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电缆沟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46555 阅读:81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1 19:37
一种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电缆沟,它由一段段U型沟体相接组成,所述的U型沟体由左右对称的两半L型沟体拼装而成,在底板拼接处的各自拼接边上对应横向预留有多个各自向内设置的钢筋连接套筒,并在两半L型沟体相互拼装在一起时,两半L型沟体对应的钢筋连接套筒中插入有起定位和连接作用的短钢筋;所述两半L型沟体的各自拼接边上横向设置有上下两排,每排多个钢筋连接套筒;而在两半L型沟体的各自拼接边上部纵向设置有1/4圆缺口,并在两半L型沟体相互拼装后形成1/2圆槽并构成纵向排水槽;它具有运输方便、拼接简便、防水可靠、排水通畅、可现场装配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电缆沟,它由一段段U型沟体相接组成,所述的U型沟体由左右对称的两半L型沟体拼装而成,在底板拼接处的各自拼接边上对应横向预留有多个各自向内设置的钢筋连接套筒,并在两半L型沟体相互拼装在一起时,两半L型沟体对应的钢筋连接套筒中插入有起定位和连接作用的短钢筋;所述两半L型沟体的各自拼接边上横向设置有上下两排,每排多个钢筋连接套筒;而在两半L型沟体的各自拼接边上部纵向设置有1/4圆缺口,并在两半L型沟体相互拼装后形成1/2圆槽并构成纵向排水槽;它具有运输方便、拼接简便、防水可靠、排水通畅、可现场装配等特点。【专利说明】一种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电缆沟
本技术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电缆沟,适用于变电站、换流站、发电厂等需要装配式电缆沟布置的工程输变电工程。
技术介绍
电缆沟作为变电站不可分割的一部分,随着国内变电站模块化建设程度越来越高,电缆沟模块化进一步提上日程。由于传统电缆沟施工工序复杂、工期长,并且电缆沟往往纵横于整个变电站,所以改善电缆沟施工工艺可以快速提高工程建设进度。 装配式智能变电站设计应遵循“标准化设计、工厂化加工、装配式建设”的建设原贝1J,积极进行技术创新、理念创新,合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实现设计功能的优化。目前,装配式电缆沟材料形式主要有两种:普通混凝土结构和复合材料结构,“U”形结构断面。“U”形结构断面不便运输,且普通混凝土预制电缆沟质量重、体积大,应用较少。无机复合材料预制电缆沟由于造价高,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着眼于解决运输空间、安装重量、连接点防水、纵向坡度等问题,无需二次内粉刷及找坡工作;达到运输方便、拼接简便、防水可靠、排水通畅、可现场装配等要求的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电缆沟。 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完成的,一种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电缆沟,它由一段段U型沟体相接组成,所述的U型沟体由左右对称的两半L型沟体拼装而成,在底板拼接处的各自拼接边上对应横向预留有多个各自向内设置的钢筋连接套筒,并在两半L型沟体相互拼装在一起时,两半L型沟体对应的钢筋连接套筒中插入有起定位和连接作用的短钢筋。 本技术所述两半L型沟体的各自拼接边上横向设置有上下两排,每排多个钢筋连接套筒;而在两半L型沟体的各自拼接边上部纵向设置有1/4圆缺口,并在两半L型沟体相互拼装后形成1/2圆槽并构成纵向排水槽。 所述两半L型沟体的两端侧电缆沟壁与底板均分别预留有相接凹槽,并在相邻两段U型沟体相接时卡入有遇水膨胀的防水条。 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I)装配式电缆沟的设置符合智能变电站模块化建设的发展方向,电缆沟单元构件、电缆支架、盖板工厂预制,有利于提高工厂化加工程度、加快施工进度,减少现场湿作业,减少了人力和物力投入,节水、节电绿色环保; 2)打破传统“U”形断面设计,采用两片拼接断面设计,方便运输和现场拼装;两片形单元构件可以减少吊装单元重量,安装更为方便快捷;便于叠放,充分利用运输空间,避免了 “U”形构件无法叠放而造成的运输空间浪费、运输成本增加; 3)无需二次内粉刷及找坡工作,在沟壁拼接处卡入遇水膨胀防水条使沟底纵向排水通畅,侧壁和底板连接节点简便、防水性能好。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电缆沟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技术所述一半L型沟体内向外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技术所述沟壁的连接节点示意图。 