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拖挂式房车车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21495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22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制造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拖挂式房车车厢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拖挂式房车车厢,其包括车厢盖,车厢盖的前端与车厢前端端壁铰接,在车厢后端端壁上设有内厢盖进出口,车厢内设有内厢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后端端壁的两侧分别铰接一备胎架,所述的备胎架包括撑板,所述撑板的一侧与车厢后端端壁侧边铰接,撑板的另一侧固定备胎固定架,备胎固定架与撑板垂直固定,在备胎固定架与撑板连接固定侧的对应侧设有与撑板平行的水平支撑杆,在该水平支撑杆的端部设有支撑螺栓,支撑螺栓的高度可上下调节。该拖挂式房车车厢结构合理、制作简便,可广泛应用于双车厢盖且带备胎支架的车厢制造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说明】一种拖挂式房车车厢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制造
,具体是指一种拖挂式房车车厢。
技术介绍
ZL20142000170510公开了一种双车厢盖房车,其车厢上设有车厢盖,车厢盖与车厢一侧的侧壁铰接使车厢盖可翻转,在车厢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内厢盖进出口,一内厢盖通过其两侧的滑道支撑在车厢内壁上并通过内厢盖进出口可自由出入车厢。采用该结构的车厢可极大提升休息面积,解决了单车多人出行休息空间不足的技术问题。但在使用过程中发现,内厢盖在拉出后,内厢盖的底部需加装支撑装置进行支撑,目前的做法多是在内厢盖底部安装一可折叠架腿,当内厢盖拉出后,将架腿放下对内厢盖进行支撑。如此,一是架腿占据了车厢内空间,二是增加了生产成本,三是操作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更加合理、操作简便的拖挂式房车车厢。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拖挂式房车车厢,其包括车厢盖,车厢盖的前端与车厢前端端壁铰接,车厢盖可向前进行翻转,在车厢后端端壁上设有内厢盖进出口,一内厢盖通过其两侧的滑道支撑在车厢内壁上并通过内厢盖进出口可自由出入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后端端壁的两侧分别铰接一备胎架,所述的备胎架包括撑板,所述撑板的一侧与车厢后端端壁侧边铰接,撑板的另一侧固定备胎固定架,备胎固定架与撑板垂直固定,在备胎固定架与撑板连接固定侧的对应侧设有与撑板平行的水平支撑杆,在该水平支撑杆的端部设有支撑螺栓,支撑螺栓的高度可上下调节;当备胎架打开后,撑板与车厢后端端壁平行,备胎固定架与车厢后端端壁垂直,内厢盖拉出后支撑螺栓支撑在内厢盖底部。进一步的,为方便调整支撑螺栓在内厢盖底部的支撑位置,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可调,其由内管体及外管体套合而成,所述的支撑螺栓固定在内管体的外端部,内管体可在外管体内部自由伸缩,在外管体上设有锁紧螺栓。该拖挂式房车车厢采用上述结构后,可以使结构更加紧凑,车厢内盖的支撑操作变得更加方便,扩展了车厢内的空间,降低了生产成本。该拖挂式房车车厢结构合理、制作简便,可广泛应用于双车厢盖且带备胎支架的车厢制造中。【附图说明】附图1为该拖挂式房车车厢后端端壁的主视图。附图2为内厢盖拉出后的侧面图。附图3为备胎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如附图2所示,一种拖挂式房车车厢,其包括车厢盖1,车厢盖I的前端与车厢前端端壁2铰接,车厢盖I可向前进行翻转。如附图1所示,在车厢后端端壁3上设有内厢盖进出口 4,如附图2所示,一内厢盖5通过其两侧的滑道支撑在车厢内壁上并通过内厢盖进出口可自由出入车厢。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在车厢后端端壁的两侧分别铰接一备胎架6。