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杨树皮和果提取物及其新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80486 阅读:16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9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树皮和果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枫杨树皮和果提取物及其新用途,尤其是在抑制油茶炭疽病菌和链格孢属菌的新用途。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证明了枫杨树皮和果提取物对油茶中主要病原菌油茶炭疽病菌和链格孢具有良好的抑制效果,而且对人畜、生物不会造成危害,属于天然提取物,不污染环境,对油茶中主要病原体的综合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枫杨树皮和果提取物及其新用途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树皮和果的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特别涉及一种枫杨树皮和果提取物及其新用途,尤其是在抑制油茶炭疽病菌和链格孢属菌的新用途。
技术介绍
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C.)属于胡桃科Juglandaceae枫杨属PterocaryaKunth,《中国植物志》记载现代枫杨属包括8个种,其中五个种为中国特有种。其广泛分布于我国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为其中心栽培区,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适应性很强的树种。属于生长快、护堤护岸和造林绿化的树种之一。枫杨因其茎、叶、花和果等都具有独特的气味,在早期被当做农药用于防治病虫害。目前利用枫杨提取物对害虫的作用的研究越来越多,其提取物对夜蛾科中的斜纹夜蛾和棉铃虫成虫具有引诱作用,并对一些仓储害虫,如玉米象具有熏死效果,同时具有对病害的抑制作用;枫杨还是一味中药材,在对钉螺防治和抗癌作用的研究比较完善。油茶炭疽病菌(Collectotrichumgloeosporioides),链格孢(Alternariaalternata)隶属真菌的一个属,主要对油茶进行侵害。该病害在全国各油茶产区普遍发生,油茶的地上部位均可以受害,主要引起落果、落蕾、枝梢枯死等症状,病害落果率通常在20%左右,严重时高达40%以上。油茶(Camelliaoleifera)属山茶科(Theaceae)山茶属(Camellia),为多年生常绿小乔木,我国特有食用油料树种之一。油茶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各省,与油棕、油橄榄和椰子并称为世界四大木本食用油料植物。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对病虫害的防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自从农药应用到农业生产中,也带来了很多问题。如:污染环境、食品安全、抗药性的产生等。随着人们对健康意识的提高,解决农药残留量,努力开发新型的低残留的农药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植物源农药主要是利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包括植物本身和按活性结构合成的化合物及衍生物,使其免受或减轻病虫等有害生物为害的植物源制剂。本研究拟采用将枫杨提取物按照0.1和0.01g/ml的配比添加到PDA培养基,通过计算其抑菌率,确定提取物对病菌的作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利用枫杨提取物对油茶中油茶炭疽病菌和链格孢属病菌进行杀菌、抑菌的新用途。为了检测枫杨提取物对油茶病原菌的杀菌、抑菌的效果,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实验进行验证:利用不同溶剂(甲醇、乙酸乙酯和石油醚)的不同浓度的枫杨不同部位提取物对油茶两种主要病原菌进行抑制实验。本实验分别将枫杨提取物和培养基混合,配制0.1和0.01g/mL的培养基,接上实验用的菌种,在恒温下培养5天,计算抑菌效果。计算方法为抑菌率=(对照菌落直径-菌饼直径)-(处理菌落直径-菌饼直径)/对照菌落直径-菌饼直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申请人将结合各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新用途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各实施例中,原材料湖北枫杨(PterocaryahupehensisSkan)为2014年5-8月采集于湖北工程学院校内:取新鲜的枫杨皮、果、叶和去皮茎,分别放置于-60℃状态下,冷冻干燥,粉碎后,冷藏备用;油茶炭疽病菌C.gloeosprioides(GenBank登录号JX010152)、链格孢A.alternata(GenBank登录号KJ716876)均采于湖北省孝感市油茶苗木基地,采集病株后,经过分离、纯化与鉴定得到。