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工鱼礁,特别是涉及一种更易形成上升流的鱼礁结构。
技术介绍
人工鱼礁是改善海域生态环境,营造海洋生物栖息地的人工设施。将人工鱼礁投放置天然水域中,可改变该海区原有的流场分布情况,形成以“上升流”、“背涡流”等为主的流场结构。而原海区海流的变化可带动底层营养盐物质与上层水体的交换,为表层水体中浮游生物的繁殖提供养分,提高海域的初级生产力,为仔、稚鱼、虾、蟹和贝类等提供饵料生物,进而形成人工鱼礁渔场,而这也是人工鱼礁增殖和聚集原理得以实现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国北方近海增殖区域投放的人工鱼礁多以石块、水泥块等为主。这些形式的人工鱼礁虽然有足够的表面积吸引藻类附着,聚集刺参、鲍鱼等海珍品,但其流场效应却并不显著。而现行的混凝土构件礁多以框架结构为主,所产生的上升流也比较微弱,难以对上下水层的水体交换产生明显的作用。以石块礁为例,多以堆投、拢投为主,从外向内,排列多层,虽然为刺参提供了良好的栖息空间,但从另一方面却对海流产生的阻挡作用,尤其在夏季的高温、多雨和少风天气条件下,导致海区温跃层和盐跃层出现,水体垂直循环受阻导致海底形成缺氧层,容易导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升流式人工鱼礁,其特征在于:它由立方体框架(1)、直角三角形板(2)、等腰三角形板(3)构成,立方体框架(1)每个立柱内侧设有一个直角三角形板(2),四组规格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板(2)的上直角边在立方体框架(1)顶面中心相连呈十字交叉形,立方体框架(1)各底边内侧设有一个等腰三角形板(3),四组规格相同的等腰三角形板(3)的顶角在立方体框架(1)顶面中心相交,形成一个四棱锥型结构,锥体的每个侧边与设在立方体框架(1)每个立柱内侧的直角三角形板(2)的斜边相连接,在直角三角形板(2)和等腰三角形板(3)上设有开孔(4)。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