图4是本技术所述底板的连接节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的介绍:图1、2所示,一种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电缆沟,它由一段段U型沟体相接组成,所述的U型沟体由左右对称的两半L型沟体I拼装而成,在底板拼接处的各自拼接边2上对应横向预留有多个各自向内设置的钢筋连接套筒3,并在两半L型沟体I相互拼装在一起时,两半L型沟体对应的钢筋连接套筒3中插入有起定位和连接作用的短钢筋4。 图中所示,所述两半L型沟体I的各自拼接边2上横向设置有上下两排,每排多个钢筋连接套筒3 ;而在两半L型沟体I的各自拼接边2上部纵向设置有1/4圆缺口 5,并在两半L型沟体I相互拼装后形成1/2圆槽并构成纵向排水槽。 图3、4所示,本技术所述两半L型沟体I的两端侧电缆沟壁6与底板7均分别预留有相接凹槽8,并在相邻两段U型沟体相接时卡入有遇水膨胀的防水条9。 实施例:本技术采用的是二片式拼装方案,左右对称,其加工制作图见图1、2所示,单片重量为0.6吨,运输安装时可以叠放,占用运输和储存空间小,一次可运输50吨,形成25m长沟。在底板预留钢筋连接套筒,在安装时插入Φ 14短钢筋,起定位和连接作用。电缆沟壁与底板预留4x40的凹槽,安装时卡入遇水膨胀防水条,防止连接处渗水。预制沟体单元中留有1/4圆,两片拼接形成1/2圆,半径50mm,利用水位差实现纵向排水,无需在细石混凝土二次找坡。以1.0m宽xl.0深电缆沟为例,其模数只要1.0m宽xl.0深+1.0m宽xl.15深两中模数就可,沟壁和底板的连接节点见图3、4所示。 【具体实施方式】 本技术电缆沟实施步骤是:a)工厂预制,包括电缆沟单元构件、电缆支架、盖板的工厂预制; b)定位放线,对基槽进行准确的定位; c) 土方开挖,在开挖过程中,需跟踪控制基槽底标高,地下水位高时需降水; d)垫层施工,基坑开挖后立即打C15素混凝土垫层,同时埋设排水管,垫层面需确保水平; e)吊装就位,电缆沟单元构件采用小型吊车吊装就位,调整纵向和横向方向误差,使沟壁表面齐平,纵向沟壁侧面齐平;预制电缆沟底板中预留钢筋连接机械套筒,在安装时插入短钢筋,起定位和连接作用; f)防水节点,在沟壁拼接安装时卡入遇水膨胀防水条,防止连接处渗水;利用水位差实现纵向排水,无需在细石混凝土二次找坡; g )固定电缆支架,根据电气专业要求布置电缆支架,采用内膨胀螺栓固定;敷设电缆有序排列,固定稳妥; h)铺盖板,盖板铺设表面标高齐平、稳定。 本技术适用于变电站、换流站、发电厂等需要装配式电缆沟布置的工程。 本说明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技术的原理以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的方法及核心思想;该部分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权利要求】1.一种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电缆沟,它由一段段U型沟体相接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沟体由左右对称的两半L型沟体拼装而成,在底板拼接处的各自拼接边上对应横向预留有多个各自向内设置的钢筋连接套筒,并在两半L型沟体相互拼装在一起时,两半L型沟体对应的钢筋连接套筒中插入有起定位和连接作用的短钢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电缆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半L型沟体的各自拼接边上横向设置有上下两排,每排多个钢筋连接套筒;而在两半L型沟体的各自拼接边上部纵向设置有1/4圆缺口,并在两半L型沟体相互拼装后形成1/2圆槽并构成纵向排水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电缆沟,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半L型沟体的两端侧电缆沟壁与底板均分别预留有相接凹槽,并在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钢筋混凝土装配式电缆沟,它由一段段U型沟体相接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型沟体由左右对称的两半L型沟体拼装而成,在底板拼接处的各自拼接边上对应横向预留有多个各自向内设置的钢筋连接套筒,并在两半L型沟体相互拼装在一起时,两半L型沟体对应的钢筋连接套筒中插入有起定位和连接作用的短钢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伟昌吴亮黄达余安春秀梅狄克沈青松况骄庭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电力设计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