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动式安全网及其安装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71341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18: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安全网,它包括主承载绳、拖拉绳、安全网结构绳、安全网本体、导向滑轮、U形卡扣、转向滑轮、吊环、凹形挂耳、老虎夹和手拉葫芦。一种移动式安全网安装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为:吊环与凹形挂耳的安装,安全网的编织,将编织好的安全网分别与主承载绳、拖拉绳相连接,用5T卷扬机或汽车吊把设置在主绳上的安全网提升至立柱底梁下。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出的一种移动式安全网及其安装方法,降低安全网的安装、拆卸风险;避免员工高空绑扎、拆卸安全网所带来的高空坠落隐患;减轻由于安全网的挂设给结构吊装过程中所带来的困难,对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等成本的投入也相对的减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移动式安全网,它包括主承载绳、拖拉绳、安全网结构绳、安全网本体、导向滑轮、U形卡扣、转向滑轮、吊环、凹形挂耳、老虎夹和手拉葫芦。一种移动式安全网安装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为:吊环与凹形挂耳的安装,安全网的编织,将编织好的安全网分别与主承载绳、拖拉绳相连接,用5T卷扬机或汽车吊把设置在主绳上的安全网提升至立柱底梁下。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降低安全网的安装、拆卸风险;避免员工高空绑扎、拆卸安全网所带来的高空坠落隐患;减轻由于安全网的挂设给结构吊装过程中所带来的困难,对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等成本的投入也相对的减少。【专利说明】_种移动式安全网及其安装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钢结构高空作业安全网防护领域,具体的是,适用于钢结构高空作业的安装施工。
技术介绍
在现有冶金钢结构安装施工中,经常会遇到高空作业,高空坠落是常见的几大伤害之一,根据《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 80 - 1991规定:高处作业时必须搭设安全网,所以在高处作业时安全网能预防高处坠落,保障作业人员生命安全,因此安全网的安装使用显得尤为重要。传统的安全网安装使用方法是在屋面梁安装好了之后才能把编织好的安全网系挂在两跨之间的屋面梁下旋,以此类推。这种方式挂设安全网的方法存在以下缺点:1、安全网在屋面梁下旋挂设系点很多、挂网人员在屋面梁下旋行走时间长存在高空坠落的安全隐患;2、安装屋面系统(连系梁、耦撑、檩条)时吊装存在困难;3、从安装过程来讲,挂网时间长、用人多、耗时长、机械台班多、挂网成本较高;4、当屋面系统安装结束后安全网在拆卸过程中,拆卸人员必须在高空屋面梁下璇行走至安全网每个捆绑节点处拆卸,高空作业耗时较长,存在安全风险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降低安全网的安装、拆卸风险;避免员工高空绑扎、拆卸安全网所带来的高空坠落隐患;减轻由于安全网的挂设给结构吊装过程中所带来的困难,对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等成本的投入也相对的减少。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移动式安全网,它包括主承载绳、拖拉绳、安全网结构绳、安全网本体、导向滑轮、U形卡扣、转向滑轮、吊环、凹形挂耳、老虎夹和手拉葫芦,所述的主承载绳设置两根,两根主承载绳分别穿过设置在两列钢柱顶部的屋架横梁下的吊耳和每列钢柱的中间钢柱上的凹形挂耳,在每根主承载绳上设置若干导向滑轮,设置在主承载绳上的首尾两个导向滑轮分别连接拖拉绳一端,拖拉绳一端通过老虎夹与转向滑轮连接,所述的主承载绳一端与设置在每列钢柱的第一根钢柱上的吊环相连接,主承载绳另一端穿过设置在每列钢柱的中间钢柱上的凹形挂耳,主承载绳另一端穿过凹形挂耳后再穿过转向滑轮通过三个老虎夹与手拉葫芦相连接,转向滑轮挂设在设置在每列钢柱的最后一根钢柱上的吊环上;所述的安全网结构绳包括两根纵向组网绳和若干横向组网绳,纵向组网绳和横向组网绳组成了长矩形绳框,安全网本体设置在该长矩形绳框内,每根横向组网绳通过U形卡扣与设置在主承载绳上的每个导向滑轮相连接。 