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垤树专利>正文

一种运钞车防抢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30761 阅读:2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运钞车防抢系统,包括设于运钞车(1)上的锁固机构和该锁固机构的开启设施(6),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启设施(6)为一固定设施,并装设在有权打开所述锁固机构的单位内。(*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防盗装置
,尤其涉及运钞车的防抢系统。
技术介绍
一般人在勤劳的工作下,都能增加所得来提升生活的品质,但少数人不思工作,只想不劳而获,意图从事违行为快速致富。由于运钞车经常运大笔现金,自然成为歹徒锁定的目标,且确实已发生多次运钞车遭到抢劫的事实。就运钞车的设计,其车体均为可切割的结构,装钞车箱的车门是以钥匙开启,钥匙则由运钞人员保管,因此只要有钥匙便可打开车门搬取现金。为了避免遭到歹徒的抢劫,运钞车通常都会每天变动行车的时间以及行走的路线,以避免每天同一时间同一路线被歹徒跟踪得知,且通常运钞人员只是在出发前才会被告知。然而,在运钞人员持有车门的钥匙的情况下,曾经发生运钞人员与歹徒里应外合、监守自盗的事情。对于这种内神通外鬼的缺失,保全公司或银行只能利用慎选运钞人员来应对,而无法提出确实的解决方案。因此如何使运钞车的车门能确实地不被轻易开启,实在是一个亟待解决和改良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更具安全性的运钞车防抢系统,使得即使运钞车遭到抢劫,歹徒也无法打开运钞车,以达到确实防抢的功能。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运钞车防抢系统,包括设于运钞车上的锁固机构和该锁固机构的开启设施,所述开启设施为一固定设施,并装设于有权打开所述锁固机构的单位内。上所述的运钞车防抢系统,所述锁固机构安装在运钞车的后侧车厢上的车门上,其结构包括一组纵向锁栓,设于车门的内部,是在一锁心上延伸四支栓杆并由车门上、下侧伸出穿入车箱以形成对车门的限制;一中空的栓筒,套设于车门中间与纵向锁栓的锁心对应处开设的一贯穿孔内,栓筒的外侧端面为一封闭面并与贯穿孔的孔口平齐而使得该贯穿孔为封闭状,栓筒的内侧穿设于锁心的中间处,并受到一弹性元件所顶挚。相应的,开启设施包括一可容运钞车的车箱尾端进入的凹槽,该凹槽的内侧为与车门对应的门体,该门体中间与车箱中间处塞套栓筒的贯穿孔对应处开设一通孔,该通孔内套设一中空的推筒,该推筒端面设一锁孔以容钥匙插入进行纵向锁栓的开锁动作,推筒后侧适当处周面开设有槽孔,该等槽孔是与钥匙形状相对应,且推筒是利用油(气)压缸或等效构件推动。进一步,上述的运钞车防抢系统,所述锁固机构还可以包括一组横向锁栓,该组横向锁栓设于车箱下部;横向锁栓的杆身外侧端被一弹性元件所顶而略微凸出于车箱之外,该横向锁栓的杆身上开设有缺槽;横向锁栓上串设有栓杆,该栓杆勾卡于锁栓杆身上未设缺槽的地方;该栓杆下侧端靠近车箱处中断为上、下两段杆体,该上下两段杆体各自分别与一个弹性元件固结,该弹性元件另一端则与一定位板固结;在栓杆下侧位于横向锁栓下方处延伸有压迫块;在车箱对应处开设有一套孔,在该套孔处设有一套设有弹性元件的推块,该推块(43)与压迫块为一斜面的交接状态。相应的,开启设施的门体下侧与车箱的套孔对应处还设有凸出的顶杆,该顶杆在与运钞车分离时是缩入的;开启设施的凹槽的二侧壁下方与横向锁栓凸出车箱的外侧端对应处设有前小后大的凸块。本专利技术的运钞车防抢系统,运钞车的后侧车箱受到多组锁栓控制的锁固装置,而银行或其他有权单位则设一开启设施,可利用开启设施的凹槽将车箱停在定位固定后使运钞车即不能启动,同时利用凹槽两侧壁设立的凸块压迫车箱两侧凸出由强力弹簧顶住的栓杆缩入,及利用凹槽门体下侧顶杆插入车门对应套孔将推块顶入,而使横向锁栓开启,再由凹槽门体中段处的推筒向车门锁孔处装有强力弹簧的栓筒顶入,使栓筒后退而可将钥匙插入推筒内转动锁心,以打开另一组纵向锁栓,使得车门在设定条件下始能开启,且顶杆、套孔、推筒均有多种组合可随时更换,以达到确实防抢的功能。本专利技术优点和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的运钞车防抢系统,运钞车必须开至有权单位(如银行或保全公司)设置的开启设施处方能打开锁固装置,因此,即使歹徒劫走运钞车,但在没有相关的开启设施的配合下,歹徒是无法开启车门的,从而能避免放置于车箱内的现金或财物被取出,可确保财物不会损失。