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质振荡器和介质振荡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36678 阅读: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3 09: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介质振荡器和介质振荡模块,该介质振荡器包括谐振电路,所述谐振电路的晶体管在11-13GHz的K系数小于1,且被配置成产生预设微波信号;放大电路,所述放大电路被配置成连接于所述谐振电路,以将所述预设微波信号衰减并放大;滤波器电路,所述滤波器电路被配置成连接于所述放大电路,以滤除干扰信号,并将所述衰减并放大后的微波信号显示。该介质振荡器和介质振荡模块的频率稳定度高和近端相位噪声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微波混合集成电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介质振荡器和介质振荡模块
技术介绍
在现代微波通信系统中,微波振荡器是重要组成部件,是微波通信,微波测量及雷达技术中的重要部件,其性能优劣将直接影响整个通信系统的质量。采用低相位噪声的频率源,可以提高接收机的灵敏度,有利于降低对发射功率的需求,有利于提高雷达系统的分辨率;可以减少通信系统中的邻信道干扰,提高数字通信系统的稳定性。是微波频段的频率合成技术中一种重要技术,那便是取样锁相技术。取样锁相技术属于间接模拟频率合成技术,在频率源的发展早期就己经提出,但是由于当时的器件水平限制,特别是较高频率的窄脉冲形成技术很差,以致于IGHz以上的频率源很难用其实现。随着器件水平的发展,目前窄脉冲产生频率能到24GHz以上,而且效率很高。这使得取样锁相技术成了一项可以再研宄的频率源技术。而介质振荡器(DRO)的低相位噪声、高频谱纯度和频率稳定度的特点,可以解决取样锁相技术相噪不好的问题,从而得到性能优良的微波频率源。除了微波固态器件外,在微波谐振电路和稳频技术方面也取在谐振器方面,出现的介质谐振器(DR)是其中的佼佼者。因此一种频率稳定性高和近端相位噪声低介质振荡器(DRO)在微波本振源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介质振荡器和介质振荡模块,该介质振荡器和介质振荡模块的频率稳定度高和近端相位噪声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介质振荡器,该介质振荡器包括谐振电路,所述谐振电路的晶体管在11-13GHZ的K系数小于I,且被配置成产生预设微波信号;放大电路,所述放大电路被配置成连接于所述谐振电路,以将所述预设微波信号衰减并放大;滤波器电路,所述滤波器电路被配置成连接于所述放大电路,以滤除干扰信号,并将所述衰减并放大后的微波信号显示。优选地,该放大电路包括:衰减器和功率芯片,其中,所述衰减器被配置成连接于所述谐振电路,以使所述预设微波信号衰减;所述功率芯片被配置成连接于所述衰减器,以将衰减后的所述预设微波信号进行放大。优选地,所述谐振电路的晶体管的型号为GaAs稳压管。优选地,该介质振荡器还包括:二极管和微带线,所述二极管通过所述微带线与所述介质谐振器耦合。优选地,所述衰减器的衰减为1dB ;所述功率芯片的增益为25dB。优选地,所述谐振电路的材料为介电常数为20-100的陶瓷。本技术提供一种介质振荡模块,该模块包括:根据上述的介质振荡器和基板,所述介质振荡器设置于所述基板上。优选地,所述基板包括:振荡电路基板、放大电路基板、滤波电路基板和输出过渡电路基板。优选地,所述振荡电路基板或输出过渡电路基板的材料为介电常数为1-3的罗杰斯基板;所述滤波电路基板为介电常数为9-10的陶瓷。通过上述的实施方式,本技术的晶体管最主要的原因是它在12GHz左右的K系数小于1,也就是说管子本身是潜在不稳定的,振荡管更易振荡,适用于S波段到X波段的振荡器设计,本技术对机械振动和电源瞬变过程不敏感,并且在一到几十GHz频率范围内可直接产生所需要频率的振动无需倍频的目的。本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说明本技术的一种介质振荡器的原理图;以及图2是说明本技术的一种介质振荡模块的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I振荡电路基板2放大电路基板3滤波电路基板4输出过渡电路基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介质振荡器,该介质振荡器包括谐振电路,所述谐振电路的晶体管在11-13GHZ的K系数小于I,且被配置成产生预设微波信号;放大电路,所述放大电路被配置成连接于所述谐振电路,以将所述预设微波信号衰减并放大;滤波器电路,所述滤波器电路被配置成连接于所述放大电路,以滤除干扰信号,并将所述衰减并放大后的微波信号显不。通过上述实施方式,为了得到低相噪的介质振荡器,首先需要选择具有低噪声性能的有源器件,在实际的介质振荡器(DRO)设计中常用的有源器件包括Gunn和Impatt 二极管、Si双极晶体管BJT、HBT异质结晶体管、GaAs场效应管,为了获得较为纯净的频谱和较高的相位噪声指标,对有源器件要求是截止频率高、噪声系数低、具有足够的环路增益,但是这些条件一般不能同时满足。Si双极晶体管优点是本身具有很好的低相噪性能,并且其参数有重复性;缺点是它的工作频率低,通常只能达到几个GHz。要想获得稳定的振荡,需要使用截止频率是工作频率的两到三倍以上的晶体管,在设计工作频率较高的振荡器时,不适合采用BJT作为有源器件。Gunn和Impatt 二极管的优点是工作频率可以非常高,最高可以工作在50GHz以上;缺点是它们的相噪性能比较差。适合于应用在对相噪要求不高,工作频率高的场合。HBT与BJT相噪性能相近,在很高的频率点上具有很高的功率增益,在DRO的设计中越来越受到重视。GaAs场效应管优点是工作频率可以做得很高,噪声系数也可以做得很好,缺点是它的拐角频率相对于BJT和HBT而言比较高,在C至Ku波段一直是使用最多的一种有源器件。本设计的DRO工作在X波段,所以选择FET管作为振荡管器件,FRT管即稳压管。在选取管子的时候应该尽量选取内反馈小的管子,亦为管子的S12尽可能的小,如果管子内反馈太大,将可能导致在管子内部产生自激而失去了介质的稳频作用。这里选用了 MITSUBISHI公司的MGF1908A是一款中功率GaAs场效应管,适用于S当前第1页1 2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介质振荡器,其特征在于,该介质振荡器包括谐振电路,所述谐振电路的晶体管在11‑13GHz的K系数小于1,且被配置成产生预设微波信号;放大电路,所述放大电路被配置成连接于所述谐振电路,以将所述预设微波信号衰减并放大;滤波器电路,所述滤波器电路被配置成连接于所述放大电路,以滤除干扰信号,并将所述衰减并放大后的微波信号显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劲松聂庆燕陈吉安陈在王景伋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华东光电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