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反转切换设备及其散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297400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13:5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正反转切换设备的散热系统,包括一个壳体、至少一个风扇、至少一个隔板、至少一个散热模组和至少一个发热元件;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散热模组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穿设在所述隔板中并与所述发热元件接触;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壳体上。隔板设置在壳体中,可使壳体中的气流产生湍流,提高空气与散热模组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从而确保采用该散热系统的正反转切换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正反转切换设备的散热系统,包括一个壳体、至少一个风扇、至少一个隔板、至少一个散热模组和至少一个发热元件;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散热模组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穿设在所述隔板中并与所述发热元件接触;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壳体上。隔板设置在壳体中,可使壳体中的气流产生湍流,提高空气与散热模组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从而确保采用该散热系统的正反转切换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专利说明】正反转切换设备及其散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正反转切换设备及其散热系统。
技术介绍
现有的正反转切换设备通常存在体积大、散热效率的问题。为了减小体积,通常会降低散热效率。然而,散热效率较低易导致设备内部温度升高,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紧凑且散热效率高的正反转切换设备及其散热系统。 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用于正反转切换设备的散热系统,包括一个壳体、至少一个风扇、至少一个隔板、至少一个散热模组和至少一个发热元件;所述隔板设置在所述壳体中;所述散热模组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穿设在所述隔板中并与所述发热元件接触;所述风扇安装在所述壳体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模组包括一个第一散热器和至少一个第二散热器;所述第一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壳体上;所述第二散热器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器上,且所述发热元件夹设在所述第二散热器与所述第一散热器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散热器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安装孔;所述散热模组还包括穿设在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第二安装孔中的螺栓。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一个基板、两个侧板和一个盖板;所述两个侧板设置在所述基板的相对两侧;所述盖板安装在所述两个侧板上并与所述基板相对且间隔设置; 所述隔板包括一个基部、至少一个开口部、至少一个固定部和至少一个安装部;所述基部在所述两个侧板之间延伸;所述开口部形成在所述基部上;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安装部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基部上;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基板连接;所述安装部与所述第二散热器连接; 所述散热模组还包括多个安装板;所述多个安装板间隔地设置在所述基板上并位于所述开口部中;所述第一散热器设置在所述多个安装板上。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折边上形成有至少一个缺口 ;所述隔板还包括两个端部;所述两个端部形成在所述基部上相反的两端;所述两个端部位于所述缺口中;所述开口部形成在所述两个端部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和所述安装部为间隔地形成在所述基部上的折边。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系统进一步包括至少一个支撑杆和至少一个连接件;所述支撑杆设置在所述两个侧板之间;所述连接件将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或所述第二散热器与所述支撑杆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器和所述第二散热器与所述发热元件电性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热系统进一步包括一个第一导电端子、至少一个第二导线端子和一个第一导电体;所述第一导电端子和所述第二导线端子绝缘地设置在所述基板上;所述第一导电端子通过所述第一导电体与所述第二散热器电性连接;所述第二导线端子与所述第一散热器电性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个散热模组包括两个所述散热模组;两个所述散热模组穿设在所述隔板中;所述第一导电体呈U型;所述第一导电体同时与两个所述散热模组中的两个所述第二散热器电性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两个所述第二散热器分别设有至少一个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一导电体通过穿设在所述第二连接孔中的螺栓安装在两个所述散热模组上并位于两个所述散热模组之间。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散热模组包括两个所述第二散热器;在每个散热模组中,两个所述第二散热器间隔地设置在所述第一散热器上。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发热元件包括二极管。 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正反转切换设备,包括上述的散热系统。 根据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的正反转切换设备及其散热系统将隔板设置在壳体中,可使壳体中的气流产生湍流,提高空气与散热模组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从而确保采用该散热系统的正反转切换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用于正反转切换设备的散热系统的不意图。 图2为图1中散热系统移除盖体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另一角度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第一散热器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第二散热器的放大示意图。 图6为图1中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安装在壳体上时的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第一散热器、第二散热器的电联接关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图1所不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中用于正反转切换设备的散热系统的不意图。图2为图1中散热系统移除盖体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用于正反转切换设备的散热系统100 (以下简称散热系统100)包括一个壳体110、至少一个风扇120、至少一个隔板130、至少一个散热模组150和至少一个发热元件如二极管180 (如图6所示)。其中,散热模组150设置在壳体110中并与发热元件如二极管180接触以吸收发热元件如二极管180产生的热量;风扇120可驱动空气在壳体120中流动从而将散热模组150吸收的热量散发到壳体110的外部,从而降低发热元件如二极管180的温度;隔板130设置在壳体110中并可使壳体120中的气流产生湍流,提高空气与散热模组150之间的热交换效率,从而确保采用该散热系统100的正反转切换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壳体110具有一个第一风口 112和一个第二风口 113。第一风口 112和第二风口 113可形成在壳体110的相对两端。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壳体110大致成管状,可包括一个基板1101、两个侧板1102和一个盖板1103。两个侧板1102大致垂直地形成在基板110的相对两侧。每个侧板1102的自由端箱内弯折形成一个折边1104。折边1104可用于通过螺栓等可拆卸的安装盖板1103。此外,每一折边1104上可形成有至少一个缺口 1105,用于安装隔板130。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在从第一风口 112到第二风口 113的方向上,在每一折边1104上间隔形成有多个缺口 1105,用于安装多个隔板130。 风扇120可通过一个风扇安装架122安装在壳体110上,并位于第一风口 112处。 隔板130设置在壳体110中。具体地,如图2、图3和图6所示,隔板130大致呈板状,包括一个基部131、两个端部133、至少一个间隔部135、至少一个开口部136、至少一个固定部137和至少一个安装部138。基部131在两个侧板1102之间延伸,可大致垂直于从第一风口 112到第二风口 113的方向。两个端部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正反转切换设备的散热系统(100),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壳体(110)、至少一个风扇(120)、至少一个隔板(130)、至少一个散热模组(150)和至少一个发热元件(180);所述隔板(130)设置在所述壳体(110)中;所述散热模组(150)设置在所述壳体(110)中、穿设在所述隔板(130)中并与所述发热元件(180)接触;所述风扇(120)安装在所述壳体(110)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忠宝叶进东郝玉亮姚丙义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电气传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