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位振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127227 阅读:1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有效的防止开车时打瞌睡的座位振动装置,在装设于汽车30的地板面30a的座位滑动机构25上固定座位1,在该座位1的坐席部2内设置直流马达7,将直流马达7的旋转轴7a连结于不平衡重锤16上,驱动上述直流马达7使不平衡重锤16旋转,利用该旋转所发生的振动使座位振动而防止驾驶人打瞌睡。(*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开车时防止打瞌睡的汽车驾驶座等用座位振动装置。防止汽车驾驶人在驾驶时打瞌睡的装置已有多种被倡议。这种装置通常备有检测驾驶人开始打瞌睡的感测装置,及从该感测装置接受打瞌睡感测信号而使驾驶人惊醒的惊醒装置。感测装置例如已有当驾驶人开始打瞌睡时由于头会向前打叩,根据每单位时间内的打叩次数及打叩时间等检测打瞌睡,将之作为打瞌睡感测信号传送至惊醒装置的装置。惊醒装置例如有接受打瞌睡信号后即开始动作,而在驾驶人耳朵旁边发出巨大声音打醒驾驶人的装置。依照这种装置,当驾驶人开始打瞌睡时,可依头部的倾斜程度感测驾驶人开始打瞌睡,随后使惊醒装置动作打醒驾驶人。然而,上述这种装置在驾驶人开始打瞌睡后才将其打醒,故若驾驶人正开始打瞌睡而其头的打叩程度小至感测装置不能感测时,可能会在此时因睡意而闯出车祸。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解决上述问题、有效的防止驾驶人在驾驶时打瞌睡的座位振动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座位振动装置备有设置于地板上的座位支撑座、固定于该支撑座上的座位,配设于此座位的坐席部内的振动装置而利用振动装置的振动使座位振动的构成。本专利技术人对于开车中有效防止打瞌睡的装置长期潜心研究结果发现,在驾驶入开始打瞌睡后,以感测装置感测而打醒驾驶人的场合,不能完全防止因瞌睡驾驶所发生的车祸。因而经研究提供一种于感到睡意时,由驾驶人自己按压开关,造成驾驶座适度的振动,警告驾驶人不能打瞌睡,从而完全防止因瞌睡驾驶而发生车祸的装置。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2为座位的说明图;图3为汽车的说明图;图4为马达及不平衡重锤的侧面图;图5为马达及不平衡重锤的平面图;图6为马达的右侧面图;图7为不平衡重锤的侧面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的结构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图10为直流马达的装配位置的侧面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图。在本实施例中,座位1(参照图2)的坐席部2经由座位滑动机构25固定在汽车30(图3)的地板30a上。上述座位滑动机构25具有以螺栓(未图示)固定在汽车30的地板30a上的下侧滑轨(座位支撑部)26,以螺栓(未图示)固定在上述坐席部2的下面的上侧滑轨27,及操作杆(未图示)。图2中,8为座位1的靠背部,9为座位1的头垫。上述坐席部2具有由尿烷树脂垫5,及弹簧6(参照图8)等所构成的座位软垫3,及由金属制刚体所构成的盘状支撑部4。上述座位滑动机构25的上侧滑轨27由螺栓(未图示)固定在支撑部4的底板4a上。在上述支撑部4的上端面外周设有锷部4b,上述座位软垫3的下端固定在锷部4b上面,以该锷部4b支撑上述座垫3。在支撑部4的大致中央部设有长方形的长孔11,而该长孔11的左右两侧部朝向上侧弯折。如图4-6所示,在该弯折形成部11a上以螺栓13固定铁板制装设板12(成为コ字状对峙的2个纵片12a的下端)。设在直流马达7的左右两侧部的L字状固定板14以螺栓15固定于上述装设板12的コ字状横片12b上。上述直流马达7的旋转轴7a的前端从外壁突出,而该突出的旋转轴7a的前端经由连结构件19连结于旋转轴20上。旋转轴20可旋转自如的支撑在相距一定间隔设置的左右一对支撑体17上。在两个支撑体17上形成有互相对峙的贯穿孔,而在2个贯穿孔内嵌装金属轴承21。上述旋转轴20可旋转自如的支撑在2个金属轴承21上。