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固定夹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81276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9 14: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把手固定夹持结构,其具有把手及固定组,固定组装设于把手的容槽内部,固定组具有塞体、固定弹片及定位片,固定弹片装设于塞体的容置座,定位片的定位榫穿设固定弹片的定位孔;透过固定弹片的活动部因组设时造成的变形位移,令门板的联动杆易于穿设活动部的贯孔,待装设过程结束,活动部恢复原位从而卡设联动杆,藉以达成门板把手的装设,因而可快速且便利的完成把手的组装,同时亦免除把手与门板侧面间隙现象的产生,以改善现有技术,组装的不便、把手与门板间易于产生间隙,以及因螺接方式连接把手及联动杆,所造成组装时间耗费的缺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把手固定夹持结构,其具有把手及固定组,固定组装设于把手的容槽内部,固定组具有塞体、固定弹片及定位片,固定弹片装设于塞体的容置座,定位片的定位榫穿设固定弹片的定位孔;透过固定弹片的活动部因组设时造成的变形位移,令门板的联动杆易于穿设活动部的贯孔,待装设过程结束,活动部恢复原位从而卡设联动杆,藉以达成门板把手的装设,因而可快速且便利的完成把手的组装,同时亦免除把手与门板侧面间隙现象的产生,以改善现有技术,组装的不便、把手与门板间易于产生间隙,以及因螺接方式连接把手及联动杆,所造成组装时间耗费的缺失。【专利说明】把手固定夹持结构
本技术是一种装配于门板的把手,特别涉及一种把手固定夹持结构。
技术介绍
门板把手,为一种日常生活常见设施,请参照图11所示,通常设置在建筑物出入口的门板30上,并且于门板30的相对二侧面各自装设门内把手40及门外把手50,透过用户手部驱动把手,以联动装设于门板30的锁具内的机构(图中未示)控制锁舌31的伸缩,再配合位在建筑物出入口的门框因而达成控制门开关的目的。 请参照图12所示,门板30的锁舌31透过联动杆32的转动而带动运作,联动杆32为一断面呈矩形的杆,联动杆32的相对二端部凸伸出门板30的二侧面,并且分别容设于门内把手40安装部41的容槽411及门外把手50安装部51的容槽511,联动杆32的第一锁固孔321对应安装部41的固定孔412,经由螺丝(图中未示)穿设固定孔412而组设于锁固孔321以连接门内把手40与联动杆32,联动杆32的第二锁固孔322对应门外把手50安装部51的固定孔512,并且以螺丝(图中未示)穿设固定孔512而组设于第二锁固孔322以连接门外把手50与联动杆32 ;门内把手40的第一面板42以第一尖尾自攻牙螺丝421穿设并且连接于门板30,门外把手50的第二面板52以第二尖尾自攻牙螺丝521穿设并且连接于门板30,第一面板42及第二面板52做为门内把手40及门外把手50装设于门板30后的装饰。 然而,现有技术的门板把手于组装时,组装者需先于门板30内侧进行门内把手40的装设,将门内把手40安装部41的固定孔412与联动杆32的第一锁固孔321进行锁固定位后,再对门外把手50安装部51的固定孔512与联动杆32的第二锁固孔322进行锁固定位,意即组装者需先于门板30的内侧面进行门内把手40的装设,然后再于门板30外侧面装设门外把手50,而且在装设门外把手50时,组装者还须同时以一手扶持固定住已装设完成的门内把手40,以避免因装设门外把手50的施力而使门内把手40掉落的情形发生,此举使得门板把手的装设相当不便,同时,由于把手组装时,必须使把手的固定孔与联动杆的锁固孔确实对位后,方可以螺丝进行组设,因此反而造成把手的安装部与门板的侧面间易于产生间隙,此外,透过螺接方式以连接把手及联动杆32,延长组装门板把手所需的时间,造成现场组装人员为求施工迅速,而仅于门板内、外各自锁付一支螺丝以连接把手及联动杆32,或是,仅将螺丝穿设把手安装部的固定孔以抵顶于联动杆32外侧表可,而未锁入联动杆32的锁固孔,令日后使用者于拉曳门板把手施力过大时,便顺势将门板把手扯离联动杆32,造成使用上无谓的困扰。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中,因组装者需先后于门板的二侧进行把手的组装,所造成组装不便,并且,因把手的固定孔与联动杆的锁固孔的对位,而使把手与门板间易于产生间隙,此外,以螺接方式连接把手及联动杆,所造成组装时间耗费的缺失,藉由本技术技术手段的实施,使得门板把手之组装方便,并且避免组装后把手与门板侧面的间隙产生,更令把手的组装可快速完成。 