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次性使用倒锥形双套管式宫颈宫腔细胞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18260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8 0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倒锥形双套管式宫颈宫腔细胞刷,包括带有韧性可弯曲的拉杆,拉杆前端上设置有倒锥形毛刷头,倒锥形毛刷头的最前方为圆球型,在设有倒锥形毛刷头的拉杆的下端外紧密套装有内套管,所述的内套管外套装有外套管,倒锥形毛刷头、内套管和拉杆形成一体后共同收缩于外套管内,使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形成密封结构,拉杆后端上设置有手柄。通过设置倒锥形毛刷头和与之匹配的外套管和内套管,由于毛刷的倒锥形结构与子宫腔内的倒三角结构刚好吻合,因而可以进行充分刷取,且通过内套管与外套管和毛刷头之间形成的密封结构,因此获得了足够多的细胞组织,大幅提高了筛查的效率,也大幅降低了漏检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倒锥形双套管式宫颈宫腔细胞刷,包括带有韧性可弯曲的拉杆,拉杆前端上设置有倒锥形毛刷头,倒锥形毛刷头的最前方为圆球型,在设有倒锥形毛刷头的拉杆的下端外紧密套装有内套管,所述的内套管外套装有外套管,倒锥形毛刷头、内套管和拉杆形成一体后共同收缩于外套管内,使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形成密封结构,拉杆后端上设置有手柄。通过设置倒锥形毛刷头和与之匹配的外套管和内套管,由于毛刷的倒锥形结构与子宫腔内的倒三角结构刚好吻合,因而可以进行充分刷取,且通过内套管与外套管和毛刷头之间形成的密封结构,因此获得了足够多的细胞组织,大幅提高了筛查的效率,也大幅降低了漏检的可能性。【专利说明】一种一次性使用倒锥形双套管式宫颈宫腔细胞刷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一种一次性使用倒锥形双套管式宫颈宫腔细胞刷。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存在一次性宫颈细胞刷,但现有的一次性宫颈细胞刷因结构问题,不能完全进入宫颈,因而漏检率很高,而对于宫腔细胞的取样,目前没有一次性宫腔细胞刷,使用的还是传统金属器械,手术过程复杂,没有一次性产品使用方便快捷,费用也很高。 同时,根据子宫的结构,现有一次性宫颈(腔)细胞刷的缺点包括以下几点: 1、对于子宫颈细胞取样,目前主要的产品是一次性宫颈(腔)细胞刷的细胞刷直接进入子宫颈内,毛刷垂直方向与子宫颈组织接触,这样会给子宫颈壁造成划伤,导致患者非常痛苦,根据医疗器械安全至上的原则,这样的设计是不合理的,也是有缺陷的。 2、宫腔细胞取样,目前这样的产品市场上并不多见,专利产品也比较少,传统的宫腔细胞取样,使用的是重复使用的不锈钢器械和重复使用的毛刷,由于重复使用的器械是钢制材料制成,会给患者造成心理恐惧,同时,不锈钢器械手术过程创伤较大,手术后不易愈合伤口 ;且运用重复性器械进行细胞取样时,首先要用子宫颈扩宫器进行扩宫,然后细胞取样器才能进入宫腔内,这样,手术前先要进行局部麻醉,因而手术过程复杂繁琐,造成患者痛苦,同时医疗费用也是大幅增加。 具体的则存在下列严重不足:1、毛刷的结构为圆柱形结构,这是个严重的不足之处,如图1所示,其采用圆柱形毛刷进行宫腔取样,这样由于子宫腔内的结构为倒三角型结构,圆柱形毛刷进行取样时,只能对宫腔靠近子宫颈附近的宫腔壁进行刷取,刷取的面积不会超过三分之一宫腔面积,也就是说,有三分之二的地方该专利中的细胞刷是刷不到的,这会造成严重的医疗漏检事故;2、细胞取样刷采用的是单外管设计,毛刷又是圆柱形毛刷,因此不能在毛刷和套管之间形成密封结构,从而导致提取的细胞只能靠毛刷蘸取,而可能存在于组织液中的细胞组织,毛刷有可能根本蘸取不到,同样会造成检查漏检的情况。3、由于人体的子宫结构为弯曲型,因此若毛刷头与芯杆之间可拆卸的安装在一块,就有可能造成毛刷头与芯杆之间的分离,导致毛刷头掉进子宫腔内,从而带来严重的医疗事故。4、毛刷在进行宫颈检查时,由于毛刷与芯杆垂直,因此毛刷在对宫颈壁进行采样时,毛刷垂直接触宫颈壁,造成宫颈壁损伤,导致患者承受更大痛苦。同时也无法对宫颈口周边进行刷取采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一次性使用倒锥形双套管式宫颈宫腔细胞刷,提高了筛查效率,降低了漏检率。 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一次性使用倒锥形双套管式宫颈宫腔细胞刷,包括带有韧性可弯曲的拉杆,拉杆前端上设置有倒锥形毛刷头,倒锥形毛刷头的最前方为圆球型,在设有倒锥形毛刷头的拉杆的下端外紧密套装有内套管,所述的内套管外套装有外套管,倒锥形毛刷头、内套管和拉杆形成一体后共同收缩于外套管内,使内套管与外套管之间形成密封结构,拉杆后端上设置有手柄。 