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1269737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8 16: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治疗慢性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制剂的主要原料有黄芪、茯苓、川贝、延胡索、茴香、桔梗、枳实、桑白皮、竹茹、鳖甲、熟地黄、天冬、知母、木香、厚朴、桂枝、砂仁、秦艽、甘草等19味中药材。该中药制剂在治疗慢性气管炎方面,具有见效快、效果好、标本兼治、调治结合、不易复发等技术优势,尤其对于久治不愈的慢性气管炎具有显著地治疗效果,并且,其制备工艺简便易行、制剂药效稳定、普适性好、易于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该中药制剂的主要原料有黄芪、茯苓、川贝、延胡索、茴香、桔梗、枳实、桑白皮、竹茹、鳖甲、熟地黄、天冬、知母、木香、厚朴、桂枝、砂仁、秦艽、甘草等19味中药材。该中药制剂在治疗慢性气管炎方面,具有见效快、效果好、标本兼治、调治结合、不易复发等技术优势,尤其对于久治不愈的慢性气管炎具有显著地治疗效果,并且,其制备工艺简便易行、制剂药效稳定、普适性好、易于推广应用。【专利说明】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中药领域。
技术介绍
中医对慢性气管炎的辨证分型如下: 1、肺气虚 证候:(1)、主症:病发时常以咳为主,咳声清朗,多为单咳或间歇咳,白天多于夜晚,痰 量不多。舌质正常或稍淡,舌苔薄白。脉弦细或缓细。(2)、次症:易汗、恶风、易感冒。 辨析:(1)、辨证:以时常咳喘、易汗、易感冒、舌质淡,脉缓弦或缓细为主要辨证要 点。临症时尚与表证区别或注意有无兼杂表证。(2)、病机:肺主皮毛,肺气虚弱则卫外不 固,故易感冒,自汗、恶风、舌淡苔白、脉弦细或缓细均为气虚之象。 2、脾阳虚 证候:(1)、主症:病发时常咳声重浊,多为连声咳,夜重日轻,咳粘液或浆粘痰,痰量常 较多。舌质淡或胖,有齿痕,舌苔白或白厚腻。脉濡缓或滑。(2)、次症:食欲不振,饭后腹 胀,面容虚肿,大便溏软。 辨析:(1)、辨证:以痰多、食欲不振、面容虚肿、便溏软、舌质淡或胖有齿印,苔白 或白腻,脉濡滑或滑为辨证要点。临证尚应注意痰湿程度。(2)、病机:久咳伤肺,脾阳不足, 脾失。健运,或痰湿内生,上渍于肺,肺失宣降,故咳痰浆粘,咳痰量多。脾失健运则食欲不 振,饭后腹胀。阳虚湿阻则面容虚肿,大便溏软。舌淡胖有齿印,苔白则脉濡缓或滑均为脾 阳虚之 3、肾阳虚 证候:(1)、主症:以动则气短为特征。病发时常咳声嘎涩,多为阵咳,夜多于日,痰量 多。舌质淡胖或有瘀象,舌苔白滑润。脉多细(沉细、弦细、细数)。(2)、次症:腰酸肢软,咳 则遗尿,夜尿颇。头昏耳鸣,身寒肢冷,气短语怯。 证候:(1)、辨证:以动则气短、气喘、痰量多、腰酸肢软、形寒肢冷、舌淡胖、舌苔白 滑润、脉细为特点。(2)、病机:肾主纳气、助肺以行其呼吸,肾虚则吸入之气不能经肺下纳于 肾用气短语怯;气喘、呼吸不能衔接、动则气喘。肾主骨开窍于耳,腰为肾之腑,肾虚则腰酸 肢软,头昏耳鸣,夜尿频多。阳虚生内寒,故身寒肢冷、舌质淡胖或有瘀象,舌苔白滑润,脉多 细,均为肾阳虚之象。 4、阴阳俱虚 证候:症状:在肾阳虚的基础上兼有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等阴虚症状。舌体 胖、色紫、少苔或无苔,常有瘀象。脉细数。 辨析:(1)、辨证:在肾阳虚基础上,兼见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舌色紫、 少苔、脉虚数。(2)、病机:久病伤及阴、肾阴亏耗,津液不能上润肺金,故口干咽燥,内热迫津 外出,则潮热盗汗。舌胖色紫为阳虚之象。由于阴阳互根,阴虚日久,亦必损及阳气,进而成 为阴阳两虚之证。 5、肺肾阴虚 证候:(1)、主症:干咳无痰或少痰,痰粘稠似盐粒,不易咳出。常动则气短。舌苔光剥 或少苔,舌质红,脉细数。(2)、次症:口干咽燥,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目眩,腰酸肢软。 辨析:(1)、辨证:以动则气短,干咳少痰,□干咽燥,腰酸肢软,舌质红,少苔,脉细 数为要点。(2)、病机:肺阴虚内燥,肺失滋润,以致肃降无权。肺气上逆,肾阴虚损,精气不 能互生。气不归元,故动则气短,干咳少痰,口干咽燥等诸证滋生。阴虚生内热,则五心烦热 潮热盗汗。肾阴虚损则头晕目眩,腰酸肢软,舌质红少苔,少津脉细数为肺肾阴虚之象。 现有技术包括西医对慢性气管炎的治疗均效果不好,治疗周期长,效果差,易复 发。