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孜平专利>正文

可调式车内杯具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9182 阅读:25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可调式车内杯具座,主要由一固定板,一盖板,一左、右夹臂及一夹臂杆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全部构件包含弹性簧片,均是以耐热、强韧塑胶一次模制成型制作的,且直接穿套枢扣,即可组合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构造简单,装配容易快速;其两夹臂的作调整开口大小动作也十分便利、迅速;同时,又不易使两夹臂磨损而出现故障,失去可调整其开口大小的功能。此外,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固定板上装有一锁设有一夹具的“I”形金属板条,可方便地夹设在车内冷风机出风口上或直接钩挂在车窗上。(*该技术在200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水杯卡座,特别是指一种用于车内具有可调功能的杯具座。普通的车内用杯具座,多为固定式,大小固定,不能作宽窄调整,造成口径大的杯子放不进,口径小的放入后,易因行车中急转弯或急刹车而发生倾倒、掉落的情形,非常不便。最近有一种“可伸缩式车内茶杯座”(美国专利第4,282,211号),然而,该种产品的结构十分复杂,需要在茶杯座的固定板上钉固两钢质簧片,作为两活动夹臂与盖板的定位用。此结构不仅装配制作十分不便,且在使用调整中,两个塑胶质夹臂上所设的三组凹入弧形槽,在与钢质簧片上的定位凸钮摩擦时,极易发生磨损,使得两夹臂无法定位,失去调整功能。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可调式车内杯具座。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一矩形固定板,板体上设有数个鱼眼孔,在正面上、下缘两侧分设一对突耳片,其中上对突耳片中央各设一孔;下对突耳片外侧分设一突轴,在下方两侧转角处,各设有一缺缘,板体背面中央上侧,设一凹穴,该凹穴两侧,设有一对倒长“L”形承缘,板体正面中央上侧与背面凹穴相对应位置处,设有一与凹穴贯通的矮“U”形缺口,并穿有一长“I”形金属板条;一盖板,在前方与左右两侧边缘及近后侧边缘上,均分别设有承缘的板体,在左右两侧承缘的后终端,分别设有一孔,并与固定板板体下对突耳片枢扣连结。左、右夹臂,为一约呈弧形的对应状杆体,一夹臂杆,其两端分别设短突轴杆体,枢、套装左、右夹臂后,再靠杆体两端的突轴来枢扣在固定板板体上缘两侧的突耳片上,并可收、折在固定板上及作与固定板成90°的水平状态动作;其特征在于固定板直接由板体正面上、下两侧,分别延伸设一对斜向上、下方的弹片;夹臂在内、后端设有与夹臂杆杆体形状对应的孔的套筒,且在其套筒内缘延伸设在下侧突台的弹片;夹臂杆,为一呈方形且实心的杆体,杆体上面设有数个弧形齿的齿条面,在该杆体正面中央设有一分隔突台。该夹臂杆的杆体形状可为长方形、扁“O”形、扁“D”形的实心杆体。在固定板的下对突耳片上的突轴和夹臂杆两端的短突轴端面,均具有一半的斜面。在长“I”形金属板条上,锁设有一夹具。本技术的全部构件包含弹性簧片,均是以耐热、强韧塑胶一次模制成型制作的,且直接穿套枢扣,即可组合完成。本技术构造简单,装配容易快速;其两夹臂的作调整开口大小动作也十分便利、迅速;同时,又不易使两夹臂磨损而出现故障,失去可调整其开口大小的功能。此外,由于本技术固定板上装有一个锁设有一夹具的“I”形金属板条,可方便地夹设在车内冷风机出风口上或直接钩挂在车窗上。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左、右夹臂及夹臂杆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本技术左、右夹臂及夹臂杆的组合立体图。图4为本技术固定板及装有夹具的长I形金属板条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收折成小型形状时的立体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主要由一固定板1,一盖板2,一左、右夹臂3a、3b,及一夹臂杆4构成。其中,固定板1(如图1、图4所示);呈矩形板体,在板体10上设有数个鱼眼孔11,以供穿设螺钉,将本技术固定在车内使用;在板体10的正面上、下缘两侧,分别设有一突耳片12、13,其中上对突耳片12中央各设一孔14,以供枢扣装置一夹臂杆4,下对突耳片13的外侧,分别设有一突轴15,用来枢扣装置盖板2,同时,为便于扣装结合盖板2,在板体10下方两侧转角处,各设有一缺缘16。