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栖凤专利>正文

一种运用花粉管通道转化技术培育耐盐水稻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327394 阅读:1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17: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运用花粉管通道转化技术培育耐盐水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芦苇叶片DNA;(2)外源DNA的导入受体水稻;(3)发芽期的盆筛;(4)人工盐池筛选和大田选育;(5)稳定株系在盐滩田间种植。本发明专利技术运用花粉管通道技术,将盐生植物的总DNA转移到普通水稻,实现超远缘遗传物质的转移,省略了组织培养过程,避免了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无法预测的不利影响,能同时导入多个基因,达到耐盐植物分子育种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培育耐盐水稻的方法,属于植物育种
,更具体地说是一 种运用花粉管通道转化技术培育耐盐水稻的方法
技术介绍
土壤的盐渍化是影响农业与生态环境的一个严重问题。我国的耕地总面积19. 5 亿亩,其中20%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滩涂共计1.4亿多亩。此外还有 5. 2亿亩内陆盐碱化土壤,其中盐碱地1. 5亿亩。人们曾试图通过合理的排灌、淡水洗涤、施 用化学改良剂等方式来改造盐碱地,但常因耗资巨大,见效少而难以推广。于是把目光转 向发掘和培育耐盐作物方面。国内外在培育耐盐水稻新品种方面,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 -是对地方农家水稻品种进行筛选,驯化成具有经济价值的耐盐品种,但由于水 稻品种具有特殊多样化的生态条件,适应性相对较窄的特点,因此筛选出来的耐盐资源大 多没能在实践中得到有效利用,更没有进入盐碱地区进行生产应用,目前,我国沿海滩涂和 盐碱地主要是中低产田,适合我国种植的耐盐水稻很少,水稻亩产量只有200公斤左右。 二是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借助生物技术和杂交育种,改造并提高水稻的 耐盐性,培育耐盐新品种日益成为热点。目前已有一些导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运用花粉管通道转化技术培育耐盐水稻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提取盐生植物叶片DNA作为供体;(2)取水稻9311、盐恢559、7海76、7海74作为受体,在盛花期选择正在开花的稻穗,去除未开过的颖花和已开过的颖花,每穗只留下当天刚开的颖花约20朵;1.5~2.0小时后剪去小穗内颖,并将1/3~1/2的花柱连同柱头一起剪去;立即用微量注射器在刚剪去柱头的花柱切面上滴注含芦苇DNA溶液2~3μl;注射时间为水稻开花后1~3小时进行,芦苇DNA溶液浓度是100~500μg/ml,导入量是10‑20μl,套上杂交袋以防止水份蒸发,25~30天后收获D0代种子;(3)收获的D0代种子全部播种,经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栖凤何登骥李冠一何加太
申请(专利权)人:林栖凤何登骥李冠一何加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66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