为达成前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为设计一种把手固定夹持结构,具有一固定组及一把手;该固定组具有一塞体、一固定弹片及一定位片;该塞体的相对二端面贯穿形成一通孔,并由外缘壁面朝内凹陷形成一容置座,该塞体相对二端面间相应该容置座处凹陷形成一结合沟;该固定弹片具有一固定部、一活动部及一连结部,该连结部相对二端部各自连结该固定部及该活动部的一端部,该活动部的另一端朝向该固定部的另一端延伸,该固定部及该活动部各自贯穿形成一第一贯孔及一第二贯孔,该连接部贯穿形成一定位孔,该固定弹片容设于该塞体的容置座内部,该固定部及该活动部的另一端朝向该塞体底缘设置,该第一贯孔及第二贯孔对应该塞体的通孔;该定位片为一弯折片体,该定位片内缘侧面的中央处凸伸形成一定位榫,该定位片相对二端部为对合部,该定位片的内缘侧面覆设于该塞体的容置座,该对合部抵靠于该塞体的结合沟,该定位榫穿设该固定弹片连接部的定位孔;该把手具有一安装部,该安装部端面凹陷形成一容槽,该塞体及该定位片装设于该容槽的内部,该塞体底缘面抵靠该容槽内的底缘面,该塞体的侧面抵靠该容槽内缘壁面,该定位片的外缘面抵靠该容槽内的上缘面。 本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具有一顶抵件;该塞体底缘形成一穿孔,该穿孔相通于该容置座,该固定弹片的固定部及活动部的另一端朝向该塞体底缘的穿孔设置;该把手安装部的容槽底缘穿设形成至少一装设孔,该装设孔对应该塞体的穿孔;该顶抵件连接于该装设孔,该顶抵件的一端对应该塞体的穿孔,并且朝向该固定弹片的固定部及活动部的之另一端之间。 本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其中该顶抵件为一螺丝,该装设孔的内缘壁面形成内螺纹,该顶抵件螺设连接于该装设孔。 本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其中该把手进一步具有一握把,该握把连接于该安装部的另一端。 本技术进一步改进在于,其中该固定弹片的固定部及活动部所形成第一贯孔及第二贯孔的上下相对二内缘处各自形成锯齿。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透过固定弹片的活动部因联动杆穿设造成的变形位移,令联动杆易于穿设活动部的第二贯孔,待装设过程结束,活动部恢复原位从而卡设联动杆,藉以达成门板把手的装设,因而可快速且便利的完成把手的组装,同时亦免除把手与门板侧面间隙现象的产生,此外,更令门板把手与联动杆间的装设紧固,把手不会轻易脱离联动杆,以改善现有技术,因组装者需先后于门板的二侧进行把手的组装,所造成组装的不便,并且,因把手的固定孔与联动杆的锁固孔的对位,而使把手与门板间易于产生间隙,此夕卜,以螺接方式连接把手及联动杆,所造成组装时间耗费的缺失。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把手固定夹持结构的立体图; 图2是本技术把手固定夹持结构的组件分离图; 图3是本技术把手固定夹持结构的塞体上视图; 图4是本技术把手固定夹持结构的固定弹片侧剖视图; 图5是本技术把手固定夹持结构的组装剖视图; 图6是本技术把手固定夹持结构的另一组装剖视图; 图7是本技术把手固定夹持结构的再一组装剖视图; 图8是本技术把手固定夹持结构的固定弹片于装设过程的示意图; 图9是本技术把手固定夹持结构的固定弹片于装设过程的另一示意图; 图10是本技术把手固定夹持结构的固定弹片于装设过程的再一示意图; 图11是现有技术中把手装配俯视示意图; 图12是现有技术中把手装配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配合图式及本技术的较佳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把手固定夹持结构,其特征在于,具有一固定组及一把手;该固定组具有一塞体、一固定弹片及一定位片;该塞体的相对二端面贯穿形成一通孔,并由外缘壁面朝内凹陷形成一容置座,该塞体相对二端面间相应该容置座处凹陷形成一结合沟;该固定弹片具有一固定部、一活动部及一连结部,该连结部相对二端部各自连结该固定部及该活动部的一端部,该活动部的另一端朝向该固定部的另一端延伸,该固定部及该活动部各自贯穿形成一第一贯孔及一第二贯孔,该连接部贯穿形成一定位孔,该固定弹片容设于该塞体的容置座内部,该固定部及该活动部的另一端朝向该塞体底缘设置,该第一贯孔及第二贯孔对应该塞体的通孔;该定位片为一弯折片体,该定位片内缘侧面的中央处凸伸形成一定位榫,该定位片相对二端部为对合部,该定位片的内缘侧面覆设于该塞体的容置座,该对合部抵靠于该塞体的结合沟,该定位榫穿设该固定弹片连接部的定位孔;该把手具有一安装部,该安装部端面凹陷形成一容槽,该塞体及该定位片装设于该容槽的内部,该塞体底缘面抵靠该容槽内的底缘面,该塞体的侧面抵靠该容槽内缘壁面,该定位片的外缘面抵靠该容槽内的上缘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秀芸吴宜娟吴柏儒吴姵仪
申请(专利权)人:玮俐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