在上述旋转体20上,于上述2个支撑体17之间,可装卸自如的固定一对不平衡重锤16。两个不平衡重锤16皆呈板状,而且如图7所示,由同心状的形成于直流马达7的旋转轴7a上的大约2/3圆弧部16a,及从该大约2/3圆弧部16a的平坦面突出的长方形锤部16b所构成。该直流马达7的旋转轴7a及旋转轴20朝向水平方向,而且相对座位1成为朝向左右方向(与图2所示的汽车30的前进方向成为垂直相交的方向)。图中,18为螺栓。该螺栓将2个支撑体17固定在装设板12的コ字状横片12b上。上述直流马达7与设在图3所示汽车30的车体前部的电瓶31电气连接。在座位1旁边设有控制箱29(图2中以点划线表示)。在该控制箱29内设置使直流马达7起动(接通)之起动开关(未图示)、使直流马达7停止(断开)的停止开关(未图示),以及调节振动强弱的强弱调节开关(未图示)等。该强弱调节开关可切换至藉由将直流马达7的旋转数设定为1200rpm而在座位最大荷重100kg的负载下将振动力37kgf,振幅5mm,频率20Hz的振动(使座位1朝向汽车30的前进方向摆动的振动)供给于座座1的「弱位置」;及藉由将上述旋转数设定为1700rpm而在座位最大荷重100kg的负载下将振动力53.3kgf,振幅7mm,频率28Hz的振动供给于座位1的「中位置」,以及藉由将旋转数设定为2500rpm而将座位最大负载100kg的负载下将振动力83.3kgf,振幅10mm,频率42Hz的振动供给于座位1的「强位置」等三个不同位置。在「弱位置」,「中位置」,「强位置」等各位置上,反覆进行许多次(本实施例中为3次)振动20秒后停止10秒的振动周期。在图3中,32为装设有仪表等的仪表板。33为方向盘。上述实施例中,当驾驶人稍感困意时,立即按压控制箱29内的起动开关使直流马达7接通。因此,直流马达7开始运转,使旋转轴7a旋转,而与其连结的旋转轴20也旋转,装设在其上的2个不平衡重锤16也旋转而发生振动(该振动是如上述交替的反复三次20秒的振动与10秒的停止的周期性振动)。该振动经由上述2个支撑体17、支撑部4传递至座位1的坐席部2上。因此,整个座位1与坐席部2一起振动,坐在座位1上的驾驶人因座位的振动而被打醒,不会发生瞌睡驾驶。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实施例,因为连结在直流马达7的旋转轴7a的旋转轴20的2个不平衡重锤16所产生的振动传递至座位1上使座位1振动,故驾驶人不会打瞌睡,可完全防止因瞌睡驾驶而发生车祸。因为座位本身发生振动,故无论驾驶人的姿势如何,或驾驶人开始打瞌睡而将头部倾向前方打瞌睡,只要坐在座位上,则振动必定传递至驾驶人身上。因此,可有效的防上瞌睡驾驶汽车。又因为使直流马达7的旋转轴7a及旋转轴20相对座位1朝向左右方向(与汽连30的前进方向成为垂直相交的方向),故一方面可使座位上下振动,一方面可同时在该上下振动上施加例如朝向沿着汽车前进方向摆动的振动(前后方向的振动),以有效防止瞌睡驾驶汽车。又调整旋转轴20的长度,或不平衡重锤16的装配位置,则更可调整振动的发生位置。此外,因为直流马达7及2个不平衡重锤16被收容于盘状支撑部4内,故即使掉落在汽车30的地板30a上的罐子类等在地板30a上滚到座位1的坐席部2下,也可由上述支撑部4保护而不受到损坏。图8为本专利技术其他实施例的结构图。依照本实施例,图4中所示的直流马达7被收容并固定于坐席部2的座垫3内。即,直流马达7在构成座垫3的尿烷树脂垫5的下侧空间内,且配设于张设在该空间内的弹簧6间的空间的状态下,被固定在支撑上述尿烷树脂垫5的盘状框体23上。其他部分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图中,相同的构件以相同标号表示。依照本实施例,因为在座垫3内收容并固定直流马达7,故也可简易的应用于图1所示实施例中无支撑部4的汽车30上。此外,因为座垫3保护直流马达7,故不会被掉落在汽车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座位振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设置于地板上的坐席支撑部上固定有座位,在座位的坐席部内配设有振动装置,利用振动装置的振动使座位振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冈政广
申请(专利权)人:福冈化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