备胎架6的结构如附图3所示,其包括撑板61,撑板61的一侧带有铰链62,结合附图1及附图2所示可知,撑板61通过铰链62与车厢后端端壁3的侧边铰接。如附图3所示,撑板61的另一侧固定备胎固定架63,备胎固定架63与撑板61垂直固定,在备胎固定架63与撑板61连接固定侧的对应侧设有与撑板平行的水平支撑杆64,在该水平支撑杆的端部设有支撑螺栓65,支撑螺栓65的高度可通过旋转上下调节。如附图2所示,当备胎架6打开后,撑板61与车厢后端端壁3平行,备胎固定架与车厢后端端壁垂直,内厢盖5拉出后支撑螺栓65支撑在内厢盖底部。通过上述描述可知,通过在车厢后端端壁上固定备胎架,利用备胎架对内厢盖可进行有效支撑,内厢盖无需单独设置支撑架腿,其既能克服传统支撑架腿占据车厢内空间的技术问题,同时又能降低车厢的生产成本。为方便调整支撑螺栓在内厢盖底部的支撑位置,如附图3所示,支撑杆64的长度可调,其由内管体641及外管体642套合而成,支撑螺栓65固定在内管体641的外端部,内管体641可在外管体642内部自由伸缩,在外管体上设有锁紧螺栓66。【主权项】1.一种拖挂式房车车厢,其包括车厢盖,车厢盖的前端与车厢前端端壁铰接,车厢盖可向前进行翻转,在车厢后端端壁上设有内厢盖进出口,一内厢盖通过其两侧的滑道支撑在车厢内壁上并通过内厢盖进出口可自由出入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后端端壁的两侧分别铰接一备胎架,所述的备胎架包括撑板,所述撑板的一侧与车厢后端端壁侧边铰接,撑板的另一侧固定备胎固定架,备胎固定架与撑板垂直固定,在备胎固定架与撑板连接固定侧的对应侧设有与撑板平行的水平支撑杆,在该水平支撑杆的端部设有支撑螺栓,支撑螺栓的高度可上下调节;当备胎架打开后,撑板与车厢后端端壁平行,备胎固定架与车厢后端端壁垂直,内厢盖拉出后支撑螺栓支撑在内厢盖底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拖挂式房车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的长度可调,其由内管体及外管体套合而成,所述的支撑螺栓固定在内管体的外端部,内管体可在外管体内部自由伸缩,在外管体上设有锁紧螺栓。【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制造
针对现有技术中拖挂式房车车厢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拖挂式房车车厢,其包括车厢盖,车厢盖的前端与车厢前端端壁铰接,在车厢后端端壁上设有内厢盖进出口,车厢内设有内厢盖,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后端端壁的两侧分别铰接一备胎架,所述的备胎架包括撑板,所述撑板的一侧与车厢后端端壁侧边铰接,撑板的另一侧固定备胎固定架,备胎固定架与撑板垂直固定,在备胎固定架与撑板连接固定侧的对应侧设有与撑板平行的水平支撑杆,在该水平支撑杆的端部设有支撑螺栓,支撑螺栓的高度可上下调节。该拖挂式房车车厢结构合理、制作简便,可广泛应用于双车厢盖且带备胎支架的车厢制造中。【IPC分类】B62D43-02, B60P3-32【公开号】CN104527503【申请号】CN201410787610【专利技术人】王历涛, 许友 【申请人】荣成龙河车业有限公司【公开日】2015年4月22日【申请日】2014年12月19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拖挂式房车车厢,其包括车厢盖,车厢盖的前端与车厢前端端壁铰接,车厢盖可向前进行翻转,在车厢后端端壁上设有内厢盖进出口,一内厢盖通过其两侧的滑道支撑在车厢内壁上并通过内厢盖进出口可自由出入车厢,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厢后端端壁的两侧分别铰接一备胎架,所述的备胎架包括撑板,所述撑板的一侧与车厢后端端壁侧边铰接,撑板的另一侧固定备胎固定架,备胎固定架与撑板垂直固定,在备胎固定架与撑板连接固定侧的对应侧设有与撑板平行的水平支撑杆,在该水平支撑杆的端部设有支撑螺栓,支撑螺栓的高度可上下调节;当备胎架打开后,撑板与车厢后端端壁平行,备胎固定架与车厢后端端壁垂直,内厢盖拉出后支撑螺栓支撑在内厢盖底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历涛许友
申请(专利权)人:荣成龙河车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