如图1所示,盖板2在前方与左、右两侧边缘及近后侧边缘上,均分别设有承缘21、22、23及24的板体,在板体20左右两侧承缘22、23的后终端,分设一孔25,以此于固定板板体10下对耳片13枢扣连接,并可作折盖在固定板1(如图5所示)或与其成90°水平使用状态。如图2所示,左、右夹臂3a、3b的形状,构造对应相同,均为一约呈弧形的杆体30,在其内(后)端设有与夹臂杆4的杆体40形状对应孔的套筒31,且在套筒31的内缘,延伸设有一在下侧设的突台33的弹片32。如图2所示,夹杆4为一呈方形且实心,在两端分别设有短突轴41a、41b构成的杆体,并在杆体40上面,设有数弧形齿的齿条面42,在杆体40正面中央,设有一分隔突台43。本技术的全部构件1均为耐热,强韧塑胶一次模制成型制作,固定板1上必须设有弹片,如图1及图4所示,是直接由板体10正面上、下侧,分别延伸设一对斜面上、下方的弹片18a、18b构成。在装配中,如图3所示,先将左、右两夹臂3a、3b同时穿套在一夹臂杆4上,然后再将一夹臂杆4的杆体40两端的短轴41a、41b枢扣在固定板板体10正面上缘两侧的突耳片12上,最后将盖板2的板体20的左、右两侧承缘后终端上的孔25与固定板板体正面下缘两侧突耳边13上的突轴15枢接,装配即完毕。当左、右夹臂3a、3b套装在一夹臂杆4上时(如图3所示),能够随意作调整开口大小的动作,同时又可依靠套筒31内设有弹片下侧突台33,嵌在夹臂杆杆体40齿条面42的齿槽内,保持定位固定状态。由于本技术的固定板1是直接在板体10上,一并模压制成的两对弹片18a、18b,故无需使用者另行钉固簧片,便可承住左、右两夹臂3a、3b和一盖板2,保持如图1所示的与固定板1成90°角的水平状态,或分别向下、向上折合在固定板板体上的小型状态(如图5所示)。夹臂杆4和盖板2可方便容易地与固定板1枢扣连接,固定板1的下对突耳片13上的突轴15和两夹臂3a、3b两端的短突轴41a、41b端面,均设有约一半的斜面17、44。同时,由于夹臂杆4主要为同步驱动左、右两夹臂3a、3b而设故其杆体40形状,亦可设置为长方形,扁“U”或扁“D”形的实心杆体。本技术除可以用钉固方式设在车内,还可以夹置在车内冷风出口上或直接钩挂在车窗上使用,如图4所示,板体10背面中央上侧,设有一凹穴19在凹穴两侧,设一对倒长“L”形承缘191,在板体10正面中央上缘的前述凹穴19对应位置,设一与凹定贯通的矮“U”形缺口192,穿设有一锁设一夹具51的长“I”形金属板条,可将夹具51夹在车内冷气出风口上,或拆下夹具直接钩挂在车窗上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可调式车内杯具座,它包括一矩形固定板,板体上设有数个鱼眼孔,在正面上、下缘两侧分设一对突耳片,其中上对突耳片中央各设一孔;下对突耳片外侧分设一突轴,在下方两侧转角处,各设有一缺缘,板体背面中央上侧,设一凹穴,该凹穴两侧,设有一对倒长“L”形承缘,板体正面中央上侧与背面凹穴相对应位置处,设有一与凹穴贯通的矮“U”形缺口,并穿有一长“I”形金属板条;一盖板,在前方与左右两侧边缘及近后侧边缘上,均分别设有承缘的板体,在左右两侧承缘的后终端,分别设有一孔,并与固定板板体下对突耳片枢扣连结。左、右夹臂,为一约呈弧形的对应状杆体,一夹臂杆,其两端分别设短突轴杆体,枢、套装左、右夹臂后,再靠杆体两端的突轴来枢扣在固定板板体上缘两侧的突耳片上,并可收、折在固定板上及作与固定板成90°的水平状态动作;其特征在于固定板直接由板体正面上、下两侧,分别延伸设一对斜向上、下方的弹片;夹臂在内、后端设有与夹臂杆杆体形状对应的孔的套筒,且在其套筒内缘延伸设在下侧突台的弹片;夹臂杆,为一呈方形且实心的杆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式车内杯具座,它包括:一矩形固定板,板体上设有数个鱼眼孔,在正面上、下缘两侧分设一对突耳片,其中上对突耳片中央各设一孔;下对突耳片外侧分设一突轴,在下方两侧转角处,各设有一缺缘,板体背面中央上侧,设一凹穴,该凹穴两侧,设有一对倒 长“L”形承缘,板体正面中央上侧与背面凹穴相对应位置处,设有一与凹穴贯通的矮“U”形缺口,并穿有一长“I”形金属板条;一盖板,在前方与左右两侧边缘及近后侧边缘上,均分别设有承缘的板体,在左右两侧承缘的后终端,分别设有一孔,并与固定板板体 下对突耳片枢扣连结。左、右夹臂,为一约呈弧形的对应状杆体,一夹臂杆,其两端分别设短突轴杆体,枢、套装左、右夹臂后,再靠杆体两端的突轴来枢扣在固定板板体上缘两侧的突耳片上,并可收、折在固定板上及作与固定板成90°的水平状态动作;其特征 在于:固定板直接由板体正面上、下两侧,分别延伸设一对斜向上、下方的弹片;夹臂在内、后端设有与夹臂杆杆体形状对应的孔的套筒,且在其套筒内缘延伸设在下侧突台的弹片;夹臂杆,为一呈方形且实心的杆体,杆体上面设有数个弧形齿的齿条面,在该杆体正面中央设有一分隔突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孜平
申请(专利权)人:黄孜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