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式起吊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79252 阅读:87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9 12: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起吊支架,主要用于吊装技术领域。两个吊臂沿水平方向并排并穿过矩形管,在两个吊臂和矩形管的上分别布置并焊接吊耳。两个斜拉杆在顶部及底部分别与两个吊臂和多级液压油缸铰接;两个斜拉杆之间也进行铰接。两个圆管分别插入另两个圆管中形成两组圆管,两组圆管在顶部及底部分别与两个吊臂和多级液压油缸铰接。在两个吊臂和矩形管之间、两组圆管之间分别连接销轴。在吊臂、斜拉杆、圆管、多级液压油缸之间分别铰接螺栓、螺母紧固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吊臂长度、截面高度即截面惯性矩、吊耳位置可调节,可适应不同的起吊间距和被吊结构物的重心位置,而且还保证了在吊臂变长的情况下依然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节式起吊支架,主要用于吊装
。两个吊臂沿水平方向并排并穿过矩形管,在两个吊臂和矩形管的上分别布置并焊接吊耳。两个斜拉杆在顶部及底部分别与两个吊臂和多级液压油缸铰接;两个斜拉杆之间也进行铰接。两个圆管分别插入另两个圆管中形成两组圆管,两组圆管在顶部及底部分别与两个吊臂和多级液压油缸铰接。在两个吊臂和矩形管之间、两组圆管之间分别连接销轴。在吊臂、斜拉杆、圆管、多级液压油缸之间分别铰接螺栓、螺母紧固件。本专利技术的吊臂长度、截面高度即截面惯性矩、吊耳位置可调节,可适应不同的起吊间距和被吊结构物的重心位置,而且还保证了在吊臂变长的情况下依然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专利说明】一种可调节式起吊支架
本专利技术涉及吊装
,尤其涉及一种两点起吊的可调节式起吊支架。
技术介绍
在对大型结构物进行起吊时,通常会采用多点起吊的方式,这主要考虑到两方面因素:a)为了防止采用单点起吊时由于吊点部位受力集中而导致被吊结构物发生破坏;b)由于在被吊结构物的重心垂线方向不方便布置起吊点,只能多点起吊。在采用多点起吊时,由于吊绳之间存在一定角度,因此被吊结构物除了承受吊绳的垂向力作用外,还会受到吊绳水平方向的拉力,当水平拉力大到一定程度会对被吊结构物的强度产生不利影响。为了避免这种不利影响,可以在起吊时采用起吊支架,起吊支架与被吊结构物之间采用垂直连接,从而消除了吊绳水平拉力的影响,并达到对被吊结构物进行保护的目的。 传统的起吊支架多为固定式,结构形式简单,不具备调节功能,即使能够调节,调节功能也比较简单,一般是在起吊支架上布置多个吊耳并通过不同吊耳间进行配合来改变起吊间距或是适应被吊结构物的重心,通常其截面高度不能调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式起吊支架,吊臂长度可调节,适用于不同的起吊间距;截面高度即截面惯性矩可自动调节,截面高度可随吊臂变长而增加,保证在吊臂变长的情况下依然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吊耳位置可调,可匹配和适应被吊结构物的重心位置。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调节式起吊支架,包括左右两个吊臂、左中右三个吊耳、一个矩形管、两个斜拉杆、一个多级液压油缸、四个圆管、三个销轴以及七组螺栓、螺母紧固件; 左吊臂和右吊臂均为矩形截面梁,矩形管为矩形截面管,左吊臂和右吊臂沿水平方向并排并穿过矩形管;左吊臂、右吊臂和矩形管上均布置有通孔,不同通孔之间配合并插入有销轴,对左吊臂、右吊臂和矩形管进行连接锁定; 中吊耳布置在矩形管的中部并与之焊接,左吊耳、右吊耳分别布置在左吊臂、右吊臂的两端并与左吊臂、右吊臂焊接; 第一斜拉杆和第二斜拉杆均为矩形截面杆,第一斜拉杆、第二斜拉杆在顶部及底部分别与左吊臂、右吊臂和多级液压油缸铰接;第一斜拉杆在顶部与左吊臂的右端铰接,在底部与多级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第二斜拉杆在顶部与右吊臂的左端铰接,在底部与多级液压油缸的缸体端部铰接;第一斜拉杆和第二斜拉杆两者之间铰接; 第一圆管至第四圆管均为圆形截面管,第一圆管、第四圆管分别插入第二圆管、第三圆管中,第一圆管与右吊臂的右端铰接,第四圆管与左吊臂的左端铰接,第二圆管与多级液压油缸的缸体端部铰接,第三圆管与多级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第一圆管至第四圆管上均布置有通孔,不同通孔之间配合并插入有销轴,对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第三圆管和第四圆管进行连接锁定; 多级液压油缸为伸缩式液压油缸,其活塞杆可以伸长和缩短,多级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一斜拉杆和第三圆管铰接,多级液压油缸的缸体端部与第二斜拉杆和第二圆管铰接; 三组销轴分别连接在左吊臂、右吊臂和矩形管之间、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之间、第三圆管和第四圆管之间; 七组螺栓、螺母紧固件分别铰接在吊臂、斜拉杆、圆管、多级液压油缸之间。 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a)本专利技术起吊支架的吊臂长度即左吊耳和右吊耳之间的距离可调节,可适用于不同的起吊间距。 