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电源用的辅助供电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08086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6 03: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开关电源用的辅助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场效应管Q1,电阻R1-R3,二极管D1、ZD1,三极管Q2,电容C1,变压器T1,微处理器IC1;所述变压器T1包括第一原边绕组N1、与第一原边绕组对应的第一副边绕组和第二原边绕组N2。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路利用三极管来断开启动电阻减轻损耗来实现满足降低空载功耗、节约能源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开关电源用的辅助供电电路
本技术涉及开关电源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开关电源用的辅助供电电路。
技术介绍
在现当今对能效要求越来越高的今天,开关电源转换效率及空载功耗成了一个重要的设计指标。一种开关电源用的辅助供电电路很好的解决或提高转换效率降低空载功耗,此电路相当于电源启动后利用三极管来断开启动电阻减轻损耗来实现。 现有微处理器开关电源一般在输入整流后直接接启动电阻至微处理器芯片供电脚启动,不足之处是:此电阻两端的电压高,电源启动后仍然给芯片供电,消耗功率较大而增加空载功耗,降低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一种开关电源用的辅助供电电路,达到降低空载功耗、节约能源的目的。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开关电源用的辅助供电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电阻R1-R3,二极管Dl、ZDl,三极管Q2,电容Cl,变压器Tl,微处理器ICl ;所述变压器Tl包括第一原边绕组N1、与第一原边绕组对应的第一副边绕组和第二原边绕组N2 ;场效应管Ql的漏极与电阻Rl的一端相连,电阻Rl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l的栅极相连,场效应管Ql的栅极与电阻Rl的连接点分别与二极管ZDl的阴极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场效应管Ql的源极与二极管ZDl的阳极相连,场效应管Ql的源极与二极管ZDl的阳极的连接点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微处理器ICl的VCC脚和电容Cl的阳极相连;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l的阴极相连,电阻R2与二极管Dl之间的连接点与电容Cl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l的阳极与第二原边绕组N2的一端相连,第二原边绕组N2的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Ql的漏极还分别与电源VDC和第一原边绕组NI的一端相连,第一原边绕组NI的另一端与微处理器ICl的内置场效应管漏极D脚相连;第一副边绕组作为整个电路的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二极管ZDl是稳压二极管。 优选地,所述微处理器ICl是单片机。 本技术中,电源上电后Ql由Rl正偏供电导通(因为场效应管Ql为电压型驱动,所以Rl的阻值会很大一般在几ΜΩ以上,消耗在这个电阻上的电能非常少),经过R3限流电阻给Cl充电,当Cl充到ICl开启电压工作时,Tl的N2绕组有感应电压经Dl整流Cl滤波后给ICl供电,同时经过R2向Q2提供偏置电流使Q2导通,把Ql的G极电压拉低使Ql截止(其中ZDl的作用是保护Ql启动瞬间不被击穿损坏,钳位Ql的VGS)。从上述原理分析可知,因电源启动后关闭了 Ql供电,停止了消耗在R3上的电能,降低了空载功耗、节约能源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电路利用三极管来断开启动电阻减轻损耗来实现满足降低空载功耗、节约能源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所述一种开关电源用的辅助供电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开关电源用的辅助供电电路,包括场效应管Q1,电阻R1-R3,二极管Dl、ZDl,三极管Q2,电容Cl,变压器Tl,微处理器ICl ;所述变压器Tl包括第一原边绕组N1、与第一原边绕组对应的第一副边绕组和第二原边绕组N2 ;场效应管Ql的漏极与电阻Rl的一端相连,电阻Rl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l的栅极相连,场效应管Ql的栅极与电阻Rl的连接点分别与二极管ZDl的阴极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场效应管Ql的源极与二极管ZDl的阳极相连,场效应管Ql的源极与二极管ZDl的阳极的连接点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微处理器ICl的VCC脚和电容Cl的阳极相连;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l的阴极相连,电阻R2与二极管Dl之间的连接点与电容Cl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l的阳极与第二原边绕组N2的一端相连,第二原边绕组N2的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Ql的漏极还分别与电源VDC和第一原边绕组NI的一端相连,第一原边绕组NI的另一端与微处理器ICl的内置场效应管漏极D脚相连;第一副边绕组作为整个电路的输出端。 优选地,所述二极管ZDl是稳压二极管。 优选地,所述微处理器ICl是单片机。 本实施例中,电源上电后Ql由Rl正偏供电导通(因为场效应管Ql为电压型驱动,所以Rl的阻值会很大一般在几ΜΩ以上,消耗在这个电阻上的电能非常少),经过R3限流电阻给Cl充电,当Cl充到ICl开启电压工作时,Tl的N2绕组有感应电压经Dl整流Cl滤波后给ICl供电,同时经过R2向Q2提供偏置电流使Q2导通,把Ql的G极电压拉低使Ql截止(其中ZDl的作用是保护Ql启动瞬间不被击穿损坏,钳位Ql的VGS)。从上述原理分析可知,因电源启动后关闭了 Ql供电,停止了消耗在R3上的电能,降低了空载功耗、节约能源目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电路利用三极管来断开启动电阻减轻损耗来实现满足降低空载功耗、提高转换效率、节约能源的要求。 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 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于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显然,本技术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开关电源用的辅助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场效应管Q1,电阻R1‑R3,二极管D1、ZD1,三极管Q2,电容C1,变压器T1,微处理器IC1;所述变压器T1包括第一原边绕组N1、与第一原边绕组对应的第一副边绕组和第二原边绕组N2;场效应管Q1的漏极与电阻R1的一端相连,电阻R1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相连,场效应管Q1的栅极与电阻R1的连接点分别与二极管ZD1的阴极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二极管ZD1的阳极相连,场效应管Q1的源极与二极管ZD1的阳极的连接点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微处理器IC1的VCC脚和电容C1的阳极相连;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2的一端相连,电阻R2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的阴极相连,电阻R2与二极管D1之间的连接点与电容C1的阳极相连,二极管D1的阳极与第二原边绕组N2的一端相连,第二原边绕组N2的另一端接地,场效应管Q1的漏极还分别与电源VDC和第一原边绕组N1的一端相连,第一原边绕组N1的另一端与微处理器IC1的内置场效应管漏极D脚相连;第一副边绕组作为整个电路的输出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开关电源用的辅助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场效应管Q1,电阻R1-R3,二极管D1、ZDI,三极管Q2,电容CI,变压器TI,微处理器ICI ;所述变压器TI包括第一原边绕组N1、与第一原边绕组对应的第一副边绕组和第二原边绕组N2 ;场效应管Ql的漏极与电阻Rl的一端相连,电阻Rl的另一端与场效应管Ql的栅极相连,场效应管Ql的栅极与电阻Rl的连接点分别与二极管ZDl的阴极和三极管Q2的集电极相连,场效应管Ql的源极与二极管ZDl的阳极相连,场效应管Ql的源极与二极管ZDl的阳极的连接点与电阻R3的一端相连,电阻R3的另一端分别与微处理器ICl的VCC脚和电容Cl的阳极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军潘卫明郑国浩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瑞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广东瑞德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