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95964 阅读: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15 12: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尺子,包括尺子本体,所述尺子本体上一侧设置有第一刻度条,所述尺子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使得所述尺子本体的背面形成第一倒角结构;所述背面指的是当所述尺子使用时,所述尺子本体上与被测物相贴合的一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尺子,在使用时,尺子本体的背面与被测物贴合,同时,尺子本体的背面具有第一倒角结构,第一倒角结构与被测物之间就具有一间隙,使用者就可以通过该间隙将尺子本体翘起或掰起,如此以方便尺子本体的拿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尺子,包括尺子本体,所述尺子本体上一侧设置有第一刻度条,所述尺子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使得所述尺子本体的背面形成第一倒角结构;所述背面指的是当所述尺子使用时,所述尺子本体上与被测物相贴合的一面。本技术提供的尺子,在使用时,尺子本体的背面与被测物贴合,同时,尺子本体的背面具有第一倒角结构,第一倒角结构与被测物之间就具有一间隙,使用者就可以通过该间隙将尺子本体翘起或掰起,如此以方便尺子本体的拿起。【专利说明】尺子
本技术涉及文具,具体涉及一种尺子。
技术介绍
尺子是常用文具之一,现有的尺子,包括一个长条形或三角形的尺子本体,尺子本体的一个长条边上设置有刻度条,现有技术中,为便于使用时的尺寸对准,尺子本体上用于与被测物贴合的背面均设计成平面。 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在于,使用结束时,由于尺子本体的背面与被测物相贴合,且尺子本体上没有着力点,尺子本体较难从被测物上拿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尺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尺子较难被拿起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尺子,包括尺子本体,所述尺子本体上一侧设置有第一刻度条,所述尺子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使得所述尺子本体的背面形成第一倒角结构;所述尺子上并列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圆心与所述第一刻度条的刻度值相对应。 其中,所述背面指的是当所述尺子使用时,所述尺子本体上与被测物相贴合的一面。 上述的尺子,还包括第二刻度条,所述第二刻度条设置于所述尺子本体上与所述第一刻度条相对的一侧,所述第二刻度条与所述第一刻度条的刻度值方向相反。 上述的尺子,所述尺子本体上与所述第一倒角结构相邻或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面,所述第二斜面使得所述尺子本体的正面形成第二倒角结构; 其中,所述正面指的是所述尺子本体上与所述背面相对的一面。 上述的尺子,所述第一倒角结构的倒角角度为60度。 上述的尺子,所述第二倒角结构的倒角角度为60度。 上述的尺子,还包括橡胶垫和设置于所述橡胶垫中心的立柱,所述橡胶垫套接于多个所述通孔中的任一个,所述立柱的高度值大于等于所述通孔的深度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尺子,在使用时,尺子本体的背面与被测物贴合,同时,由于尺子本体的背面具有第一倒角结构,第一倒角结构与被测物之间就具有一间隙,使用者就可以通过该间隙将尺子本体翘起或掰起,如此以方便尺子本体的拿起。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尺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尺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尺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尺子的俯视图; 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尺子翻转180度后的俯视图; 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尺子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尺子本体;2、第一刻度条;3、第一斜面;4、第二刻度条;5、第二斜面;6、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尺子,包括尺子本体1,尺子本体I上一侧设置有第一刻度条2,尺子本体I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面3,第一斜面3使得尺子本体I的背面形成第一倒角结构;背面指的是当尺子使用时,尺子本体I上与被测物相贴合的一面。 具体的,尺子本体I上同时设置有第一刻度条2和第一斜面3,其中,第一斜面3设置于尺子本体I背面上两个端面的交接处,第一斜面3使得尺子本体I的背面形成第一倒角结构。如图1所示,第一倒角结构与第一刻度条2可以位于尺子本体I的同一侧,如此在尺子使用时,尺子本体I上开有第一刻度条2的一侧悬空,划线的油墨不会因为尺子的移动而在被测物(如白纸)上产生墨迹拖痕;很显然的,第一倒角结构与第一刻度条2也可以位于尺子本体I上的不同侧。本实施例提供的尺子在使用时,尺子本体I的背面与被测物相贴合,尺子本体I背面的第一倒角结构就与被测物之间具有一间隙,使用结束时,可在尺子本体I的正面上与第一倒角结构相对应的部位施加压力,由于杠杆作用,尺子本体I就会被翘起。如此便于尺子的拿取;在拿取时,也可将手指或指甲伸入前述的间隙,这样可直接将尺子本体I掰起。相比现有技术,本实施例提供的尺子更便于从被测物上拿起。 很显然的,本实施例提供的尺子不仅适用于长条状的尺子本体1,也适用于具有三角形或其它外形的尺子本体I。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还包括第二刻度条4,第二刻度条4设置于尺子本体I上与第一刻度条2相对的一侧,第二刻度条4与第一刻度条2的刻度值方向相反。两个刻度条的刻度值方向相反,其中一个刻度值方便擅长左手者(俗称左撇子)使用。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刻度条2和第二刻度条4都设置于尺子本体I上同一面上时,上述第一倒角结构对两个刻度条都有作用,当两个刻度条位于尺子本体I上不同面时,与大多数的右手使用者不同,左手使用者会将设计时尺子的正面与被测物贴合,此时,进一步的,如图3-6所示,尺子本体I上与第一倒角结构相邻或相对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斜面5,第二斜面5使得尺子本体I的正面形成第二倒角结构;正面指的是尺子本体I上与背面相对的一面,如此,当左手擅长者将尺子的正面贴合到被测物上使用时,本实施例提供的尺子既方便左手使用者的使用,又方便其拿起尺子。 此处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正面和背面是针对使用者中大多数擅长右手者而言的,背面是尺子上与被测物贴合的一面,正面是与背面相对的一面,但是,针对擅长左手者,由于其使用习惯的不同,其使用时会将实施例中尺子的正面贴合被测物。 本实施例中,优选的,第一倒角结构和第二倒角结构的倒角角度为60度。即第一斜面3与正面的夹角为30度,第二斜面5与背面的夹角为30度,这个角度能够使得尺子本体I较为方便的拿起。 本实施例中,更进一步的,尺子上并列设置有多个通孔6,通孔6的圆心与第一刻度条2的刻度值相对应。使用时,将柱状物插入其中一个通孔6,将笔插入另外一个通孔6,保持柱状物不动,转动笔即可画圆,使得尺子能够提供画圆的功能。 本实施例中,再进一步的,还包括橡胶垫和贯穿橡胶垫中心的立柱,橡胶垫套接于多个通孔6中的任一个,立柱的高度值大于等于通孔6的深度值。如在通孔6的孔壁上开设凹槽,橡胶垫上设置有环状凸起,橡胶垫通过环状凸起与通孔6的孔壁转动连接,如此在使用时,使用者压住立柱,然后转动尺子,通过笔即可画出圆形,如此设置的优点在于,设置专用的立柱能够提升画圆的精度。 以上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技术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偏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上述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尺子,包括尺子本体,所述尺子本体上一侧设置有第一刻度条,其特征在于,所述尺子本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面,所述第一斜面使得所述尺子本体的背面形成第一倒角结构;所述尺子上并列设置有多个通孔,所述通孔的圆心与所述第一刻度条的刻度值相对应;其中,所述背面指的是当所述尺子使用时,所述尺子本体上与被测物相贴合的一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雅殷浩李菊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新华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