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穆瑞雄专利>正文

乘车睡眠项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7413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乘车睡眠项枕,其枕体呈开口的环形,开口设于前面,开口处设有系带、机体表面由织物或薄膜构成,内部填充泡沫塑料或充注空气,本项枕可避免乘客在座椅上睡眠时头向两侧弯曲,造成颈部疼痛疲劳,使乘车较为舒适。本枕重量很小,体积也不大,尤其空气型可折叠起来,便于收存携带。(*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用于车辆上的乘客用的设备,特别是供乘客在座椅上睡眠休息用的头枕。人们在长时间乘坐汽车,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座席时,由于受环境约束和限制,易感疲乏困倦,多数乘客会在车上睡觉。一般火车的座椅不设头枕,很多长途汽车的座椅也无头枕,使乘客长时间乘坐感到不适。乘客在座椅上入睡后,往往头部会向一侧肩部弯曲倾斜,造成颈项部扭屈变形,时间一长会使颈部酸疼,强直难动,对人体健康不利。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乘车睡眠项枕,使乘客长时间坐于无头枕座椅上休息睡眠较为舒适,并且该项枕可防止在睡眠中头部向肩部大幅度弯屈、倾斜,当头部稍向肩部倾斜时,头部侧面即枕于该项枕上,该枕又受到肩部的支撑力,既使较长时在座椅上睡眠,颈部也不会感到疲劳,疼痛,有利乘客的健康。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设计方案该睡眠项枕的枕体呈开口的环形,其开口设于前面,开口处设有系带;枕体表面由织物或薄膜构成,内部填充泡沫塑料或充注空气。乘客在使用本睡眠项枕时,可持该枕由人头顶向下套于颈项部,亦可将开口处两侧枕体向两侧分开呈敞口形,由敞口处套入人的颈项部,然后将开口处系带系紧,免其受压后脱出项部。带上本项枕可使乘客长时间坐于无头枕座椅上休息,睡眠较为舒适,既使座椅上有头枕,也不影响本项枕的使用,因其后部本身也是个柔软的头枕。乘客在座椅上入睡后,难以避免头部会歪向左侧或右侧,也即会向肩部倾斜。本项枕的中部大于人的颈项直径,枕体与颈项间有较大间隙,因此,人的头部可稍向肩部弯曲。当头部侧面与项枕接触后即枕于其上,项枕的下部有本人肩部支撑,使头部受到柔软的项枕的支撑,又不会使颈部产生很大弯屈,既使长时间在座椅上睡眠,颈部也不会感到疲劳,疼痛,有利身体健康,能较为舒适地乘车旅行。本枕重量小,充气型不用时可排出气体,折叠后体积小便于收存和携带。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乘车睡眠项枕的俯视图图2为本乘车睡眠项枕的前视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乘车睡眠项枕,其枕体1呈开口的环形,其开口设于前面,开口处设有系带2,枕体表面由织物或薄膜构成,内部填充泡沫塑料或充注空气。图2为该项枕的前视图,可看到项枕的厚度(也即高度)。为了特别适应在座椅没有头枕的情况,在枕体的后侧上部安装一个附加枕3,该附加枕呈长条形与项枕后部形状相匹配,采用薄膜壳体内部充气方式,以便在不需要时可将内部空气放掉即可,附加枕固定于项枕上或用尼龙搭扣连接。权利要求1.一种乘车睡眠项枕,其特征在于枕体呈开口的环形,其开口设于前面,开口处设有系带;枕体表面由织物或薄膜构成,内部填充泡沫塑料或充注空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乘车睡眠项枕,其特征在于枕体的后侧上部连接安装一个附加枕,该附加枕采用薄膜外壳体内部充气方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乘车睡眠项枕,其特征在于在于附加枕用尼龙搭扣方式连接于项枕后部。专利摘要一种乘车睡眠项枕,其枕体呈开口的环形,开口设于前面,开口处设有系带、机体表面由织物或薄膜构成,内部填充泡沫塑料或充注空气,本项枕可避免乘客在座椅上睡眠时头向两侧弯曲,造成颈部疼痛疲劳,使乘车较为舒适。本枕重量很小,体积也不大,尤其空气型可折叠起来,便于收存携带。文档编号B60N2/48GK2344217SQ9820678公开日1999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8年7月14日 优先权日1998年7月14日专利技术者穆瑞雄, 张勇 申请人:穆瑞雄, 张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乘车睡眠项枕,其特征在于:枕体呈开口的环形,其开口设于前面,开口处设有系带;枕体表面由织物或薄膜构成,内部填充泡沫塑料或充注空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瑞雄张勇
申请(专利权)人:穆瑞雄张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