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永胜专利>正文

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3683 阅读:21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包括车斗,车斗包括底板和左、右侧边板,底板的前部与顶升装置相连,左侧边板的后部设有左卸货口,左卸货口的上部设有左卸货门,左卸货门的顶端与左侧边板的上部铰接相连,左卸货口的下部设有左导流板,左导流板的底端与底板的左侧边铰接相连,左导流板的上部与左卸货门的下部相配合,右侧边板后部的设有右卸货口,右卸货口的上部设有右卸货门,右卸货门的顶端与右侧边板的上部铰接相连,右卸货口的下部设有右导流板,右导流板的底端与底板的右侧边铰接相连,右导流板的上部与右卸货门的下部相配合。其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能好,卸车工作效率高的后部卸货的自卸车。(*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主要用于货运及经过改装便于卸货的车辆,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卸 车身的结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通过尾部卸货的自卸车,为了保证将所装物料卸净,在卸货时需要倾斜较大的角 度,导致车身的重心上移,稳定性较差。在实际的卸货过程中,由于所卸物料会在自卸车的 尾部堆积的很高,有时会使得车厢内的物料无法进一步流出,因此,司机常常需要在卸货过 程中向前开动车辆,但由于此时车身的重心处于高位,如果附近地面坎坷不平,就会导致翻 车事故发生,如果在卸货时倾斜的角度较小,又会有少量的物料遗留在车斗内,需要人工作 业清理,导致卸货的工作效率显著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安全性能好,卸车工作效率高的后部卸货的自卸车。本技术的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包括车斗,车斗包括底板和左、右侧边板,底板下表 面的前部与顶升装置相连,底板下表面的中后部与车底盘沿左、右水平方向铰接相连,所述 左侧边板的后部设有左卸货口,左卸货口的上部设有左卸货门,左卸货门的顶端与所述左侧 边板的上部铰接相连,左卸货口的下部设有左导流板,左导流板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左侧边 铰接相连,左导流板的上部与所述左卸货门的下部相配合,左导流板和/或所述左卸货门采用 至少一个门栓与所述左侧边板插接相连,所述右侧边板后部的设有右卸货口,右卸货口的上 部设有右卸货门,右卸货门的顶端与所述右侧边板的上部铰接相连,右卸货口的下部设有右 导流板,右导流板的下部与所述底板的右侧边铰接相连,右导流板的上部与所述右卸货门的 下部相配合,右导流板和/或所述右卸货门采用至少一个门栓与所述右侧边板插接相连。本技术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其中所述底板后部下端面的左侧位置可调地设有至少一 个左定位块,每个左定位块的左端面在所述左导流板向下翻转130° —170°位置处与左导流 板相贴,所述底板后部下端面的右侧位置可调地设有至少一个右定位块,每个右定位块的右 端面在所述右导流板向下翻转130° —170°位置处与右导流板相贴。本技术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其中述左导流板顶端的内表面与所述左卸货门底端的外 表面相贴,左导流板采用2个所述门栓固定,门栓分别安装在左导流板顶端的两侧,所述右 导流板顶端的内表面与所述右卸货门底端的外表面相贴,右导流板采用2个所述门栓固定, 门栓分别安装在右导流板顶端的两侧。本技术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其中所述车斗的后部设有后挡板,后挡板顶端的左侧与 所述左侧边板后部的顶端铰接相连,后挡板顶端的右侧与所述右侧边板后部的顶端铰接相连,后挡板的底端与所述底板的后端相贴。本技术的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其左侧边板的后部设有左卸货口,右侧边板后部的设 有右卸货口,在实际的卸货过程中,由于车厢所装的部分物料会在自卸车尾部两侧的左卸货 口、右卸货口和尾部同时更迅速的卸下,使得车厢内部货物的重心能够很快处于相对较低位 置,因此,当司机在卸货过程中需要向前开动车辆时,可避免翻车事故的发生,故其比现有 的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和更高的卸车工作效率高。