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红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原发性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28025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原发性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途。所述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组份:黄芪、茯苓、枸杞子、酒仙茅、丹参、白术、菟丝子、泽泻、姜半夏、芡实、猪苓、桂枝、赤芍、甘草、山萸肉、紫苏叶。本发明专利技术为纯中药组合物,组方合理,辨证给药,对于原发性肾病尤其是脾肾阳虚型原发性肾病有较好的疗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原发性肾病的药物组合物及其用 途。
技术介绍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属中医学"水肿"范畴,中医认为本病是因先天不足,或烦劳过 度,损伤正气或久病失治、误治,引起脏腑气血、阴阳不足,外因为风寒湿邪侵袭而诱发。脾 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脾肾阳气互相资助,在温煦肢体,运化水谷精微,气化水液等机 能方面起着协同作用。故脾肾阳虚型原发性肾病的主要病机为脾肾阳虚,运化失职、水液停 聚、瘀血阻滞。辨证、辨病、正确、合理地使用中药组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 疗脾肾阳虚型原发性肾病的疗效,值得研宄并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治疗原发性肾病的新的药物组合物,不仅克服了现有技术不 足,有较好的疗效,并且毒副作用小。所述药物组合物由以下原料制得:黄芪、茯苓、枸杞子、 酒仙茅、丹参、白术、菟丝子、泽泻、姜半夏、芡实、猪苓、桂枝、赤芍、甘草。 优选的是,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山萸肉和紫苏叶。 为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治疗原发性肾病的药物组合物,由下 列重量份配比的药物组成:黄芪12-15份,茯苓18-20份,枸杞子14-16份,酒仙茅13-15份, 丹参10-12份,白术10-12份,菟丝子8-10份,泽泻8-10份,姜半夏15-17份,芡实4-6份, 猪苓5-7份,桂枝8-10份,赤芍6-8份,甘草4-6份。 优选的是,所述药物组合物还包括下列重量份配比的药物:山萸肉8-12份和紫苏 叶4-6份。 本专利技术最优选技术方案是,所述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黄 芪14份,茯苓19份,枸杞子15份,酒仙茅14份,丹参11份,白术11份,菟丝子9份,泽泻 9份,姜半夏16份,芡实5份,猪苓6份,桂枝9份,赤芍7份,甘草5份,山萸肉10份,紫苏 叶5份。 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将上述重量份 的原料黄苗、茯苳、枸杞子、酒仙茅、丹参、白术、英丝子、泽泻、姜半夏、突实、猪苳、桂枝、赤 芍、甘草、山萸肉和紫苏叶分别粉碎后,加药物总重量5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60min,滤 过,合并滤液,并将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 16-1. 18 (75°C测),待冷至室温,加乙醇使含 醇量达75%,静置12小时,滤取上清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1. 12-1. 15 (75°C测),干 燥后即得中药浸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制得的本专利技术药物活性成分基础上直接入药使用或加入 药剂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按常规工艺制备成所需制剂。优选的是,本专利技术药物组合物按照 常规制备工艺制备成片剂或胶囊剂。所述胶囊剂,是将活性成分粉碎后和辅料海藻酸钠、 MgC03、硬脂酸过80目筛,混合均匀,用干法制粒机进行制粒,20目筛进行整粒,将制得的颗 粒填充于硬质胶囊中即得本品。 本专利技术还请求保护上述药物组合物在制备治疗原发性肾病尤其是在制备治疗脾 肾阳虚型原发性肾病药物中的用途。在临床观察过程中,治疗组脱落6例病例,其中3例患 者好转后退出,以有效统计疗效,3例患者无效后退出,以无效统计疗效,其余均完成临床观 察。疗效结果如下:临床控制16例(29. 09%),显效24例(43. 64%),有效10例(18. 18%), 无效5例(9. 09% ),总有效率90. 91%。对照组脱落7例病例,其中3例患者好转后退出, 以有效统计疗效,4例患者无效后退出,以无效统计疗效,其余均完成临床观察。疗效结果 如下:临床控制7例(12. 73% ),显效14例(25. 45% ),有效7例(12. 73% ),无效27例 (49. 09 % ),总有效率50. 91 %。