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轿厢式电梯制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1270747 阅读: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轿厢式电梯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轿厢顶部的两箱式轿厢驻动器和附在轿厢外围墙体上的摩擦驻动片;每一箱式轿厢驻动器包括液压驱动机构和一助推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只是利用机械结构,并没有电子元件的控制,也就避免了电子元件老化和电脑卡死等系统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排出了干扰对系统的影响,给轿厢的运行提供了一份保障,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广泛用于轿厢式电梯安全保障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轿厢式电梯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轿厢顶部的两箱式轿厢驻动器和附在轿厢外围墙体上的摩擦驻动片;每一箱式轿厢驻动器包括液压驱动机构和一助推机构。本专利技术由于只是利用机械结构,并没有电子元件的控制,也就避免了电子元件老化和电脑卡死等系统问题带来的严重后果,排出了干扰对系统的影响,给轿厢的运行提供了一份保障,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因此,本专利技术可以广泛用于轿厢式电梯安全保障领域。【专利说明】一种轿厢式电梯制动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轿厢式电梯制动系统,特别是关于一种保障轿厢电梯安全的轿厢 式电梯制动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城市的建筑越来越高,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发展,轿厢式电梯逐渐走进了日 常的生活中,因其方便、快捷等优点,被广泛的应用在各种中、高层建筑当中,所以越来越多 的电梯被用于承载人们上、下楼,这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不用每天走楼梯爬楼。但是 在利用它得到方便的同时,也存在着许多的安全问题。例如轿厢门无法打开、电梯不能停在 指定位置、门未关电梯却在上升/下降、电梯钢缆断裂等等。虽然现在电梯的发展也已经到 了比较成熟的阶段,电梯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比较小,但是想让其完全没有问题也是不可 能的。如果不采取安全措施,一旦电梯发生安全事故,那么将会产生严重后果,严重的甚至 会导致人员伤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保障轿厢的安全性能的轿厢式电梯制动 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轿厢式电梯制动系统,其特征在 于:它包括设置在轿厢顶部的两箱式轿厢驻动器和附在轿厢外围墙体上的摩擦驻动片;每 一所述箱式轿厢驻动器包括液压驱动机构和一助推机构;所述液压驱动机构包括被动液压 活塞、被动液压活塞外壳、主动液压活塞外壳、主动液压活塞和液压连接管路;所述动液压 活塞的外端面与所述摩擦驻动片相咬合;所述主动液压活塞外壳上具有环形凹槽;所述主 动液压活塞为一外部套有圆筒的活塞杆;所述被动液压活塞和所述被动液压活塞外壳构成 被动液压缸,所述主动液压活塞外壳和所述主动液压活塞构成主动液压缸,两液压缸之间 通过所述液压连接管路连通;所述助推机构包括滑动套、第一弹簧、倒钩、推动杆、第一拨动 杆、第二弹簧和第二拨动杆;所述滑动套套设在所述主动液压活塞外壳上,其外侧一端连接 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主动液压活塞外壳上封闭一端的 外壁上,内侧一端在所述主动液压活塞外壳上的环形凹槽外侧;所述倒钩设置在所述主动 液压活塞外壳的圆筒敞口端内侧;所述推动杆设置在所述主动液压活塞的圆筒敞口端外 侦h所述第一拨动杆一端固定连接轿厢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 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推动杆上;所述第二拨动杆一端固定连接在轿厢门上。 所述被动液压活塞的横截面大于主动液压活塞的横截面。 所述第一拨动杆和所述第二拨动杆之间的距离小于单个轿厢门的最大移动距离 与所述滑动套的长度之和。 所述被动液压活塞外壳和所述主动液压活塞外壳固定在轿厢顶部。 所述箱式轿厢驻动器相对设置在轿厢顶部两侧。 本专利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由于只是利用机械结构, 并没有电子元件的控制,也就避免了电子元件老化和电脑卡死等系统问题带来的严重后 果,排出了干扰对系统的影响,给轿厢的运行提供了一份保障,提高了系统的稳定性。因此, 本专利技术可以广泛用于轿厢式电梯安全保障领域。