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配药的瓶头,包括:本体,本体内设置有直线型的轨道槽,轨道槽的上侧壁上设置有进药口,轨道槽的下侧壁上设置有出药口,进药口和出药口在轨道槽的长度方向上的投影相间隔;其中:出药口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子出口,且多个子出口在本体的左右方向上依次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用于配药的瓶头不仅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配药,提高了配药的速度,而且提高了药品剂量控制精度,使消费者的疗效更有保障,更好的满足了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配药的瓶头
本技术涉及药材配备设备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配药的瓶头。
技术介绍
目前的中药配备设备,多采用旋转式或者螺杆推进式来控制药品的剂量。然而,现有技术下的中药配备设备配药速度慢,药品剂量控制精度低,且每个配药的瓶头每次仅能向一个药袋或一个药杯内进行投药,造成其配药效率低,不仅影响到消费者的疗效保障,而且也影响到了企业的生产效率。所以,研制一种配药速度快、药品剂量控制精度高的瓶头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亟须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配药的瓶头,该瓶头具有配药速度快、药品剂量控制精度高的特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配药的瓶头,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直线型的轨道槽,所述轨道槽的上侧壁上设置有进药口,所述轨道槽的下侧壁上设置有出药口,所述进药口和所述出药口在所述轨道槽的长度方向上的投影相间隔;其中:所述出药口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子出口,且多个所述子出口在所述本体的左右方向上依次设置。 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配药的瓶头,在落药时,驱动杆推动容纳腔向左移动,从而将容纳腔和出药口连通,药品会在容纳腔和出药口连通的瞬间,由各个子出口均分流出,从而大大提高了配药的速度和药品剂量控制精度,实现了每个配药的瓶头每次向多个药袋或药杯内进行投药的目的,其实用性更好。 所以,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配药的瓶头不仅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配药,提高了配药的速度,而且还提高了药品剂量控制精度,使消费者的疗效更有保障,更好的满足了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均分”是指药品的数量大致相等,并非指严格意义上的数量绝对相同。 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配药的瓶头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子出口的形状相同,能够使容纳腔内的药品均分到各个子出口,并由各个子出口流出,从而提高了药品剂量控制精度。 [0011 ]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子出口包括有两个。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多个所述子出口之间的分隔壁的横截面呈尖端朝上的三角形状(即:三个尖端中的一个朝上),有利于拉开子出口的间隔距离,方便在各个子出口下方摆放容器,收集药品,同时保证药品更好地进行均分。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三角形为正三角形。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本体包括:上本体,其底面上形成有朝下开口且一端贯通的子槽,所述子槽的底壁上开设所述进药口 ;和底板,盖装在所述子槽的下端开口处,且所述底板的上板面上开设有所述出药口 ;其中,所述子槽的壁与所述底板之间围成所述轨道槽,所述瓶头的驱动杆的后端可自所述轨道槽的贯通处向外伸出。 驱动杆的后端可自轨道槽的贯通处向外伸出,使驱动杆和挡块之间能够相分离,并且在进药口的下方形成容纳腔。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上本体和所述底板相螺接、相卡接和/或相插接连接。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瓶头的挡块包括:挡块本体;左连接板,位于所述挡块本体的左侧、且其前端与所述挡块本体相连接;和右连接板,位于所述挡块本体的右侧、且其前端与所述挡块本体相连接;其中,所述左连接板的后端和所述右连接板的后端自所述驱动杆的左右两侧夹紧所述驱动杆的前端。 驱动杆能够驱动挡块在轨道槽内前后移动,在初始状态时,驱动杆的前端与挡块本体相接触,并位于轨道槽最前端;在计量状态时,驱动杆驱动挡块向后移动,并在进药口的下方相分离,以便于在挡块和驱动杆之间形成容纳腔,用以精确控制药品剂量;在落药状态时,驱动杆推动挡块向前移动,并使容纳腔和出药口相连通,当药品完全落下后,驱动杆的前端和挡块本体相接触,回到初始状态。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左连接板的后端和所述右连接板的后端设置有磁感应件,所述驱动杆的前端设置有磁性件,所述磁性件与所述磁感应件相吸合、来实现所述左连接板和所述右连接板夹紧所述驱动杆,以便于驱动杆驱动挡块运动。 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磁性件和所述磁感应件均为磁铁。 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配药的瓶头不仅结构简单、使用简单方便,能够快速准确的配药,提高了配药速度,而且药品剂量控制精度高,使消费者的疗效更有保障,更好的满足了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 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所述的用于配药的瓶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用于配药的瓶头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下底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所示的用于配药的瓶头在初始状态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用于配药的瓶头在一计量状态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用于配药的瓶头在落药状态下的主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I用于配药的瓶头,2进药口,3出药口,31子出口,32分隔壁,4上本体,5挡块,51左连接板,52右连接板,6驱动杆,7轨道槽,8底板,9容纳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一些实施例所述的用于配药的瓶头。 如图1至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配药的瓶头1,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直线型的轨道槽7,所述轨道槽7的上侧壁上设置有进药口 2,所述轨道槽7的下侧壁上设置有出药口 3,所述进药口 2和所述出药口 3在所述轨道槽7的长度方向上的投影相间隔;其中:所述出药口 3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子出口 31 (如图2和图3所示),且多个所述子出口 31在所述本体的左右方向上依次设置。 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配药的瓶头1,在落药时,驱动杆推动容纳腔9向左移动,从而将容纳腔9和出药口 3连通,药品会在容纳腔9和出药口 3连通的瞬间,由各个子出口31均分流出,从而大大提高了配药的速度和药品剂量控制精度,实现了每个配药的瓶头I每次向多个药袋或药杯内进行投药的目的,其实用性更好。 所以,本技术提供的用于配药的瓶头I不仅能够实现快速准确的配药,提高了配药的速度,而且还提高了药品剂量控制精度,使消费者的疗效更有保障,更好的满足了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均分”是指药品的数量大致相等,并非指严格意义上的数量绝对相同。 另外,根据本技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用于配药的瓶头I还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优选地,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所述子出口 31的形状相同,能够使容纳腔9内的药品均分到各个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配药的瓶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直线型的轨道槽,所述轨道槽的上侧壁上设置有进药口,所述轨道槽的下侧壁上设置有出药口,所述进药口和所述出药口在所述轨道槽的长度方向上的投影相间隔;其中:所述出药口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子出口,且多个所述子出口在所述本体的左右方向上依次设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配药的瓶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内设置有直线型的轨道槽,所述轨道槽的上侧壁上设置有进药口,所述轨道槽的下侧壁上设置有出药口,所述进药口和所述出药口在所述轨道槽的长度方向上的投影相间隔;其中: 所述出药口包括多个相互独立的子出口,且多个所述子出口在所述本体的左右方向上依次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配药的瓶头,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子出口的形状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配药的瓶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子出口包括有两个。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配药的瓶头,其特征在于, 多个所述子出口之间的分隔壁的横截面呈尖端朝上的三角形状。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配药的瓶头,其特征在于, 所述三角形为正三角形。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配药的瓶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包括: 上本体,其底面上形成有朝下开口且一端贯通的子槽,所述子槽的底壁上开设所述进药口 ;和 底板,盖装在所述子槽的下端开口处,且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红,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汇金英和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