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兼顾各个分型,科学组方,实践验证,获得一个对慢性气管炎具有良好 治疗效果的中药制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开发一种对慢性气管炎有较好治疗效果的中药,并运 用现代制药技术将该中药做成现代临床所需求的成品制剂。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专利技术人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根据现代制药技术的特 点和多年的中医临床经验,以及在慢性气管炎方面多年的研究,精心配伍药材,通过实践反 复调整、增减原料药的份量和种类,最终专利技术一个全新的中药组方,该中药组方为(以重量 份计): 黄芪7-23份、茯苓11-25份、川贝14-26份、延胡索8-20份、茴香6-14份、桔梗8-18 份、枳实5-15份、桑白皮7-15份、竹茹7-17份、鳖甲12-24份、熟地黄11-21份、天冬11-25 份、知母6-14份、木香5-11份、厚朴11-21份、桂枝6-16份、砂仁6-16份、秦艽6-14份、甘 草7-15份。 从组方数量范围内优选出治疗效果最好的3个原料配比为: 配比1 :黄芪15份、茯苓18份、川贝20份、延胡索14份、茴香10份、桔梗13份、枳实 10份、桑白皮11份、竹茹12份、鳖甲18份、熟地黄16份、天冬18份、知母10份、木香8份、 厚朴16份、桂枝11份、砂仁11份、秦艽10份、甘草11份。 配比2 :黄芪14份、茯苓19份、川贝22份、延胡索13份、茴香11份、桔梗12份、 枳实12份、桑白皮13份、竹茹13份、鳖甲16份、熟地黄15份、天冬17份、知母11份、木香 10份、厚朴15份、桂枝12份、砂仁10份、秦艽11份、甘草12份。 配比3 :黄芪16份、茯苓20份、川贝19份、延胡索15份、茴香11份、桔梗14份、 枳实11份、桑白皮12份、竹茹13份、鳖甲17份、熟地黄17份、天冬19份、知母11份、木香 7份、厚朴17份、桂枝10份、砂仁12份、秦艽12份、甘草12份。 将上述中药组方做成制剂的工艺为以下步骤: (1) 、按本专利技术中药组方称取各味中药材; (2) 、将黄芪、川贝、枳实、鳖甲、熟地黄、天冬、砂仁,分别粉碎,混合后加7-11倍重量的 浓度为65-75%乙醇,浸泡6-12小时,回流煎煮,提取2次,每次2-5小时,过滤(保留滤渣), 合并滤液,减压蒸馏除去乙醇,并浓缩至55-60°C相对密度为1. 20-1. 25的浓缩液,备用; (3) 、将获茶、延胡索、茴香、桔梗、桑白皮、知母、木香、厚朴、桂枝、秦究、甘草分别粉碎, 和步骤(2)的滤渣混合后加入6-9倍重量的纯化水,回流煎煮三次,每次1-3小时,过滤,合 并滤液,浓缩至55-60°C相对密度为I. 20-1. 25的浓缩液,备用; (4) 、将步骤(2)和(3)中制得的浓缩液合并,加入竹茹,混合均匀,继续减压浓缩至 55-60°C相对密度为1. 30-1. 35的稠膏,即为中药浸膏; (5) 、添加适当的辅料,利用现代通用的中药制剂技术,将步骤(4)所得中药浸膏制成临 床需要的中药成品制剂,如片剂、丸剂、颗粒剂、胶囊剂、口服液、散剂、糖浆剂等剂型。 本专利技术中药制剂所用中药材的性质特点: 黄芪:本品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或膜荚黄芪的干燥根。味甘,性温;归肺、脾经;补气固 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 _9] 茯苓:本品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味甘、淡,性平;归心、脾、肾经;渗湿 利水、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川贝:本品为百合科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治疗慢性气管炎的中药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制剂的中药组方为(以重量份计):黄芪7‑23份、茯苓11‑25份、川贝14‑26份、延胡索8‑20份、茴香6‑14份、桔梗8‑18份、枳实5‑15份、桑白皮7‑15份、竹茹7‑17份、鳖甲12‑24份、熟地黄11‑21份、天冬11‑25份、知母6‑14份、木香5‑11份、厚朴11‑21份、桂枝6‑16份、砂仁6‑16份、秦艽6‑14份、甘草7‑15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凤桂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聚智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