所述的倒锥形毛刷头采用直径为0.1-0.6mm的细纤维制成,其密度为每圈5_10根细纤维。 所述的倒锥形毛刷头的锥体底面直径2.5-4.5cm,锥体高度为2.5-4.5cm,拉杆总长度为20_30cm,拉杆的外径为1.1-1.7cm。 所述的外套管和内套管采用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外套管外径为3-4.2mm,内套管外径为2_2.5mm。 所述的拉杆为不锈钢拉杆。 倒锥形毛刷头的细纤维与拉杆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 所述的拉杆上标有刻度“ I ”。 所述的外套管上带有刻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次性使用倒锥形双套管式宫颈宫腔细胞刷,由于毛刷头采用倒锥形设计,且有与之匹配的外套管和内套管,在进行细胞取样时,可先将倒锥形毛刷缩进外套管内,外套管进入子宫颈2-3cm处,毛刷头进入宫腔里面,推出毛刷,缓慢抽拉带有毛刷头的拉杆进入子宫颈,由于毛刷头是倒锥形,且毛刷头上的细纤维与拉杆I之间的夹角小于90度,其方向是顺势进入子宫颈,不存在毛刷直立刺激子宫颈壁的情况,因此患者感觉不到手术过程的痛苦,避免对子宫颈壁造成损伤,旋转拉杆,使毛刷在子宫颈内刷取,细胞及分泌物被刷下并蘸在毛刷上,或者融入组织液中,抽拉毛刷进入外套管内,一直到拉杆显示“I”的刻度位置,由于是内外双套管结构,内外管之间结合紧密,毛刷进入外套管内后,前端的空间在负压的作用下,刷下来的组织液会被抽入外套管内,这样,手术便获得了足够多的细胞组织,大幅提高了筛查的效率,同时大幅降低了漏检的可能性。 同时,本技术提供的细胞刷,由于毛刷采用倒锥形设计,且有与之匹配的外套管和内套管,在进行细胞取样时,先将倒锥毛刷缩进外套管内,外套管进入子宫腔内,毛刷进入宫腔里面,推出毛刷,这时,毛刷的倒锥形结构与子宫腔内的倒三角结构刚好吻合,转动拉杆的手柄,毛刷在子宫腔内转动刷取,子宫腔壁的细胞组织会被刷脱下来,或蘸在毛刷上,或融入组织液里面,子宫底部的刷取最为困难,可利用倒锥形毛刷的特点,将毛刷三分之二推入外套管内,这样锥形毛刷在外套管的作用下,会形成发散的一撮毛刷,用这撮毛刷对宫腔底部进行刷去,保证了宫腔底部能够全部刷取到,这时,缓慢将毛刷抽入外套管内,细胞及分泌物被刷下并蘸在毛刷上,或者融入组织液中,抽拉毛刷进入外套管内,一直到拉杆显示“I”的刻度位置,由于是内外双套管结构,内外管之间结合紧密,毛刷进入外套管内后,前端的空间在负压的作用下,刷下来的组织液会被抽入外套管内,这样,手术便获得了足够多的细胞组织,大幅提高了筛查的效率,同时大幅降低了漏检的可能性。 进一步地,所述的倒锥形毛刷头2采用直径为0.1-0.6mm的细纤维制成,其密度为每圈5-10根细纤维,以保证毛刷能顺利进入外套管腔内,且内外套管之间能形成密封结构,使得检验过程,能有效吸入毛刷刷掉的组织液。 本申请充分考虑到子宫腔产品的安全,将毛刷头设置在拉杆上,使得毛刷头与拉杆连为一体,不可分离,不但不存在毛刷头与拉杆断裂的可能,同时,拉杆的韧性,可弯曲也能够很好的适应子宫腔内弯曲下垂的环境。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次性使用倒锥形双套管式宫颈宫腔细胞刷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次性使用倒锥形双套管式宫颈宫腔细胞刷分解图; 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细胞刷进入子宫腔内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细胞刷进入子宫腔内毛刷展开示意图; 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一次性使用倒锥形双套管式宫颈宫腔细胞刷,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韧性可弯曲的拉杆(1),拉杆(1)前端上设置有倒锥形毛刷头(2),倒锥形毛刷头(2)的最前方为圆球型,在设有倒锥形毛刷头(2)的拉杆(1)的下端外紧密套装有内套管(3),所述的内套管(3)外套装有外套管(4),倒锥形毛刷头(2)、内套管(3)和拉杆(1)形成一体后共同收缩于外套管(4)内,使内套管(3)与外套管(4)之间形成密封结构,拉杆(1)后端上设置有手柄(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奇灵吕淑兰薛雪赵蓝波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美佳家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