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弯管机用多功能轮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307424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6 0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弯管机用多功能轮套,包括套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套体,其特征在于每一套体设为中空圆柱体,且中空圆柱体上下设为敞口,中空圆柱体内径与主动轮及从动轮外径相适应,中空圆柱体底缘与主动轮和从动轮底部轮缘相接但不相连,中空圆柱体外壁设有多条间隔设置的圆箍,两两圆箍之间形成凹槽。当需要加工小尺寸型材时,只需将轮套套于弯管机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即可通过轮套外壁面上的凹槽加工小型型材,大大提高了弯管机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效率,真正做到一机多用,为企业节约了设备投资经费。当加工大尺寸型材时则将轮套取下,而用原有的主动轮和从动轮进行加工即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弯管机用多功能轮套,包括套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套体,其特征在于每一套体设为中空圆柱体,且中空圆柱体上下设为敞口,中空圆柱体内径与主动轮及从动轮外径相适应,中空圆柱体底缘与主动轮和从动轮底部轮缘相接但不相连,中空圆柱体外壁设有多条间隔设置的圆箍,两两圆箍之间形成凹槽。当需要加工小尺寸型材时,只需将轮套套于弯管机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即可通过轮套外壁面上的凹槽加工小型型材,大大提高了弯管机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效率,真正做到一机多用,为企业节约了设备投资经费。当加工大尺寸型材时则将轮套取下,而用原有的主动轮和从动轮进行加工即可。【专利说明】一种弯管机用多功能轮套
本技术涉及一种轮套,特别是一种弯管机用多功能轮套,属于机械设计制造

技术介绍
大型弯管机是型材加工企业不可缺少的弯管加工设备,通过它可将大型管道和型钢加工成具有一定折弯度的管材或型材。由于设备的自身结构限制,一些大型钢构企业所用的弯管机只能对大型型材进行加工,对于一些结构尺寸较小的槽钢、工字钢等型材则无法使用。企业不得不另外购入针对小尺寸型钢的弯管机进行型材加工,这样不仅限制了原有设备的适用性,造成不必要的资源浪费,而且还给企业增加了不必要的经济投资,同时也增加了设备的维护率。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大型弯管机只能对结构较大的型材进行加工,而无法对小尺寸构件进行加工,造成弯管机适用性受限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弯管机用多功能轮套。 本技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完成:一种弯管机用多功能轮套,包括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套体,其特征在于每一套体设为中空圆柱体,且中空圆柱体上下设为敞口,中空圆柱体内径与主动轮及从动轮外径相适应,中空圆柱体底缘与主动轮和从动轮底部轮缘相接但不相连,中空圆柱体外壁设有多条间隔设置的圆箍,两两圆箍之间形成凹槽。以便将尺寸较小的型材放置于主动轮和从动轮套体外壁对应的凹槽内,从而使大型弯管机能够对小尺寸形材进行弯制加工,增加了弯管机的适用范围。 所述套体设为中空圆柱体,且中空圆柱体上下设为敞口,中空圆柱体内径与主动轮及从动轮外径相适应,中空圆柱体底缘与主动轮和从动轮底部轮缘相接但不相连,以便加工小尺寸型材时,分别将套体套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当加工大尺寸型材时则将其取下,而用原有的主动轮和从动轮进行加工。 所述套体顶部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限位组件,主动轮和从动轮顶面设有与限位组件相配合的多个挡件组,以便使用套体时,通过其顶部的限位组件与挡件组的配接,将套体牢固地固定在主、从动轮上,从而避免套体与主、从动轮之间出现打滑问题。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与套体内壁相连的水平块,水平块顶部设有与套体内壁相连的支撑块,水平块与支撑块互为垂直并相连,以便通过水平块进行限位,通过支撑块提高架构刚性。 所述挡件组包括与主动轮和从动轮顶面垂直的两竖直块,两竖直块互为90度设置,并在两竖直块间构成槽口,该槽口与限位组件中的水平块相配接,从而起到限位阻挡的作用,防止打滑。 所述挡件组上的槽口方向与套体旋转方向相反。 所述圆箍与圆箍间的间距设为多个不同尺寸,以便适应不同形状及大小尺寸的型材。 所述限位组件设为四组,并分别对称设于套体顶部内壁上,与之配接的挡件组也设为四组,并分别对称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顶面。 所述主动轮和从动轮呈品字形设置三个,其中两个主动轮与液压装置相连,另一个从动轮为固定设置。 本技术具有下列优点和效果:采用上述方案,可方便地在加工小尺寸型材时,只需将轮套套于弯管机的主动轮和从动轮上,即可通过轮套外壁面上的凹槽加工小型型材,大大提高了弯管机的适用范围和使用效率,真正做到一机多用,为企业节约了设备投资经费。