变过程中,使背板30及灯条基板20之间形成一个角度,在远离螺钉处,二者间隙越来越大。而灯条基板20另一端又受以单灯11为对称的另一个螺钉牵制,会出现以单灯11位置为极点的,近似正弦曲线的弯曲,即单灯11位置为背板30与灯条基板20间隙最大处。因该变形缝隙为弹性形变所致,所以缝隙极不稳定,当电视喇叭响时,带动灯条基板20共振,灯条基板20碰撞背板30,产生噪音。另外拍打处为受力最小处(即单灯处),拍打震动将减小单灯寿命,甚至直接损毁。灯条基板10在单灯11处不能直接贴合背板30,单灯11产生的高温难以直接传递到金属背板30上散热,使单灯11过热降低使用寿命甚至直接烧灯。因此,如何改善LED灯条在安装后受力变形,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背板和电视,旨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用简单的结构解决LED灯条在安装后受力变形的情况下所导致的共振噪音、振动损灯及单灯过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按序从上至下依次包括LED灯条、灯条基板和背板,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若干紧固件,所述灯条基板呈长条状,所述LED灯条设置若干个单灯,所述灯条基板和所述背板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单灯之间,所述背板在所述紧固件之间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顶部与所述灯条基板的下端贴合连接。优选地,所述紧固件位于两个单灯之间的正中间。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为圆柱。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为中空圆柱。优选地,所述支撑部的直径与所述LED灯条的宽度适配。优选地,所述紧固件为螺钉或卡夹。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背板,所述背板的一面设置有与灯条基板贴合连接的支撑部。优选地,所述支撑部为圆柱。优选地,所述支撑部的直径与所述LED灯条的宽度适配。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进一步提供一种电视,包括上述的背光模组。本技术提供的背光模组,按序从上至下依次包括LED灯条、灯条基板和背板,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若干紧固件,所述灯条基板呈长条状,所述LED灯条设置若干个单灯,所述灯条基板和所述背板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单灯之间,所述背板在所述紧固件之间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顶部与所述灯条基板的下端贴合连接。本技术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用简单的结构解决了 LED灯条在安装后受力变形所引起的共振噪音、振动损灯及单灯过热的问题,提高了电视和背光模组的生命周期和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技术中直下式背光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背光模组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参照图2,图2为本技术背光模组的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模组按序从上至下依次包括LED灯条10、灯条基板20和背板30,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若干紧固件40,所述灯条基板20呈长条状,所述LED灯条10包括若干个单灯11,所述灯条基板20和所述背板30通过所述紧固件40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40位于所述单灯11之间,所述背板30在所述紧固件40之间设置有支撑部31,所述支撑部31的顶部与所述灯条基板20的下端贴合连接。进一步参见图2,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在灯条基板20上的单灯11处产生变形的极点f,背板30以极点为圆心,设置一圆形支撑部31,圆形直径与LED灯条10宽度适配。灯条基板20变形极点与背板30的支撑部31贴合,该点处的共振拍打噪音解决,同时解决碰撞损坏灯的危险,灯条基板20与支撑部31贴合后,单灯11工作产生的热量直接由接触点传导至背板30,散热迅速,防止单灯11烧灯。单灯11至螺钉40段,背板30与灯条基板20虽然仍有缝隙,但该段无极点,贴合平滑稳定,无冲击力,不会产生噪音,且该处不会影响散热。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在不增加成本的前提下,用简单的结构解决了 LED灯条在安装后受力变形所引起的共振噪音、振动损灯及单灯过热的问题,提高了电视和背光模组的生命周期和质量。进一步参见图2,所述紧固件40位于两个单灯11之间的正中间。通过上述的受力分析可知,在单灯11的正中间处所受的贴合力最小,产生的变形和缝隙最大,通过支撑部31设置于单灯11的正中央,从而使支撑部31的顶部与所述灯条基板20的下端贴合连接。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通过将背板上的紧固件设置于两个单灯之间的正中间,使支撑部的顶部与灯条基板下端贴合连接,解决了 LED灯条在安装后受力变形所引起的共振噪音、振动损灯的问题,提高了电视和背光模组的生命周期和质量。进一步参见图2,所述背板30为金属背板。金属背板的支撑部31位于单灯11的正下方,能将LED灯条10所产生的热量迅速散发。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将LED灯条10所产生的热量通过金属背板散热,提高了电视和背光模组的生命周期和质量。进一步地,本实例提供背光模组,所述支撑部31为圆柱,且圆柱为中空圆柱,不会增加背板30的材料,从而节省了生产成本。进一步地,本实例提供背光模组,所述支撑部31的直径与所述LED灯条20的宽度适配,支撑部31的直径等于所述LED灯条10的宽度,使支撑部31的顶部与所述灯条基板20的下端贴合连接得最可靠,解决了 LED灯条在安装后受力变形所引起的共振噪音、振动损灯的问题,提高了电视和背光模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按序从上至下依次包括LED灯条、灯条基板和背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若干紧固件,所述灯条基板呈长条状,所述LED灯条设置若干个单灯,所述灯条基板和所述背板通过所述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紧固件位于所述单灯之间,所述背板在所述紧固件之间设置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顶部与所述灯条基板的下端贴合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宝磊
申请(专利权)人:创维液晶器件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