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蒸发器筒体电熔成形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35987 阅读:1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3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低成本、具有良好力学性能的核电站蒸发器筒体电熔成形方法。该方法为,将电熔头与基材接至电源两极,成形时金属原料丝材经由输送机构和电熔头送至基材表面,在颗粒状辅料的堆积保护下,原料丝材与基材间产生电弧,熔化部分堆敷辅料形成熔融渣池,电流流过原料丝材和熔融辅料渣池形成电阻热和电渣热,在电弧热、电阻热、电渣热三种热复合高能热源作用下使原料丝材熔化,在基材表面形成局部熔池,持续输送原料丝材与辅料,根据成形构件的分层切片数据,采用计算机控制电熔头与基材的相对移动,实现熔池在基材上快速冷却逐层凝固堆积,最终成形核电站蒸发器筒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蒸汽发生器是核电站一回路系统中核心设备之一,是二回路冷却水经一回路高压水换热后蒸发为蒸汽推动汽轮机做功实现发电的关键构件,是一二回路热力换转的枢纽。在核电一回路系统中,蒸发器设备最重(典型AP1000容器总重600吨位),尺寸最大(AP1000上部容器筒节直径5米多,容器总高20米以上),外加严苛的工作环境和愈发极致的安全要求,因此对设备材料及制备工艺要求愈来愈高。目前蒸发器材料选用低合金高强度钢(ASME标准SA508Gr3C12,RCC-M标准18MnD5,中国对应标准20MnMoNi),基于钢锭冶炼和锻造工艺技术限制要求,通过分段进行锻造和热处理操作制备而成.后续通过将分段制备的构件材料组焊而成容器整体。以AP1000为例,整个蒸发器容器分为9-11个材料构件,其中筒体部件分6个部分(上筒节2个,锥形段I个,下筒节3个),各部分单独制造后再整体组焊。典型材料在锻造基础上经受淬火回火热处理(一般中间还要经受一次甚至以上的正火回火热处理,用以扩散残氢,细化晶粒,为最终热处理作准备),可以获取强度和韧性综合性能优越的回火马氏体材料组织。此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核电站蒸发器筒体电熔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采用电弧热、电阻热、电渣热复合而成的高能热源,熔化连续输送的金属原料丝材,在基材上逐层凝固堆积成形制造金属构件;将电熔头与基材接至电源两极,成形时金属原料丝材经由输送机构和电熔头送至基材表面,在颗粒状辅料的堆积保护下,原料丝材与基材间产生电弧,熔化部分堆敷辅料形成熔融渣池,电流流过原料丝材和熔融辅料渣池形成电阻热和电渣热,在电弧热、电阻热、电渣热三种热复合高能热源作用下使原料丝材熔化,在基材表面形成局部熔池,持续输送原料丝材与辅料,根据成形构件的分层切片数据,采用计算机控制电熔头与基材的相对移动,实现熔池在基材上快速冷却逐层凝固堆积,最终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南方增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