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后部卸货的自卸车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后部卸货的自卸车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剖面图3为本技术的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处于卸货状态的主视图4为图3的侧视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由图1和图2可以看出,本技术的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包括车斗l,车斗l包括底 板3和左、右侧边板4、 5,底板3下表面的前部与顶升装置相连,底板3下表面的中后部与 车底盘2沿左、右水平方向铰接相连,左侧边板4的后部设有左卸货口,左卸货口的上部设 有左卸货门6,左卸货门6的顶端与左侧边板4的上部铰接相连,左卸货口的下部设有左导 流板7,左导流板7的底端与底板3的左侧边铰接相连,左导流板7上部的内表面与左卸货 门6下部的外表面相贴,左导流板7采用2个门栓固定,门栓分别安装在左导流板7顶端的 两侧,左导流板7采用2个门栓与左侧边板4插接相连,右侧边板5后部的设有右卸货口, 右卸货口的上部设有右卸货门8,右卸货门8的顶端与右侧边板5的上部铰接相连,右卸货 口的下部设有右导流板9,右导流板9的底端与底板3的右侧边铰接相连,右导流板9上部 的内表面与右卸货门8下部的外表面相贴,右导流板9采用2个门栓固定,门栓分别安装在 右导流板9顶端的两侧,右导流板9采用2个门栓与右侧边板5插接相连。如图2所示,底板3后部下底面的左侧位置可调地设有二个左定位块10,每个左定位块 10的左端面在左导流板7向下翻转150°位置处与左导流板7相贴,左导流板7向下翻转的 角度也可以是130。 一170°之间的其他数值,底板3后部下底面的右侧位置可调地设有二个 右定位块11,每个右定位块11的右端面在右导流板9向下翻转150°位置处与右导流板9相 贴,右导流板9向下翻转的角度也可以是130° —170°之间的其他数值。上述左定位块10 和右定位块11的具体固定方法可以是在底板3上安装左定位块IO和右定位块11的位置处沿 左、右方向开设一个长槽孔,然后利用穿过该长槽孔的螺栓固定左定位块10和右定位块11。 通过移动螺栓的位置,即可调整左定位块10和右定位块11的位置。上述车斗1的后部也可以设有后挡板12,后挡板12顶端的左侧与左侧边板4后部的顶 端铰接相连,后挡板12顶端的右侧与右侧边板5后部的顶端铰接相连,后挡板12的底端与 底板3的后端相贴。 如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在使用时,当需要卸下车斗l中装 载的货物时,可先打开左导流板7和右导流板9,然后利用顶升装置顶起车斗l,车斗l中的 物料就会同时推开左卸货门6、右卸货门8和后挡板12卸下。卸货完毕后,可利用顶升装置 收回车斗l,于是,车斗1就会恢复到水平状态。上面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技术的范 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技术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 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技术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 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包括车斗(1),车斗(1)包括底板(3)和左、右侧边板(4、5),底板(3)下表面的前部与顶升装置相连,底板(3)下表面的中后部与车底盘(2)沿左、右水平方向铰接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边板(4)的后部设有左卸货口,左卸货口的上部设有左卸货门(6),左卸货门(6)的顶端与所述左侧边板(4)的上部铰接相连,左卸货口的下部设有左导流板(7),左导流板(7)的底端与所述底板(3)的左侧边铰接相连,左导流板(7)的上部与所述左卸货门(6)的下部相配合,左导流板(7)和/或所述左卸货门(6)采用至少一个门栓与所述左侧边板(4)插接相连,所述右侧边板(5)后部的设有右卸货口,右卸货口的上部设有右卸货门(8),右卸货门(8)的顶端与所述右侧边板(5)的上部铰接相连,右卸货口的下部设有右导流板(9),右导流板(9)的下部与所述底板(3)的右侧边铰接相连,右导流板(9)的上部与所述右卸货门(8)的下部相配合,右导流板(9)和/或所述右卸货门(8)采用至少一个门栓与所述右侧边板(5)插接相连。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后部卸货的自卸车,包括车斗(1),车斗(1)包括底板(3)和左、右侧边板(4、5),底板(3)下表面的前部与顶升装置相连,底板(3)下表面的中后部与车底盘(2)沿左、右水平方向铰接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边板(4)的后部设有左卸货口,左卸货口的上部设有左卸货门(6),左卸货门(6)的顶端与所述左侧边板(4)的上部铰接相连,左卸货口的下部设有左导流板(7),左导流板(7)的底端与所述底板(3)的左侧边铰接相连,左导流板(7)的上部与所述左卸货门(6)的下部相配合,左导流板(7)和/或所述左卸货门(6)采用至少一个门栓与所述左侧边板(4)插接相连,所述右侧边板(5)后部的设有右卸货口,右卸货口的上部设有右卸货门(8),右卸货门(8)的顶端与所述右侧边板(5)的上部铰接相连,右卸货口的下部设有右导流板(9),右导流板(9)的下部与所述底板(3)的右侧边铰接相连,右导流板(9)的上部与所述右卸货门(8)的下部相配合,右导流板(9)和/或所述右卸货门(8)采用至少一个门栓与所述右侧边板(5)插接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永胜
申请(专利权)人:赵永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5[中国|内蒙]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