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运钞车后侧的剖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车门内部锁栓结构的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锁栓的剖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锁栓开启的动作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锁栓的锁心结构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开启设施的结构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运钞车进入开启设施的侧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运钞车进入开启设施前的上视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运钞车进入开启设施后的上视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运钞车进入开启设施的剖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锁栓打开后的剖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运钞车车门被打开后的示意图。图中1-运钞车 11-车箱12-车门 13-套孔2-纵向锁栓 21-锁心22-栓杆3-横向锁栓 31-弹性元件32-缺槽4-栓杆 41-弹性元件42-压迫块43-推块5-栓筒 51-弹性元件6-开启设施 61-凹槽62-门体 63-顶杆64-凸块65-通孔66-推筒67-锁孔 68-钥匙69-槽孔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的运钞车防抢系统的一具体实施方式,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运钞车1的基本架构亦系与习用者一样,在车头后侧接设一密闭状的车箱11,及在车箱后侧设置二个车门12,且该车箱11是被制造成具有防爆、防切割的结构,而能防止车箱11遭到破坏窃取车内财物。本专利技术的主要专利技术点在于,是在运钞车上设有锁固机构,令车门为一闭锁状态,且必需配合设于银行或保全公司的开启设施才能打开车门。首先请参阅图1、图2所示,在其中一车门12的内侧设有天地栓,使该车门12保持在锁固的状态。而在另一车门12的内部则设有一组锁栓2,该组锁栓2是在一锁心21上延伸四支栓杆22并由车门12上、下侧伸出穿入车箱11,来形成对车门11的限制。又,在车箱11下部二侧边分别设另一组锁栓3,二锁栓3杆身的外侧端并被一强力弹性元件31所顶而略微凸出于车箱11之外,而在锁栓3的杆身上适当处间隔地开设二缺槽32,二锁栓3并分别串设有二支栓杆4,栓杆4是勾卡于锁栓3未设缺槽32处,栓杆4的上、下侧分别设一弹性元件41,使具有弹性,且栓杆4下侧端靠近车箱11并为一中断状,亦即栓杆4是由上、下二段杆体相顶抵所构成,但上、下段杆体是与弹性元件41固结,弹性元件41另一端则与一定位板固结,从而上、下段杆体为一定位状态,并不会脱落分离,而在栓杆4下侧于横向锁栓3下方处则延伸一压迫块42,并请配合图3、图4参阅,在车箱11对应处开设一套孔13,并在套孔13处置设一套设有强力弹性元件的推块43,推块43并与压迫块42为一斜面的交接状态,当车箱未进入(保全公司或银行)的开启设施时,车门为一强力闭锁状态,因有多处不同位置的强力闭锁装置,必须同时开启方能为有效,所以必须借助保全公司或银行的开启设施才能开启。在车门12中间与锁栓2的锁心21对应处开设一贯穿孔,设贯穿也套设一中空的栓筒5,栓筒5的外侧端面系为一对闭面,且栓筒5内侧穿设于锁心21的中间处,并请配合图5参阅,栓筒5内侧受到一弹性元件51所顶挚,就如图2所示一样,栓筒5外侧端的封闭面恰与车门12贯穿孔的孔口呈一平齐状,而使车门12的贯穿孔为封闭状,同时弹性元件51为一强力弹簧,必需很大的推力才能令其收缩,也就是需要利用工具才能将栓筒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垤树黄颢中黄颢文
申请(专利权)人:黄垤树黄颢中黄颢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