同时,不用对弯管机本身进行任何大的改造就能达到目的,保证了弯管机的正常运行。当加工大尺寸型材时则将轮套取下,而用原有的主动轮和从动轮进行加工即可。实为一理想的多功能轮套。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之剖视图; 图2为本技术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本技术提供的弯管机用多功能轮套,包括套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套体,其中主动轮和从动轮呈品字形设置于弯管机10上,两个主动轮与液压装置相连,另一个从动轮为固定设置,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2上的套体6都是一样的,在此只就从动轮2上的套体6进行描述:每一套体6沿其外壁设有四条间隔设置的圆箍7,两两圆箍7之间形成凹槽8,套体6设为中空圆柱体,且中空圆柱体上下设为敞口,中空圆柱体内径与从动轮2外径相适应,中空圆柱体底缘与从动轮2底部轮缘相接但不相连,套体6顶部内壁上间隔设有四个限位组件,从动轮2顶面间隔设有与所述限位组件相配合的多个挡件组;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与套体6内壁相连的水平块4,水平块4顶部设有与套体6内壁相连的支撑块5,水平块4与支撑块5互为垂直并相连,挡件组包括与从动轮2顶面垂直的两竖直块3、9,两竖直块3、9互成90度设置,两竖直块3、9之间构成直角槽口,该槽口与限位组件中的水平块4相配接,挡件组上的槽口方向与套体6旋转方向相反,两两圆箍7间的间距(即凹槽8)设为多个不同尺寸,限位组件设为四组,并分别对称设于套体6顶部内壁上,与之配接的挡件组同样设为四组,并分别对称设于从动轮2顶面上。【权利要求】1.一种弯管机用多功能轮套,包括套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套体,其特征在于每一套体设为中空圆柱体,且中空圆柱体上下设为敞口,中空圆柱体内径与主动轮及从动轮外径相适应,中空圆柱体底缘与主动轮和从动轮底部轮缘相接但不相连,中空圆柱体外壁设有多条间隔设置的圆箍,两两圆箍之间形成凹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机用多功能轮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套体顶部内壁上间隔设有多个限位组件,主动轮和从动轮顶面设有与限位组件相配合的多个挡件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管机用多功能轮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与套体内壁相连的水平块,水平块顶部设有与套体内壁相连的支撑块,水平块与支撑块互为垂直并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管机用多功能轮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组包括与主动轮和从动轮顶面垂直的两竖直块,两竖直块互为90度设置,并在两竖直块间构成槽口,该槽口与限位组件中的水平块相配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弯管机用多功能轮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挡件组上的槽口方向与套体旋转方向相反。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弯管机用多功能轮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箍与圆箍间的间距设为多个不同尺寸。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弯管机用多功能轮套,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设为四组,并分别对称设于套体顶部内壁上,与之配接的挡件组也设为四组,并分别对称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顶面。【文档编号】B21D7/08GK204262116SQ201420651245【公开日】2015年4月1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4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4日 【专利技术者】秦寿良 申请人:云南昆钢钢结构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弯管机用多功能轮套,包括套设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上的套体,其特征在于每一套体设为中空圆柱体,且中空圆柱体上下设为敞口,中空圆柱体内径与主动轮及从动轮外径相适应,中空圆柱体底缘与主动轮和从动轮底部轮缘相接但不相连,中空圆柱体外壁设有多条间隔设置的圆箍,两两圆箍之间形成凹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寿良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昆钢钢结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