一种移动式安全网安装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为:一、吊环与凹形挂耳的安装,分别在每列钢立柱的首尾两根钢立柱上焊接吊环,在每列钢立柱的中间钢立柱上焊接凹形挂耳; 二、安全网的编织,将两根长纵向钢丝绳分别与若干横向钢丝绳通过老虎卡相连接,组成长矩形绳框,根据横向钢丝绳的长度和每两根横向钢丝绳的间距,选择若干小块的安全网,将这些小块的安全网平铺编织在该长矩形绳框内;三、将编织好的安全网分别与主承载绳、拖拉绳相连接,在主承载绳上设置若干导向滑轮,通过U形卡扣将每根安全网的横向钢丝绳与设置在主承载绳上的导向滑轮相连接,将拖拉绳与设置在主承载绳上的首尾两个导向滑轮相连接,将主承载绳一端与设置在每列钢柱的第一根钢柱上的吊环相连接,主承载绳另一端穿过设置在每列钢柱的中间钢柱上的凹形挂耳,主承载绳另一端穿过凹形挂耳后再穿过转向滑轮通过三个老虎夹与手拉葫芦相连接;四、用5T卷扬机或汽车吊把设置在主绳上的安全网提升至立柱底梁下,安全网主绳绕度由立柱下方的手拉葫芦张紧,施工人员通过拉扯预留拖拉绳张开安全网,当张开网后两端的预留拖拉绳要固定至下方立柱或附近的钢结构构件上并用3个老虎卡紧固,以防安全网回缩张网面积变小。 线屋面系统钢结构安装完成后,打开已固定的安全网两端拖拉绳,在上一道工序结束以后牵引安全网两边的拖拉绳移动安全网到下一个施工区域,安全网在通过吊环时只需用手拉葫芦把主承载绳拎至吊环外让安全网顺利通过,然后在把主承载绳挂在施工区域内立柱凹字挂耳内固定即可。 本专利技术所提出的,降低安全网的安装、拆卸风险;避免员工高空绑扎、拆卸安全网所带来的高空坠落隐患;减轻由于安全网的挂设给结构吊装过程中所带来的困难,对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等成本的投入也相对的减少。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安全网与主承载绳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2是主承载绳与钢立柱连接关系图。 图3是图2的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附图,一种移动式安全网,它包括主承载绳2、拖拉绳5、安全网结构绳、安全网本体8、导向滑轮3、U形卡扣4、转向滑轮11、吊环9、凹形挂耳10、老虎夹12和手拉葫芦13,所述的主承载绳设置两根,两根主承载绳分别穿过设置在两列钢柱I顶部的屋架横梁下的吊耳和每列钢柱的中间钢柱上的凹形挂耳,在每根主承载绳上设置若干导向滑轮,设置在主承载绳上的首尾两个导向滑轮分别连接拖拉绳一端,拖拉绳一端通过老虎夹与转向滑轮连接,所述的主承载绳一端与设置在每列钢柱的第一根钢柱上的吊环相连接,主承载绳另一端穿过设置在每列钢柱的中间钢柱上的凹形挂耳,主承载绳另一端穿过凹形挂耳后再穿过转向滑轮通过三个老虎夹与手拉葫芦相连接,转向滑轮挂设在设置在每列钢柱的最后一根钢柱上的吊环上;所述的安全网结构绳包括两根纵向组网绳6和若干横向组网绳7,纵向组网绳和横向组网绳组成了长矩形绳框,安全网本体设置在该长矩形绳框内,每根横向组网绳通过U形卡扣与设置在主承载绳上的每个导向滑轮相连接。 一种移动式安全网安装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吊环与凹形挂耳的安装,分别在每列钢立柱的首尾两根钢立柱上焊接吊环,在每列钢立柱的中间钢立柱上焊接凹形挂耳;二、安全网的编织,将两根长纵向钢丝绳分别与若干横向钢丝绳通过老虎卡相连接,组成长矩形绳框,根据横向钢丝绳的长度和每两根横向钢丝绳的间距,选择若干小块的安全网,将这些小块的安全网平铺编织在该长矩形绳框内;三、将编织好的安全网分别与主承载绳、拖拉绳相连接,在主承载绳上设置若干导向滑轮,通过U形卡扣将每根安全网的横向钢丝绳与设置在主承载绳上的导向滑轮相连接,将拖拉绳与设置在主承载绳上的首尾两个导向滑轮相连接,将主承载绳一端与设置在每列钢柱的第一根钢柱上的吊环相连接,主承载绳另一端穿过设置在每列钢柱的中间钢柱上的凹形挂耳,主承载绳另一端穿过凹形挂耳后再穿过转向滑轮通过三个老虎夹与手拉葫芦相连接;四、用5T卷扬机或汽车吊把设置在主绳上的安全网提升至立柱底梁下,安全网主绳绕度由立柱下方的手拉葫芦张紧,施工人员通过拉扯预留拖拉绳张开安全网,当张开网后两端的预留拖拉绳要固定至下方立柱或附近的钢结构构件上并用3个老虎卡紧固,以防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安全网,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主承载绳、拖拉绳、安全网结构绳、安全网本体、导向滑轮、U形卡扣、转向滑轮、吊环、凹形挂耳、老虎夹和手拉葫芦,所述的主承载绳设置两根,两根主承载绳分别穿过设置在两列钢柱顶部的屋架横梁下的吊耳和每列钢柱的中间钢柱上的凹形挂耳,在每根主承载绳上设置若干导向滑轮,设置在主承载绳上的首尾两个导向滑轮分别连接拖拉绳一端,拖拉绳一端通过老虎夹与转向滑轮连接,所述的主承载绳一端与设置在每列钢柱的第一根钢柱上的吊环相连接,主承载绳另一端穿过设置在每列钢柱的中间钢柱上的凹形挂耳,主承载绳另一端穿过凹形挂耳后再穿过转向滑轮通过三个老虎夹与手拉葫芦相连接,转向滑轮挂设在设置在每列钢柱的最后一根钢柱上的吊环上;所述的安全网结构绳包括两根纵向组网绳和若干横向组网绳,纵向组网绳和横向组网绳组成了长矩形绳框,安全网本体设置在该长矩形绳框内,每根横向组网绳通过U形卡扣与设置在主承载绳上的每个导向滑轮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鹏殷献跃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十七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