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轿厢和本专利技术的相对位置图 图2是轿厢门处于关闭状态(a)和开启状态(b)时本专利技术的状态示意图 图3是摩擦驻动片与被动液压活塞的位置关系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的描述。 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设置在轿厢顶部的两箱式轿厢驻动器1和附在轿厢外围 墙体上的摩擦驻动片2。 如图2所示,每一箱式轿厢驻动器1包括液压驱动机构11和助推机构12。 液压驱动机构11包括被动液压活塞111、被动液压活塞外壳112、主动液压活塞外 壳113、主动液压活塞114和液压连接管路115。 如图3所示,被动液压活塞111的外端面与摩擦驻动片2相咬合,以提供足够的摩 擦力使轿厢固定住。被动液压活塞外壳112固定在轿厢顶部。主动液压活塞外壳113上具 有环形凹槽,且固定在轿厢顶部。主动液压活塞114为一外部套有圆筒的活塞杆。被动液 压活塞111和被动液压活塞外壳112构成被动液压缸,主动液压活塞外壳113和主动液压 活塞114构成主动液压缸,两个液压缸之间通过液压连接管路115连通,从而通过两个液压 缸之间液压液的流动提供竖直方向的驻动力,防止轿厢门3打开的时候电梯上、下运行。上 述被动液压活塞111的横截面大于主动液压活塞114的横截面,两者的横截面之比为轿厢 门3的最大移动距离与被动液压活塞111的最大移动距离之比,以便由轿厢门3提供的小 动力传递到被动液压活塞111和摩擦驻动片2上之后能够得到很多倍的增益,能够得到足 够大摩擦力来使得轿厢停留。 助推机构12包括滑动套121、第一弹簧122、倒钩123、推动杆124、第一拨动杆 125、第二弹簧126和第二拨动杆127。 滑动套121套设在主动液压活塞外壳113上,且内侧一端位于主动液压活塞外壳 113的环形凹槽外侧,外侧一端连接第一弹簧122的一端,第一弹簧122的另一端连接在主 动液压活塞外壳113的封闭一端外壁上。倒钩123为弹性结构,其形状与主动液压活塞外 壳113上的凹槽相配合,该倒钩123设置在主动液压活塞外壳113的圆筒敞口端内侧。推 动杆124为一L形杆,其设置在主动液压活塞114的圆筒敞口端外侧。第一拨动杆125为 一侧中间具有一横杆的直杆,且横杆与推动杆124的底端相对,第一拨动杆125-端固定连 接轿厢门3,另一端连接第二弹簧126的一端,第二弹簧126的另一端连接在推动杆124上。 第二拨动杆127为一长度为顶端能够碰到滑动套121的外侧一端的直杆,其一端固定连接 在与第二弹簧126间隔一定距离的轿厢门3上。上述第一拨动杆125和第二拨动杆127之 间的距离小于单个轿厢门3的最大移动距离与滑动套121的长度之和。上述滑动套121为 本领域的常用部件,故不再详述。 上述实施例中,两个箱式轿厢驻动器1可以相对设置在轿厢顶部两侧,采用此种 设置一方面提供了两倍的摩擦力,另一方面也消除了单个箱式轿厢驻动器1工作而使轿厢 产生横向力的不平衡情况。 本专利技术的关闭状态和开启状态如下: ①如图2 (a)所示,轿厢门3处于关闭状态时,本专利技术的各部件状态如下:被动液压 活塞111收回到被动液压活塞外壳112内,主动液压缸内充满液压液,第一弹簧122处于拉 伸状态,滑动套121的前端作用在主动液压活塞外壳113的凹槽上,第二弹簧126处于放松 状态(即物理状态)。 ②如图2(b)所示,轿厢门3处于开启状态时,本专利技术的各部件状态如下:被动液压 活塞111最外端与墙面上的摩擦驻动片2相咬合,被动液压缸内充满液压液,第一弹簧122 由于没有第二拨动杆127的推力,因此根据其本身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轿厢式电梯制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设置在轿厢顶部的两箱式轿厢驻动器和附在轿厢外围墙体上的摩擦驻动片;每一所述箱式轿厢驻动器包括液压驱动机构和一助推机构;所述液压驱动机构包括被动液压活塞、被动液压活塞外壳、主动液压活塞外壳、主动液压活塞和液压连接管路;所述动液压活塞的外端面与所述摩擦驻动片相咬合;所述主动液压活塞外壳上具有环形凹槽;所述主动液压活塞为一外部套有圆筒的活塞杆;所述被动液压活塞和所述被动液压活塞外壳构成被动液压缸,所述主动液压活塞外壳和所述主动液压活塞构成主动液压缸,两液压缸之间通过所述液压连接管路连通;所述助推机构包括滑动套、第一弹簧、倒钩、推动杆、第一拨动杆、第二弹簧和第二拨动杆;所述滑动套套设在所述主动液压活塞外壳上,其外侧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主动液压活塞外壳上封闭一端的外壁上,内侧一端在所述主动液压活塞外壳上的环形凹槽外侧;所述倒钩设置在所述主动液压活塞外壳的圆筒敞口端内侧;所述推动杆设置在所述主动液压活塞的圆筒敞口端外侧;所述第一拨动杆一端固定连接轿厢门,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弹簧的一端,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推动杆上;所述第二拨动杆一端固定连接在轿厢门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庞岩王玉桃汤敏
申请(专利权)人:大连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