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离子织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124125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5-04-01 14:53
一种负离子织物,包含有透过双面织法交织的一般纱线、弹性纱线及负离子纱线;该一般纱线编织于外表面且成份量大于50%,该弹性纱线成份量2%在编织排列中取代部分的一般纱线,该负离子纱线编织于该内表面且成份量小于48%;由此,内表面为细绒轻薄且可全面性的永久性放出大量的负离子,足以改善人体健康并产生实质明显助益,得以克服解决一般负离子织物大量使用负离子纱线却只能释出微量负离子的缺点,有效的减少负离子纱线的使用量,降低成本,进而提升竞争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一种负离子织物,包含有透过双面织法交织的一般纱线、弹性纱线及负离子纱线;该一般纱线编织于外表面且成份量大于50%,该弹性纱线成份量2%在编织排列中取代部分的一般纱线,该负离子纱线编织于该内表面且成份量小于48%;由此,内表面为细绒轻薄且可全面性的永久性放出大量的负离子,足以改善人体健康并产生实质明显助益,得以克服解决一般负离子织物大量使用负离子纱线却只能释出微量负离子的缺点,有效的减少负离子纱线的使用量,降低成本,进而提升竞争力。【专利说明】负离子织物
本技术是有关一种负离子织物,尤指一种包含有透过双面织法交织的一般纱线、弹性纱线及负离子纱线。
技术介绍
负离子具有净化血液、活化细胞、调整自律神经、增强免疫力、净化空气与抑菌、控制炎症、镇痛与抗癌等功效。现今负离子已被广泛的应用在各项日常生活所需的产品上,无论是身体保健、美容、除臭…等方面,已有各式各样的商品被开发出来。 已知的各种产生负离子方式大多为负离子发射器,此需靠外来电力产生负离子,因而限制使用场所、时间、效率,而其负离子产生原理大多是运用高压电极产生电量放电而撞击气体分子,但气体经电击后亦会形成少量臭氧、氮氧化物、超氧化物等污染,而这些都是会造成人体组织伤害的有害物质。 构思上,若能设计出一种能供应自由电子的负离子材料,将其添加在纤维内制成衣物及类似商品穿戴或近距离接触人体,不需外来电力或电池而仅由人体红外线光子撞击的热电效应或心脏压缩脉冲、血液流动的压电效应,即能永久产生有效足够量的负离子,用以缓和消除体内的正离子,或使氧自由基获得了它所缺少的电子,在经期间内让自由基降低活性,达到无毒化的效果。 目前该领域已开发出负离子纤维,可约略分为:1.将负离子材料磨粉喷涂于织物上、或在商品上做后整加工处理,然待其脱落或洗涤几次后,即无负离子功效;2.即将产生负离子材料磨粉添加在纤维内,虽可永久产生负离子,请参阅图2所示,但一般负离子纤维经纺成纱线后形成负离子纱线21,利用该负离子纱线21与一般纱线22编织成已知织物,其是透过单面织法编织而成,故内、外表面皆为负离子纱线21与一般纱线22掺杂混合,造成已知织物2内表面只能释放出微量的负离子,形成事倍功半,生产效率差,实质助益不足,以及负离子纱线使用上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负离子织物,包含有透过双面织法交织的一般纱线、弹性纱线及负离子纱线,而形成一外表面与一内表面。一般纱线在外表面,其成分量大于50% ;其弹性纱线成份量为2%,该弹性纱线在编织排列中取代部分的一般纱线;其负离子纱线具可释放出负离子机能,且在内表面,其成份量小于48% ;前述百分比均为体积比。 使负离子纱线编织于内表面,以全面性的释放出大量的负离子,有效的减少负离子纱线的使用量,降低成本,进而提升竞争力,适用于衣着、床被单、枕罩、护腕、护膝、帽子、口罩等类似商品的负离子织物。 如上述的负离子织物是由双面织法织成。 如上述的负离子织物,其一般纱线成分量为60%,该负离子纱线成分量为38%。 如上述的负离子织物,该负离子纱线是由非游离辐射还原负离子材料添加于纤维内而合成纺织线体。 如上述的负离子织物,该一般纱线为一合成纤维的纺织线体。 如上述的负离子织物,该一般纱线为一天然纤维的纺织线体。 本技术所提供一种负离子织物,是将不同纱线混合交织,没有喷涂脱落的问题,由于混合了弹性纱线,织物更耐用、舒适,且透过双面织法的编织设计,可以控制内表面为细绒轻薄的特性,即可全面性的永久释放出大量的负离子。 关于本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技术【具体实施方式】及附图得到进一步的了解。 【专利附图】【附图说明】 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公开的一种负离子织物内表面局部放大的仰视图。 图2为一般负离子织物内表面局部放大的仰视图。 主要组件符号说明: I负离子织物 11 一般纱线 12弹性纱线 13负离子纱线 2已知负离子织物 21负离子纱线 22 一般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为本技术实施例所公开的一种负离子织物I内表面局部放大的仰视图。该负离子织物1,包含有透过双面织法交织的一般纱线11、弹性纱线12及负离子纱线13,而形成一般纱线11编织于外表面,弹性纱线12在编织排列中取代部分的一般纱线11,负离子纱线13编织于内表面。 前述的一般纱线11为已知的纱线,其可为天然纤维或合成纤维的纺织线体。 该负离子纱线13是由非游离辐射还原负离子材料于纤维制造过程中添加于内,与纤维合成一纺织线体,具永不脱落、永久具有释放负离子的实质效益。 进一步的,该一般纱线11在该负离子织物I外表面,其成分量大于50%,该负离子纱线13在该负离子织物I内表面,其成分量体积比小于50%。因此,本技术的负离子织物I其内表面所呈现的主要为负离子纱线13的特性,使内表面具有永久释放出负离子机能,请参阅图2所示,相较于已知负离子织物2的单面织法编织负离子纱线21与一般纱线22掺杂混合编织,本技术负离子织物I内表面为细绒轻薄,且可全面性的永久释放出负离子。 其中,较佳的是,该一般纱线11成分量为60%,该负离子纱线13成分量为38%。 本技术于编织设计中的弹性纱线12成分量为2%为最佳,可避免影响一般纱线11或负离子纱线13原有的特性,该弹性纱线12可在特定的编织排列中加入,以取代部分的一般纱线11并与负离子纱线13共同编织,使本技术的负离子织物I具有弹性结构。 通过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技术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公开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的范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技术所欲申请的权利要求的范畴内。【权利要求】1.一种负离子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交织的一般纱线、弹性纱线及负离子纱线;该一般纱线编织于外表面,且成分量大于50% ;该弹性纱线在编织排列中取代部分的一般纱线,且成分量为2% ;该负离子纱线编织于内表面,且成分量小于48%。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织物,其特征在于,该负离子织物是由双面织法织成。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织物,其特征在于,该一般纱线成分量为60%,该负离子纱线成分量为38%。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织物,其特征在于,该一般纱线为一合成纤维的纺织线体。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负离子织物,其特征在于,该一般纱线为一天然纤维的纺织线体。【文档编号】D04B1/12GK204237958SQ201420359415【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日 【专利技术者】庄启顺 申请人:诚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离子织物,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交织的一般纱线、弹性纱线及负离子纱线;该一般纱线编织于外表面,且成分量大于50%;该弹性纱线在编织排列中取代部分的一般纱线,且成分量为2%;该负离子纱线编织于内表面,且成分量小于4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庄启顺
申请(专利权)人:诚邑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