治疗前二组血浆白蛋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具有 可比性,治疗后血浆白蛋白二组均较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1,P< 0. 05), 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说明治疗组在提高血浆白蛋 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过程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且无过敏等严重不良反应,表明本 方的临床运用是安全有效的,值得进一步研宄并推广应用。 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所述药物组合物,所述黄芪,甘,温。归肺、脾经。补气固表,利尿 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 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瘘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 茯苳,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痰饮眩 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 枸杞子,甘,平。归肝、肾经。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用于虚劳精亏,腰膝酸痛,眩晕 耳鸣,内热消渴,血虚萎黄,目昏不明。 仙茅,辛,热;有毒。归肾、肝、脾经。补肾阳,强筋骨,祛寒湿。用于阳瘘精冷,筋骨 瘘软,腰膝冷痹,阳虚冷泻。酒仙茅:净仙茅用黄酒拌匀,润透后炒至微干,取出晾至全干。 每100斤用黄酒10斤。 丹参,苦,微寒。归心、肝经。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用于月经不调,经闭 痛经,癥瘕积聚,胸腹刺痛,热痹疼痛,疮疡肿痛,心烦不眠;肝脾肿大,心绞痛。 白术,苦、甘,温。归脾、胃经。健脾益气,燥湿利水,止汗,安胎。用于脾虚食少,腹 胀泄泻,痰饮眩悸,水肿,自汗,胎动不安。土白术健脾,和胃,安胎。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 溏,胎动不安。 菟丝子,甘,温。归肝、肾、脾经。滋补肝肾,固精缩尿,安胎,明目,止泻。用于阳瘘 遗精,尿有余沥,遗尿尿频,腰膝酸软,目昏耳鸣,肾虚胎漏,胎动不安,脾肾虚泻;外治白癜 风。 泽泻,甘,寒。归肾、膀胱经。利小便,清湿热。用于小便不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 疲饮眩晕,热淋湿痛;尚血脂。 半夏,辛,温;有毒。归脾、胃、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用于痰多咳 喘,痰饮眩悸,风痰眩晕,痰厥头痛,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姜半夏多用于降逆止呕。 芡实,甘、涩,平。归脾、肾经。益肾固精,补脾止泻,祛湿止带。用于梦遗滑精,遗 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 猪苳,甘、淡,平。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用于小便不利,水肿,泄泻,淋池,带下。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气。用 于风寒感冒,脘腹冷痛,血寒经闭,关节痹痛,痰饮,水肿,心悸,奔豚。 赤芍,苦,微寒。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用于温毒发斑,吐血衄血,目赤肿 痛,肝郁胁痛,经闭痛经,癥瘕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疮疡。 甘草,甘,平。归心、肺、脾、胃经。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 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 药物毒性、烈性。 山茱萸,又名萸肉、山萸肉、药枣、枣皮,酸、涩,微温。归肝、肾经。补益肝肾,涩精 固脱。用于眩晕耳鸣,腰膝酸痛,阳瘘遗精,遗尿尿频,崩漏带下,大汗虚脱。内热消渴。 紫苏叶,辛,温。归肺、脾经。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 呕吐,鱼蟹中毒。 上述诸药合用,有补脾益肾、活血升阳、行水渗湿之效,对原发性肾病尤其是对脾 肾阳虚型原发性肾病有明显改善。经临床应用验证,其疗效确切,药性平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原发性肾病的药物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得:黄芪12‑15份,茯苓18‑20份,枸杞子14‑16份,酒仙茅13‑15份,丹参10‑12份,白术10‑12份,菟丝子8‑10份,泽泻8‑10份,姜半夏15‑17份,芡实4‑6份,猪苓5‑7份,桂枝8‑10份,赤芍6‑8份,甘草4‑6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宇
申请(专利权)人:陈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