b)本专利技术起吊支架的截面高度即截面惯性矩可自动调节,其截面高度和截面惯性矩可随吊臂长度增加而增大,从而保证了在吊臂长度变长的情况下依然具备足够的承载能力。 c)本专利技术起吊支架的中吊耳位置可根据被吊结构物的重心位置进行调节。 d)本专利技术起吊支架结构简单,工作可靠,成本低廉,便于维护和保养。 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将在下面【具体实施方式】部分的描述中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专利技术可调节式起吊支架的立体视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可调节式起吊支架的平面视图(吊臂缩短状态)。 图3是本专利技术可调节式起吊支架的平面视图(吊臂伸长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本专利技术可调节式起吊支架如图1至图3所示,由吊臂3,9、吊耳1,6,11、矩形管5、斜拉杆15,20、多级液压油缸18、圆管12,14,21,23、销轴7,13,22和螺栓、螺母紧固件2,4,8,10,16,17,19 组成。 吊臂3,9为矩形截面梁,矩形管5为矩形截面管,吊臂3和吊臂9沿水平方向并排并穿过矩形管5,三者两两之间可以相对滑动,矩形管5对吊臂3,9起导向和约束的作用。在吊臂3,9和矩形管5上均布置了一系列通孔,通过不同孔之间进行配合并插入销轴7,可以对吊臂3,9和矩形管5进行连接锁定。 吊耳6布置在矩形管5的中部并焊接在一起,吊耳1,11分别布置在吊臂3,9的两端并与吊臂3,9焊接在一起。在起吊时,吊耳6与吊钩进行连接,吊耳1,11与被吊结构物的起吊点进行连接。 斜拉杆15,20为矩形截面杆,斜拉杆15,20在顶部及底部分别与吊臂3,9和多级液压油缸18铰接。其中,斜拉杆15在顶部与吊臂3的右端通过螺栓、螺母紧固件8铰接,在底部与多级液压油缸18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螺栓、螺母紧固件19铰接;斜拉杆20在顶部与吊臂9的左端通过螺栓、螺母紧固件4铰接,在底部与多级液压油缸18的缸体端部通过螺栓、螺母紧固件17铰接。此外,斜拉杆15和斜拉杆20两者之间也是通过螺栓、螺母紧固件16铰接。 圆管12,14,21,23为圆形截面管,圆管12,23分别插入圆管14,21中并可以相对滑动,圆管12与吊臂9的右端通过螺栓、螺母紧固件10铰接,圆管23与吊臂3的左端通过螺栓、螺母紧固件2铰接,圆管14与多级液压油缸18的缸体端部通过螺栓、螺母紧固件17铰接,圆管21与多级液压油缸18的活塞杆端部通过螺栓、螺母紧固件19铰接。在圆管12,14,21,23上布置了一系列通孔,通过不同孔之间进行配合并插入销轴13,22,可以对圆管12,14,21,23进行连接锁定。 多级液压油缸18为伸缩式液压油缸,其活塞杆可以伸长和缩短,多级液压油缸18的活塞杆端部与斜拉杆15和圆管21铰接,多级液压油缸18的缸体端部与斜拉杆20和圆管14铰接。控制多级液压油缸18对斜拉杆15和斜拉杆20之间的角度进行调节,并通过斜拉杆15,20驱动吊臂3,9沿长度方向移动,可以达到对吊耳1,11间距进行调节的目的。 销轴7,13,22主要用于吊臂3,9和矩形管5之间、圆管12和圆管14之间、圆管21和圆管23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节式起吊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左右两个吊臂、左中右三个吊耳、一个矩形管、两个斜拉杆、一个多级液压油缸、四个圆管、三组销轴以及七组螺栓、螺母紧固件;左吊臂和右吊臂均为矩形截面梁,矩形管为矩形截面管,左吊臂和右吊臂沿水平方向并排并穿过矩形管;左吊臂、右吊臂和矩形管上均布置有通孔,不同通孔之间配合并插入有销轴,对左吊臂、右吊臂和矩形管进行连接锁定;中吊耳布置在矩形管的中部并与之焊接,左吊耳、右吊耳分别布置在左吊臂、右吊臂的两端并与左吊臂、右吊臂焊接;第一斜拉杆和第二斜拉杆均为矩形截面杆,第一斜拉杆、第二斜拉杆在顶部及底部分别与左吊臂、右吊臂和多级液压油缸铰接;第一斜拉杆在顶部与左吊臂的右端铰接,在底部与多级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第二斜拉杆在顶部与右吊臂的左端铰接,在底部与多级液压油缸的缸体端部铰接;第一斜拉杆和第二斜拉杆两者之间铰接;第一圆管至第四圆管均为圆形截面管,第一圆管、第四圆管分别插入第二圆管、第三圆管中,第一圆管与右吊臂的右端铰接,第四圆管与左吊臂的左端铰接,第二圆管与多级液压油缸的缸体端部铰接,第三圆管与多级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部铰接;第一圆管至第四圆管上均布置有通孔,不同通孔之间配合并插入有销轴,对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第三圆管和第四圆管进行连接锁定;多级液压油缸为伸缩式液压油缸,其活塞杆可以伸长和缩短,多级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端部与第一斜拉杆和第三圆管铰接,多级液压油缸的缸体端部与第二斜拉杆和第二圆管铰接;三组销轴分别连接在左吊臂、右吊臂和矩形管之间、第一圆管和第二圆管之间、第三圆管和第四圆管之间;七组螺栓、螺母紧固件分别铰接在吊臂、斜拉杆、圆管、多级液压油缸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强张博文唐俊娟薛伟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二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