植物源农药主要是利用植物中的活性成分包括植物本身和按活性结构合成的化合物及衍生物,使其免受或减轻病虫等有害生物为害的植物源制剂,其优点在于:专一性强,不伤害天敌,保护环境等。本研究采用将枫杨提取物按照0.1和0.01g/ml(浸膏重量含量)的配比添加到PDA培养基,通过计算其抑菌率,确定提取物对病菌的作用效果。实施例1:不同部位甲醇提取物对油茶两种主要病菌的抑制作用取上述经过粉碎后,保存的枫杨叶、树皮、去皮茎和果粉末各50g分别加入8倍重量的甲醇(99.5%,天津博迪),在38℃下利用超声波抽提10分钟,后放置在常温下(25℃)浸提72小时后过滤,于40℃状态下,利用真空旋转蒸发仪将提取得到的浸提液浓缩至浆状或膏状之后,用甲醇溶解浆状物或膏状物,离心后取清液,再将清液减压浓缩至甲醇的质量百分比含量低于20%,得浸膏。称取一定量浸膏,溶解在甲醇中得到2倍浸膏体积量的浸膏甲醇溶液。取50ml(或5ml)的浸膏甲醇溶液加入到快要冷却的(约50℃)100mlPDA培养基中,摇匀后倒入培养皿中使其培养基中含有提取物的浓度到达0.1(或0.01)g/ml(指浸膏重量含量),待培养基冷却后,分别取直径为0.6cm的C.gloeosprioides和A.alternata菌饼接入不同的培养皿中间,利用空白溶剂(即甲醇)作为对照,每皿三个重复,放置于生化培养箱中培养,培养条件28±2℃,五天后,用十字交叉法测量菌丝直径,计算其抑菌率。计算方法为:抑菌率=(对照菌落直径-菌饼直径)-(处理菌落直径-菌饼直径)/对照菌落直径-菌饼直径。结果显示:采用甲醇对枫杨不同部位进行提取,利用其提取物对两种不同病原菌的反复试验,确定了枫杨树皮和果的杀菌、抑菌效果(见表1)。枫杨不同部位甲醇提取物实验发现,树皮和果的提取物对两种菌的抑菌效果显著高于其他部位提取物。表1枫杨不同部位甲醇提取物对油茶病原菌的抑制效果注:表中不同字母表示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施例2: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油茶两种主要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取枫杨树果、叶、皮、去皮茎处于-60℃状态下,冷冻干燥后,粉碎,称取50g,分别浸泡于400g乙酸乙酯(99.5%,湖北仙桃第一化工厂)中,在38℃下利用超声波抽提10分钟,后放置在常温下(25℃)浸提72小时后过滤,于40℃状态下,利用真空旋转蒸发仪将提取得到的浸提液浓缩至浆状或膏状之后,除更换了提取溶剂以外,后续处理成浸膏、具体抑菌试验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均与实验例1中所述相同,利用空白溶剂(即乙酸乙酯)作为对照。实验结果见表2,枫杨不同部位乙酸乙酯提取物实验发现,树皮和果的提取物对两种菌的抑菌效果显著高于其他提取物。表2枫杨不同部位乙酸乙酯提取物对油茶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注:表中不同字母表示存在显著差异(P<0.05)实施例3:石油醚取物对油茶两种主要病原菌的抑制作用取枫杨树果、叶、皮、去皮茎处于-60℃状态下,冷冻干燥后,粉碎,称取50g,分别浸泡于400g石油醚(沸程30-60℃,天津恒兴)中,在38℃下利用超声波抽提10分钟,后放置在常温下(25℃)浸提72小时后过滤,于40℃状态下,利用真空旋转蒸发仪将提取得到的浸提液浓缩至浆状或膏状之后,除更换了提取溶剂以外,后续处理成浸膏、具体抑菌试验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均与实验例1中所述相同,利用空白溶剂(即石油醚)作为对照。实验结果见表3,枫杨不同部位石油醚提取物实验发现,树皮和果的提取物对两种菌的抑菌效果显著高于其他提取物。表3枫杨不同部位石油醚提取物对油茶病原菌的抑菌效果注:表中不同字母表示存在显著差异(P<0.0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枫杨提取物在制备抑制油茶病原菌中的应用。

【技术特征摘要】
1.湖北枫杨提取物在抑制油茶病原菌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茶病原菌为炭疽病菌或链格孢;所述提取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新鲜的枫杨树皮放置于-60℃状态下,冷冻干燥,粉碎后,冷藏备用;在上述经过粉碎后保存的枫杨树皮加入8倍重量的溶剂,在38℃下利用超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林史红安王立华李国元傅本重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工程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